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执行攻坚冲锋号——我省法院“百日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

从4月开始,我省法院开展的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百日会战”,在陇原大地掀起一股打击 “老赖”、严惩“老赖”的风暴。全省各级法院全天候开展集中执行,“凌晨行动”、“深夜围堵”、 “周末布控”、“地毯式排查”,让 “老赖”心惊胆寒;发布执行悬赏公告、对被执行人实施强制执行、恶意规避执行被判刑罚…… 各级法院多措并举,在执行联动、依法打击拒执行为等方面进行严厉惩戒,让“老赖”寸步难行,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树立了司法权威。

今年是最高人民法院提出 “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决战决胜之年。随着全省第九次执行工作联席会议暨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百日会战” 动员部署大会的召开,4月9日,我省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战略总攻全面打响。

全省法院把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作为当前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两个月以来,全省各级法院迅速行动,集中力量执行有财产案件,集约化完善不合规终本案件,决战决胜“百日会战”。截至 6 月 8 日,全省法院执行完毕2015年以来受理的执行实施案件16.2万件,到位金额280亿元,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守护公平正义

我省专门成立了以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马世忠担任总指挥的“百日会战”总指挥部,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海波分别与各中级法院院长签订《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责任状》,制定下发《开展“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百日会战”实施方案》,确定了“确保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执结率、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进入终本程序达标率达到90%”的具体目标。全省各市州和绝大部分县市区均成立了党委政法委书记任总指挥的会战指挥部,召开执行工作联席会议和会战誓师大会,层层签订责任状,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

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联合发布《关于敦促规避和抗拒执行人员依法主动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通告》,责令负有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主动到人民法院如实申报财产,依法履行义务,并鼓励广大群众积极举报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的违法犯罪线索和财产线索。

“百日会战”期间,全省各地加大执行力度,用好用足法律手段和措施,严厉打击和惩戒“老赖”。全省已累计开展集中执行2100场次,拘传6000余人,拘留3300余人,限制高消费12500余人,列入被执行人名单9200余人,移送公安监控11000余人,追究拘执刑事责任170余人,有力打出了声威,形成了强大震慑。

探索智慧执行

在“百日会战”中,我省法院逐步改变着以往“登门临柜”式的传统执行方法,构建出一套“智慧执行”新模式,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

执行难,第一大难题是查人找物难。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为执行查控工作插上了“翅膀”。省高院和掌握财产信息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进行网络连接、实现数据共享,查控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的效率大大提升。

一项项智慧执行的新探索,使执行工作变得高效便捷,让执行工作人员“如虎添翼”。

目前,我省三级法院均建立了互联互通的执行指挥中心平台,对内,这个平台是“千里眼”和“显微镜”,对是否存在违规执行、消极执行等一目了然;对外,这个系统与执行公开系统无缝连接,可以向当事人推送相关信息,让执行权在“阳光”下运行。

督察全面覆盖

为确保“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从5月3日起,省高院从院机关和直属法院抽调97名干警,由省高院部分党组成员、审委会专委、副厅级审判员带队,组成12个督查组,陆续进驻全省各地法院,对全省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百日会战”工作进行专项蹲点督查。

此次专项蹲点督查是对全省14个市州中级人民法院和所属87个基层人民法院进行一次全面督查,通过督查,督促各级法院实现2016年以来所受理的执行实施类案件90%以上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执行到位,90%以上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进入终本程序符合标准规范的基本要求,规范执行、阳光执行、执行保障指标符合最高法院公布的第三方评估标准,确保2018年1月至7月主要执行质效指标和综合管理指标达到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各督查组每到一处,除了听取工作汇报、查阅卷宗、网络核查、跟踪督办、电话回访等外,更多的是强调“追根究底”,每到一处,督查组成员针对发现的问题不停地向被督查法院发问,了解掌握困难有哪些、症结在哪里、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及时向省指挥部反馈,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帮助督查法院解决问题困难,提升工作进度。督查组要求没有落实到位的责成立即整改,正在进行中的督促加大进度,全力推进“百日会战”各项要求措施有效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