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科醫生說:面膜選不對,小心臉受罪

現在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光滑嫩白的皮膚已經變成每個愛美人士的追求。很多人衝著明星推薦款就瘋狂購買……

你的臉真的變得細緻光滑了嗎?

“激素臉”、“熒光臉”,讓大家在買面膜的路上擔驚受怕。

我們究竟要怎麼挑選,才能買到一款適合自己又安全有效的面膜呢?

瞭解自己,根據膚質選面膜

1.油性皮膚:毛孔粗大,清潔後面部很快出油,易長痘痘

  • 護理關鍵:注意清潔,維持水油平衡,防止痘痘生長

  • 建議:每週1-2次清潔、控油麵膜,避免使用高度滋養的面膜

皮膚科醫生說:面膜選不對,小心臉受罪

2.乾性皮膚:潔面後數小時無油光,易脫皮,易出現細紋,換季時明顯

  • 護理關鍵:保溼為主,換季時需加強

  • 建議:每週2-3次保溼、滋養面膜,避免使用過度清潔面膜

3.中性皮膚:不油膩,不幹燥,不易過敏,不易長痘

  • 護理關鍵:基礎護膚,適時保溼、滋養即可

  • 建議:每週1-2次基礎保溼面膜即可,根據皮膚狀態可短期選取其他功能性面膜

皮膚科醫生說:面膜選不對,小心臉受罪

4.混合性皮膚:潔面後T區迅速出油,其他地方易乾燥脫屑

  • 護理關鍵:調節水油平衡,必要時T區和其他部位區別對待

  • 建議:每週2-3次補水面膜,T區適當清潔

5.敏感性皮膚:皮膚薄嫩,易發紅,易過敏

  • 護理關鍵:使用安全、溫和產品

  • 建議:每週使用2-3次舒敏面膜,加強基礎保溼

注意!面膜雷區:

1.非正規渠道購買面膜

市場上有些產品在最初使用時常常具有“奇效”。皮膚很快就變白、變嫩、變亮了,斑也淡了,痘也少了。

激素依賴性皮炎。

換而言之,你使用的面膜裡有激素。

皮膚科醫生說:面膜選不對,小心臉受罪

有的人一旦停用這種面膜面部皮膚會變得瘙癢、灼熱難忍,所以認為增加使用這種面膜的次數可以暫時緩解這些不適,進而更頻繁的使用面膜。

劣質面膜中“熒光增白劑”也佔據了相當一部分江山。幾年前央視曾經報道的“熒光臉”更是嚇壞了很多人。這一類物質的主要作用是美白提亮膚色,並且不易被代謝掉,長期使用後患無窮。

現在網購中有很多良心賣家,把優質的產品通過更便捷的方式、更便宜的價格賣給消費者。

但仍有部分投機取巧的商家混雜其中。

大家一定要睜大眼睛,選擇正規可靠的購買途徑,繞開三無產品!

2.面膜過敏

面膜過敏一般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為面膜本身的成分易致過敏,另一種是自身屬於敏感性皮膚。

測試小方法:取面膜裡面的精華液塗抹在耳後或手腕內側,觀察2-3天后如果沒有紅癢等不適,則過敏的幾率相對較低,可嘗試使用。成分越簡單的面膜,過敏的幾率越低 。

3.面膜使用不當

很多人會疑惑究竟多久使用一次面膜才夠,每次使用面膜的時間要多久,是不是隻有像明星們一樣每天使用2-3張才能有很好的收效呢?

醫生一般建議每次使用面膜15-20分鐘,一週2-3次。

切忌不要敷面膜過夜。

皮膚科醫生說:面膜選不對,小心臉受罪

更不建議效仿明星們,每日多次使用面膜,皮膚長期浸泡在面膜裡,有可能會導致皮膚屏障的破壞,皮膚變得更加敏感,反而適得其反,況且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4.自制果蔬面膜

很多人認為果蔬面膜是天然成分面膜,使用起來安全放心。

實則不然,很多果蔬中的物質都對皮膚有害。

皮膚科醫生說:面膜選不對,小心臉受罪

比如菠蘿、檸檬中的酸性物質很有可能會刺激到皮膚,菠菜、芹菜中又含有光敏性物質,照光後則會誘發光照性皮炎。

即便有些果蔬敷貼到面部對皮膚並不會產生不良作用,但其益處也實在是有限,比如黃瓜用於面部,僅有輕微的補水作用。

小貼士

醫學護膚品

醫學護膚用品不含有任何色素、香料、防腐劑等易引起皮膚敏感的添加劑。醫學護膚品可以修復皮膚屏障,安撫敏感性肌膚,在不影響皮膚功能的前提下維持皮膚天然的生理平衡,抵禦外界的各種刺激,是敏感性皮膚的首選護膚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