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育兒|趁孩子尚未高考,請一定花2分鐘看看這篇文章!

來源|小學生教育

2018年的高考,今天上午拉開了帷幕,全國共有超1000萬考生,為了夢想,正在拼盡全力最後一搏。

我不禁在想,這麼多孩子奔赴考場,為了“大學夢”拼盡全力,孩子們寒窗苦讀,究竟是為了什麼?

今天下班的時候,我在小區花園裡看見一群阿姨在跳廣場舞。

沒有用大喇叭放音樂,也沒有往日的吵鬧,只見她們在夕陽下靜悄悄,邁著整齊的步伐。

我一時覺得很奇怪,沒有背景音樂,她們跳的是啞巴舞嗎?

眼尖的兒子說:“媽媽,媽媽,你看奶奶們帶著藍牙耳機呢!”

我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在業主群裡瞭解到:臨近高考,老阿姨們為了不打擾孩子們學習,就自發買了藍牙耳機跳舞。

兒子仰著頭問我:“媽媽,為什麼大家都在說高考啊?為什麼要考大學啊?”

雖然孩子還沒到高考的年紀,但我們不要覺得高考離自家孩子很遙遠,其實一眨眼就到了。

所以藉著這個機會,我們應該認真的告訴孩子,人這輩子為什麼必須得上大學!

1

讓人生有更多可能

《新華字典》上有這樣一句話: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果真如此嗎?

張華的人生有無數種可能,他可以去做李萍的工作,可以去做“我”的工作;但是“我”和李萍,卻無法體驗他的人生。

孩子,你為什麼要上學?為什麼要上大學?

記得《演說家》節目中的名嘴張雪峰在節目上說:“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在今年9、10月份到齊齊哈爾大學去看一看,什麼樣的企業到齊齊哈爾去招聘。你再到北京的大學看一看,到北京科技大學招聘的,是什麼樣的企業。到清華北大招聘的,他們是去什麼樣的企業,他們給這個學生多少錢?您去看一看,您就知道了”。

青育儿|趁孩子尚未高考,请一定花2分钟看看这篇文章!

張雪峰說到激動處,甚至帶著一點點的哭腔:“世界上所有的500強企業,都告訴你學歷不重要,但他們絕對不會去一般學校招聘。”

孩子,不能說每一個成績好就有一個順遂的人生,也不是所有成績差的孩子都前途渺茫。

只是在概率上來說,考入好學校,成為在選拔中脫穎而出的那部分人,你會有更多的機會,讓人生有更多的可能。

青育儿|趁孩子尚未高考,请一定花2分钟看看这篇文章!

2

擁有更廣闊的世界

不少家長都會拼盡全家之力讓孩子參加高考,讓孩子上一個好大學,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成為了爹媽們的奮鬥目標。

在各種“北大畢業賣豬肉”“小學畢業年入千萬”和各種“讀書無用論”的言論甚囂塵上的情況下,相信我們都上遇見過這種事:

誰誰誰的孩子學習好,得到大家的表揚,就會有人冷不丁說一句:讀這麼多書有什麼用啊!

漫天星空眨著眼睛,星光對於所有人是平等的,但社會不是。沒文化可怕之處不在於沒文化本身,而是對文化的輕蔑。

他們不僅自己沒有文化,還讓下代在這條泥濘的道路上繼續行走,甚至還不厭其煩地說著一個又一個沒有文化也能一夜暴富的動人傳說。

青育儿|趁孩子尚未高考,请一定花2分钟看看这篇文章!

3

擁有獨立思考能力

大學環境比較寬鬆,有大量的時間可以自由安排,這鍛鍊了你的獨立性。

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參加自己喜歡的社團,學會自己理財。

你有了思考自己、思考社會的時間,你可以對各種社會問題給出自己的見解。

只有在象牙塔裡才藏有更豐富的寶藏,只有在大學才能讀到更美的大千世界。

眼見、學識、素質的培養與三觀的糾正,這些都將是讓你的未來值得期待的基礎。

經過大學的自主學習,你學會了站在更高基點看待問題、通過多個角度分析問題、透過更深層面認識問題、選擇更優方案解決問題,亦即你的思維方式得到了優化和提升,那時你便成了具有獨立人格的“人”,你的大學便是成功的。

你明白了社會與人性的複雜性、多面性,你更加理性了,這就是成長。

可能你一開始會吃些苦,可一旦熬過了真正吃苦學習的那幾年,後面的好幾十年就不用一直被生活逼迫,身不由己了,這不是一筆很划算的買賣嗎?

轉自萌動上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