《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班主任》50位一線教師精彩讀書筆記

《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班主任》讀書筆記(往期讀書會摘選)

隨便組合

2018年1月26日 週五 今天參加了班海教師讀書會第一期的開營儀式 以書會友,探索教育的真諦

曼陀羅花組合

2018年1月26日 今天參加了讀書會開營活動,願每天能抽出一定的時間閱讀,思考。

青梅竹馬組合

2018年1月26日 週五 aime今天參加了班海教師讀書會第一期的開營儀式 找回閱讀的感覺,養成閱讀習慣,感謝這個平臺,希望能和大家一起進步! 打卡第一天,(ง •̀_•́)ง

水墨組合

2018年1月26日 參加班海讀書會共讀第一天 《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班主任》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一座教育理論和實踐的寶庫。希望能夠在這裡得到更多的收穫。

雪飛組合

2018年1月26曰 《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班主任 》1-12頁 蘇霍姆林斯基之所以受孩子們喜歡,因為他能夠思學生之所思,想學生之所想,能夠像學生親密無間的朋友,走進學生的內心。 為了避免學生撒謊,他從不強制學生,而是毫無芥蒂地信任他們,使他們能從其他同伴身上汲取力量,以修正自己。 讓孩子結對子,其實就是讓孩子找到一種久違的被需要的感覺,就像《解憂雜貨店》中的浪矢熊治一樣,在給別人補洞的同時,也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閱讀《跟蘇霍母林斯基學當班主任》有感 首先感謝班海老師給了我們那麼好的讀書會平臺,開展一個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使我們受益無窮。在這裡談談我們閱讀了《跟蘇霍林斯基學當班主任》感想。現在的老師真的不好當,特別是班主任老師,瑣碎事特別多,無從入手,特別是問題生很難處理,稍微處理不當家長的責罵一大堆事就發生了,自己也逃避不了,以致老師教育的大難題。遇到這樣的大難題,老師首先穩定情緒,瞭解事情的真相,耐心教育。從蘇霍母林斯基老師的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有待今後在管理學生方面改進,學以致用。

淺落組合

1.鼓勵或者和孩子一起做一些維護公共設施或者,助人為樂的事情,可以幫助樹立公民的意識,以公民的眼光看待世界,增強道德感與公德心,孩子在這個付出的過程中,自我價值得到了體現,相信未來的他們責任心,愛心肯定不會少。

2.班級管理中,無論是學習還是課餘生活雜事,都可以鼓勵學生互幫互助,學生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是自我教育的過程。責任感也好,虛榮心也罷,都會促使學生積極調動每一個腦細胞去做問題情境的所有關聯,通過勞動,意志,智慧,技巧努力解決問題。這其實就是一個共同成長的過程。孩子在成功幫助他人過後的那種成就感和自豪感會牽引出其他方面的自信心,這多於他們的各方面發展無疑都是大有裨益的。

3.一直都讓班幹部輪流管理衛生紀律,效果開始還好,持續性並沒有那麼好。並且我常常苦惱,為什麼沒寫作業的永遠都固定是那些學生,他們就不能有一次努力完成一次嗎? 原來長期固定的班幹部管理存在很多問題,如班幹部作風問題,首因效應問題,而不寫作業的學生已經養成了習慣,每次批評都那樣貌似不痛不癢,索性就會破罐子破摔。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辦法莫過於讓他們自我教育。在衛生方面,定期舉行美化教室評比活動,每個小組分工美化制定區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看到自己的美化有了成果,誰也不捨得扔一片紙屑。至於完成作業和遵守紀律方面,也在思考能不能有一些更有效更持續性強的自我教育方案。我在幻想有沒有哪位老師能提供好的方法呢

書海泛舟組合

2018年1月26日 參加班海讀書會共讀第一天 《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班主任》 希望我這名英語老師可以多學習一些班主任管理技能,當一名優秀的班主任

雪飛組合

2018年1月26曰 《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班主任 》1-12頁 蘇霍姆林斯基之所以受孩子們喜歡,因為他能夠思學生之所思,想學生之所想,能夠像學生親密無間的朋友,走進學生的內心。 為了避免學生撒謊,他從不強制學生,而是毫無芥蒂地信任他們,使他們能從其他同伴身上汲取力量,以修正自己。 讓孩子結對子,其實就是讓孩子找到一種久違的被需要的感覺,就像《解憂雜貨店》中的浪矢熊治一樣,在給別人補洞的同時,也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靈犀組合

2018年1月26日 閱讀《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班主任》第一輯在別人眼中看到自己(1-34頁) 一直都知道蘇霍姆林斯基,別人推薦過他的《給教師的建議》,但是一直沒有拜讀過他的大作。今天讀了閆學老師的書,忽生好奇,等這本書讀完,有時間一定要好好讀一讀,或許會有不少的收穫。 在這一章節裡,通過一些具體事例,我看到了一個思想睿智充滿愛心的班主任,他是在全心全意愛著學生,所以才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孩子,挖掘每一個孩子內心深處的財富,讓他們自信自立有尊嚴! 無為而治,上善若水,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學生的自我管理,學生的自我教育。這對班主任來說,不僅需要愛心,需要經驗,需要對學生高度的理解和洞察。 培養學生情感素養的重要性。在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體系中,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是核心主張。我在帶班過程中也存在這樣的困惑,學生們不知道感恩,不會關心別人,這往往讓我很難受。現在想來,是自己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沒有注重對學生情感素養的培養。孩子們可能也體會不到,感受不到。下學期,我會在平時的日常教育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去滲透,也要向蘇霍姆林斯基一樣,開拓更加豐富多彩的空間。 閱讀讓我思路開闊,閱讀讓我眼明心亮,閱讀讓我柳暗花明,閱讀讓我豁然開朗!閱讀讓我收穫頗多!親愛的朋友們,還等什麼,快快加入我們吧!

快樂正青春組合

2018年1月26日 閱讀《跟著蘇霍姆林斯基學當班主任》讀書筆記 讀書時期就聽說過蘇霍姆林斯基,但一直沒有讀過關於他的書籍,這次有幸參與這次活動,十分開心。作為一名班主任,一個學期下來深感自己有很多不足之處,管理學生方面需要不斷充電,讀了第一章,再反思自己的工作,需要改進的地方不少,相信第一個7天過後,我一定會迸發出思想的火花,提前為來期的工作打下基礎,這是這個假期必須要做的事!我們一起加油!

淺落組合

中國人口太多,直接導致學生從小學開始就要面臨激烈殘酷的競爭,優勝劣汰進好學校好班級。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容易精神變得敏感,思想變得狹隘,建立起對比基礎上的學習、考試。把優秀或進步定義為戰勝了對手,只管結果的對比。這樣極容易引起學生自己內心的封閉與孤僻。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苦口婆心的說教顯然意義不大。要想改變這種情況,應發揮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通過一些活動耳濡目染或者教師平時的言傳身教,讓學生能夠敞開心扉,學會互幫互助,把自己有效的學習方法或者有趣的稀奇玩意與他人交換分享。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此外,還應教育學生學會認識到每個同學的長處,反思到自己也有短處,揚長補短共同進步。相信教師在這樣點點滴滴的教化過程中,學生品德提高了,心胸開擴了,自然不會出現自私的利己行為,也不會時刻敏感地在意身邊同學的成績,在作比較中心情大起大落。 無論是各個學段的學生,打架是屢見不鮮的行為。而且往往很多時候發現就是那麼幾顆"老鼠屎"常年輪流作案。這就說明,能夠控制自己的學生基本上約束力已經慢慢形成了,而對於那些約束力較差的學生若是聽之任之而不去幫忙整改的話,他們將是永遠的問題學生。在處理這些經常打架的學生,老師們可謂江郎才盡,似乎這是一個一直在研究路上的話題。

看了這本書裡的案例,突然覺得醍醐灌頂。原來根源在於對打架學生自制力控制的教育上。一句"你這樣打架不對,有什麼事可以跟老師講"似乎是所有老師教育打架學生不約而同的口頭禪,但是我們似乎也在學生屢屢再犯時看到了這句話的蒼白無力。原來大部分學生在我們講道理時是聽得進去也比較認同的,而再次作案的始作俑者其實就是約束力差,也許他們前一秒打架,後一秒其實就後悔了。所以幫助他們控制自己,增強約束力是關鍵。文中的秦老師對打架學生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表達理解,大大消除了學生抵抗心理,後續說教時學生心裡顯然比較容易接受。她讓學生認識到打架並不是勇敢厲害的表現,而再每次揮出拳頭前能控制住則是真正的勇敢。這樣不是一謂的說哪哪不好而是給他們指明好的方向,學生會潛移默化地去趨同。尤其是在教學生揮拳頭前數十個數的做法很有實效,我們都知道人衝動時就那麼幾秒,過了以後就會有種都是浮雲何必計較的感覺,尤其是未成人的學生更是這會兒打架過會兒和。這麼一想來,秦老師針對經常打架的學生的教育方法值得借鑑與推廣。

雪飛組合

2018年1月27日 讀《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班主任》13-43頁: 孩子之所以為孩子是因為他的自制力差,自我約束能力差。如果一個孩子能做到自律,那他還是一個天真可愛的孩子嗎?教育在本質上就是以明智的意志治理意志薄弱、經驗貧乏和感情衝動。老師應該循序善誘地引導孩子學會剋制和放棄,放棄給自己預示著許多滿足的願望,使他們感受到為他人的付出而獲得的幸福,感受到為他人著想而獲得的快樂。 當孩子犯錯誤時,老師不應一味地批評和指責,而是和孩子有同理心。當孩子感受到老師的信任和關愛時,教育會事半而功倍。 感情是慢慢培養出來的,師生情亦然。老師首先把學生當成一個和自己平等的活生生的人,學生才會和你吐露心聲,才會向你敞開心扉。 其實,人最難戰勝的是心魔,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恰如其分地鼓勵和賞識,能夠讓一個喪失體力的人,重新獲得力量,這就是精神力量的強大。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受教育者感受不到教育者對他實施教育,此所謂“教育無痕”。懲罰和批評絕不是“震懾”,而是一種手段,因為它的目的直指是否使受教育者進行反思。

追夢組合

2018年.1月.27日 閱讀《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班主任》第一輯1至29頁 讀書筆記 :從作者的文字裡,我學到了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 。第一,將信任之花植根在教育的土壤之中 。唯有信任,才能讓學生講真話。唯有講真話,教育才能夠 對學生產生影響。 第二,採用讓同學幫忙的方式 ,讓學生在不被逼迫的前提下不斷戰勝自己 。同時,幫助別人的過程也是自我教育的過程 。助人者助己 ,學生之間彼此幫助,彼此成全, 共同成長, 這是多麼美好的理想境界中的教育呀。 另外 還有 教育學生學會約束自己 ,培養學生 情感素養, 培養學生的精神力量 等等 這些也是 很好的 引導學生自我教育的方式。

靈犀組合

2018年1月21日 閱讀《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班主任》第一輯 在別人的眼中看到自己 今天的閱讀中,內容不是很多,但是其中很多案例是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遇到卻沒有選用更合適的方法去解決的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相信在今後的工作中會有不一樣的體悟和收穫。

泛海書舟組合

2018年1月27日 《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班主任》1至30頁 讀書筆記 :從這本書中,我學到了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 。第一,將信任之花植根在教育的土壤之中 。唯有信任,才能讓學生講真話。講真話,做真事,教育就是要求真求實。 第二,採用讓同學互相幫忙的方式 ,做到自我提升,享受分享的樂趣,避免激烈的同學競爭。第三,學會讓學生約束自我,控制自我,從而讓教育避免無奈的痛苦。

水蓮組合

2018年1月27日《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班主任》第一輯34頁 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是一個很難的課題,有的成年人都無法控制自己,何況一個孩子。書中介紹的方法可以借鑑,在實際運作上還需要靈活,因人而異。培養孩子的情感,特別是具有博愛的情感也很不容易,在平時教學中,我經常教育孩子,首先學會做人,其次學會知識。我感覺,現在的孩子很自私,學校的影響只在一時,家庭的影響會是終生的,有時很難改變一個孩子從小就具備的想法。身教重於言教,對於家長,對於教師,都是很必須的!

水墨組合

2018年1月27日 閱讀第一輯 在別人眼中看到自己第3~29頁 讀書筆記:

一、我們要引導學生學會自我教育,低年齡的學生自制力,自覺性較差,要讓他們學會自我教育並不容易,但我們可以利用團體的力量,團體的力量是強大的,他們可以通過別人的眼中看到自己。知道自己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從中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二、要教學生學會贈人玫瑰,學會相互幫助,教育學生把自己的精神財富贈送給他人,讓學生認為自己是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人。

三、教學生約束自己,學生犯錯,無法約束自己,首先老師要做到的是理解,理解他犯錯的原因是什麼,再說明這件事錯誤在哪裡。告訴他當再次遇到同樣的問題應該怎麼做。

四、培養學生的情感素養,通過多重案例傳達給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對於有困難的學生要求其他學生給予關心和幫助,不能讓學生產生歧視、排斥等現象。

五、培養學生的精神力量,讓學生完成一件感覺不太可能完成的事,使他自己的精神力量感到驚奇,才能讓學生樹立自信心,不輕易放棄。

今天剛看了20來頁,每一頁都是經驗,很多地方都解開了我心中解不開的結,我是個新手教師,之前遇到的各種教育問題我都基本束手無策,但是這本書真的點通了我很多地方,找到了一些教育問題解決的辦法。這就是我堅持讀下去的理由。給自己加個油^0^~

靈犀組合

2018年1月27日 閱讀《跟蘇霍姆林斯基學做班主任》第二輯(35-76頁)

什麼是班主任?班主任是學校中全面負責一個班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師,他是一個班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也是一個班中全體任課教師,教學教育工作的協調者。由此看來,班主任是這個班級的靈魂,如何做一個好的班主任?蘇霍姆林斯基給我們作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今天的學習內容讓我受益匪淺。下面就將我的收穫分享如下。

1、人無完人,尤其是在成長中的小學生,犯錯誤對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怎樣批評學生呢?對於老師而言,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善於看到需要責備、毫不留情的東西,而不是糾結於無關緊要的細節。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只有利己主義和對待他人的冷漠態度,才是真正值得去批評和責備的。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要採用適當的方法,避免對學生進行集體責備。讀到這兒,我想到了自己。我經常在全班面前訓誡學生,還美其名曰“殺雞儆猴”。現在看來這只不過是一種震懾,對其他學生來說,是對他們不信任的一種表現。今後我會避免這種集體訓誡的形式。懲罰批評的存在是為了促進學生進行反思,它是一種手段,一個過程,而不應該成為一種結果。批評教育學生是一個非常敏感而細膩的領域,教師如何掌握好這種教育工具,是一門藝術。

2、批評是一門藝術,表揚學生同樣也是一門藝術,不恰當的表揚所產生的負面作用,並不亞於懲罰。看到這兒,可能有的人會覺得奇怪。表揚怎麼可能會變成懲罰呢?沃洛佳的故事給我們敲醒了警鐘。他是一個模範優秀生,還是少先隊的小隊長,他的先進事蹟經常出現在學校的牆報和區裡的報紙上。就是這樣一個在老師和同學眼中無可挑剔的優秀生,在他奶奶的眼裡,卻是一個沒有心肝的人。他不顧奶奶患上風溼不能動的手指讓奶奶替他洗衣服,不考慮病重的父親需要安靜,父親不幸去世後,他絲毫沒有悲傷。這都是表揚不當造成的惡果。如果只有表揚才能給兒童帶來快樂,那就潛伏著一種危險。這種危險就是引發學生的虛榮心,讓他只是為了受到表揚才去做好事,而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他就會完全表現出另外一種面貌,自私自利,虛偽浮誇。蘇老告訴我們,真正的教育技巧是使人們做好事,而不指望表揚,應該教育學生把做美好的事情看作應該的。看來表揚也不是隨隨便便的,值得我們做班主任的去深思,去實踐,去恰到好處地運用。

3、如何評價學生?對班主任來說是最容易也是最難的一件事兒。說它容易,因為你天天都要評價學生,這是很司空見慣的一件事兒。可是如果要正確的評價孩子,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也是評價的難度所在。成績並不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蘇老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是這樣的,能進行自我教育,能認真勞動(包括學習勞動和公益勞動),愛護並充實人民財產,誠實尊敬勞動人民,尊敬父母,尊敬老人,尊重婦女,不容忍壞事,積極參與對低年級同學和學前兒童的教育活動,能為別人做好事。從這段文字中我們能看到蘇老對學生的評價是多方面的。他最注重的就是學生能夠進行自我教育以及能否認真參加勞動。他還專門提到了對婦女的尊重,這也是蘇老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他主張一定要讓每一個孩子在某一個領域,某一門學科方面取得成績。仔細想來,這都是蘇老對學生滿滿的愛呀!

4、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蘇老說,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覺到教育者的意圖,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汪老師教育苗青成功的例子就是對比很好的闡釋。每一個教師都應該記住,你不僅是教師,更應該是孩子志同道合的朋友,當孩子把你看成是他的朋友時,你對他的教育才會成功。這讓我想起了著名的教育大師陶行知四塊糖的故事。四塊糖,寥寥幾句,就讓一個打架的孩子心甘情願地認了錯,我認為這才是高明的教育。這才是教育的大智慧。

5、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想每個老師在教學之初,都是秉著公平公正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的。但是在處理事情的時候,有時候所謂的公正,可能會傷害到孩子幼小的心靈。文中孔老師的事情我也曾經經歷過,我記得當時我也像孔老師一樣,很簡單的,按照我所謂的公平,所謂的規則處理的事情,但是卻沒有考慮到孩子內心的感受。如果今後再遇到這樣事情的時候,我可能就會換一種方式進行處理。既保持了自己的公正性,有保護了孩子幼小的心靈不受傷害。反思自己,可能之前做的某些事情,也讓部分同學感受到了老師的不公正。今後我會多顧考慮孩子的內心感受,儘量讓每一個孩子都感受到老師的公平性。不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6、記得之前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媽媽興高采烈地領著兩歲的孩子逛街,可孩子取卻哇哇大哭。媽媽不解的說,商場裡有這麼多好玩好看的東西,你為什麼哭啊?結果當她蹲下來,跟女兒一起看時才發現孩子看到的是各種各樣的腿。她就把孩子抱起來,孩子就不哭了。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能公正客觀的從學生的眼光看世界,總是理所當然的認為,他們應該怎麼樣怎麼樣。其實如果我們蹲下身子,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思考問題,就會對教育孩子有著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學生的眼光看世界,說到底就是一種理解,一種人性的寬容,更是一個教育者發自內心的善意與慈悲。。

7、善於保護孩子的隱私,為童心築上護欄。蘇老認為,教育必須保護孩子們心中巨大的無可比擬的精神財富,歡樂和幸福,一旦孩子的心靈遭到了不幸,作為教師就應當記住,我們面前的人是孩子,首先應讓他平靜安寧,幫他解除痛苦不安和憂慮,然後給孩子帶來生活的歡樂。看來,班主任的工作任重而道遠。不但要注重保護孩子的心靈不受傷害,而且對於犯錯的孩子,並不只是姑息遷就,要引導孩子通過具體的行動去彌補過失,讓他們感到自己是有力量克服一切困難的。其實說到底,這都是愛心的表現。 這一輯看完了,我現在腦海中迴響起了那些年風靡的正大綜藝的主題曲

。其實我覺得要做好一個班主任,說難也不難,愛心,耐心,細心,用心。讓我們共同用愛架起一座教育的橋樑,讓我們的學生都能達到理想的彼岸。讓我們一起努力吧,讓我們一起為之奮鬥吧!

追夢組合

2018年1日28日 《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班主任》30頁到58頁 閱讀感悟: 一、批評與懲罰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批評懲罰是一門藝術,而不應該隨隨便便就使用。表揚也同樣如此,當我們進行表揚時,我們要表揚的是行為本身,而不是對一個人大力讚美。 二、蘇霍姆林斯基對學生的評價,有這樣一些要求:能進行自我教育,能認真勞動,(包括學習勞動和公益勞動)愛護並充實人民財產,誠實尊敬勞動人民,尊敬父母,尊敬老人,尊重婦女,不容忍壞事,積極參與,對低年級同學和學前兒童的教育活動,能為別人做好事。 好的評價方式像一道曙光,讓我們看到理想教育的模樣,而今天我們的教育在夾縫中生存,前行的路並不好走,有許多障礙,並不是教育本身引起的,而是人為設置的障礙,這使得教育之路更加艱難曲折。尤其是不以分數論成敗,在今天這個躁動的教育背景下,更顯得難能可貴。 三,莫讓孩子知道你在教育他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如何達到這種境界?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要千方百計與孩子建立共同的興趣,要善於發現他心中能響應我們召喚的一隅,要向跟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樣去會見孩子,跟他同享勝利的喜悅,共擔失敗的憂傷。這樣,你的教育才會有效,才能成功。

丁香花組合

2018年1月28日 閱讀《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班主任》 精神力量的鍛鍊 當看到這裡的時候,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精神力量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拋開學生就我們個人而言,精神力量也是至關重要的。當我們遇到外界的阻力時,當你孤立無助時,這時候能支撐你的只有自己內心的精神力量,也是你唯一的信念。而這種精神力量也是需要經過時間長期沉澱下來的。對於學生而言,尤其是小學生來說正是鍛鍊精神力量的好時期。而我的學生這學期最大的收穫應該是精神力量的鍛鍊,他們為自己做出似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感到了千百次的好奇。從開學初佈置“今日背誦”,從75首古詩到《論語》再到歷史成語等,基本上該背的不要求背的統統讓學生做到背誦,這一堅持就是一個學期5個月,時間說長也不長,但難得的是每天在堅持。起初開始背誦的時候,學生叫苦連天說到:“老師,能不能少背點?老師,好難啊,我背不會。老師……”。任由學生怎樣說,我從未改變自己的原則,而且我堅持讓學生一個一個到我這裡來背誦,一方面是為了監督學生背誦,讓學生知道你除了完成任務沒有其他選擇。二是為了瞭解學生。(這裡說明一下我是這學期才帶他們,所以瞭解學生很重要)我就這樣堅持著,學生也堅持著,直到後來學生興奮的跟我說:“老師,我現在會背100多首古詩了,我自己都沒想到…”是啊,他們體驗到了因為自己的堅持而取得的成功,他們覺得自己是可以做到的,他們的內心有了一種自信而堅定的力量,他們變得不一樣了。作為老師,我真的為我的學生而感到驕傲。。。

靈犀組合

2018年1月28日 第三輯 讓家長也懂教育(79-117) 三字經有云: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名俱揚。養不教,父之過。這充分說明了家庭教育以及父母對孩子的影響。讓家長也懂教育,讓家校緊密結合,孩子才會更加健康茁壯地成長。 家庭教育,或者說家長的素質,在兒童的成長中,尤其在兒童成長早期,起著關鍵的作用,父母是怎樣的人,兒童就是怎樣的人,父母有著怎樣的人際關係,兒童也會以之為榜樣。 在平常的教育教學中,我發現家長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很多同學時不時會說我媽媽怎麼怎麼說,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交的部分,很難說誰對誰不對,兩者有衝突的時候,我們很難處理,通過今天的閱讀,我想我會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多反思,尋找折中的辦法,來解決兩者的衝突,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找到一個平衡點。

泛海書舟組合

《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班主任》今日之收穫:

從小就應該培養對他人的責任與義務感,我們的教育中一直在強調感恩,可是形式感太強,也很寬泛,對於天天都在接觸的人,我們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經常說"謝謝"這樣表層的行動,缺失的應該是讓他們意識到他們在生活中也有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並讓他們逐漸意識到這一點。在教育中,我一直很努力地迴避讓孩子感覺到我在教育他,因為我確實也發現每次我現在教師的制高點看孩子的時候,孩子並不能接受我的意見和建議,這個也確實是實踐中很困擾人的事,考察的老師的敏銳度,孩子並不會馬上表達他的想法,但是你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指責他的時候,他只會越來越反感你以及你所想的教育。努力用公正的心對待孩子,讓孩子覺得你是可以信任的人,可以依靠,用一顆童心去對待他們,站在平等的角度去看待他們的問題,信任將會是很多問題的鑰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