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72岁老人怀揣入党梦:不图啥 就是为了回报社会

济源72岁老人怀揣入党梦:不图啥 就是为了回报社会

原传孝正在对最近的工作思想进行书面总结

济源72岁老人怀揣入党梦:不图啥 就是为了回报社会

从2014年开始,原传孝就一直坚持上街捡垃圾,他想通过实际行动唤醒更多人的环保意识

近日,在最近一期的济源市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培训班上,出现了一位“特殊”的学员,他已72岁高龄,但仍仔细听课记录笔记。在第三次申请入党终获批准后,这名老人成为济源市年龄最大的入党积极分子。

没有太多别的特长,他把捡垃圾净化环境当作自己贡献社会的途径,曾用一年多时间捡了20编织袋烟头。在他看来,入党不是为了当干部,而是为了回报社会。

【特殊】

济源七旬老人上党课

成当地最年长的入党积极分子

高个子,戴着眼镜,头发花白,这位“特殊”的高龄学员叫原传孝,是济源市北海街道花园社区老年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

党员培训课上,除了仔细听课外,他还俯身认真记录笔记,课后离开时,他一个肩膀挎着包,走路时还不忘看一眼材料。

这些举动引起周围人的注意,有人称赞道,“这么大年龄了,还这么有毅力。”

对于一直申请入党的原传孝来说,这次培训课应该是个惊喜,顺利参加了党课培训后,入党的梦想离他越来越近了。

其实早在2014年,济源市北海街道花园社区老年志愿服务队成立党支部委员会时,原传孝就有入党的想法,并私下里找到北海街道花园社区老年志愿者支部委员会书记韩庆礼咨询入党一事。

【初衷】

儿时家庭困难被免学费

而今富裕了想入党回馈社会

说起入党的原因,原传孝笑得很开心,他觉得是小时候的一段经历,让他对党员和政府产生了很大的崇敬之心,后来当地社区老年志愿服务队成立党支部时,他的激情再次燃烧。

据他介绍,父亲是农民,小时候家里过得并不富裕,加上母亲常年有病,上小学连一元钱的学费都交不起,“家里兄弟姐妹多,穷。”当他面临退学的时候,学校和当地政府根据他家的情况,为他免除学费,原传孝这才得以顺利读完小学。

回忆起这段往事,原传孝显得有些激动,动容之处落了泪,他说,有些事可以记一辈子,从那时起,就很感激政府和党。

2003年,原传孝退休了。他心想,现在退休了,每个月能拿到2000多元退休工资,生活比以前富裕了,便想要回馈社会。

原传孝坦言,入党不是为了当干部,“不图啥,就是为了回报社会。”为此,他也付诸了行动。

【实践】

烟头装满了20个编织袋

用行动唤醒人们环保意识

为了回报社会,他开始义务捡垃圾,用这样的行动表达自己的心意。

“年龄大了,太重太累的活也做不了,何不上街捡烟头呢?”有了这个想法后,每天负责接送在西关学校上学的孙女的原传孝,往往会提前半个小时赶到学校门口,利用这个空闲时间捡烟头。一手拎着袋子,一手拿着夹子,一看到烟头,就用夹子夹起放到袋子里。

从2014年开始,不到两年时间,他就捡了20编织袋的烟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更多的人关注环境卫生。”

义务“拾荒”传递城市文明,原传孝被当地评为“优秀志愿者”和“济源好人”,但他觉得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直至今天他还在坚持着这件事情。

“年岁有加,并非衰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在郭靖看来,一个老年人积极入党,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小事”,而真正值得重视的恰恰是这件“小事”。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数年如一日弯腰捡拾烟头,是愚公人的愚,是愚公人的韧。

【执着】

“不批准我就年年写”

第三次入党申请终被批准

2015年9月16日,原传孝向北海街道花园社区老年志愿者支部委员会第一次提交入党申请书,然而那一年,他并未如愿,入党申请并未被组织批准。

但他的态度很坚决,“下定决心,哪一年批准了,我就不写,不批准我年年写。”

2017年1月1日,71岁的原传孝第二次向当地党支部提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这次,他又落空了。

第二次被拒绝后,原传孝心里多少有些不好受,但并没有打击他的积极性,还跑到党支部书记面前咨询:自己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改正?2018年2月10日,他第三次提交入党申请书,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如果我的申请未被组织批准,说明自己离党员的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还存在着一定的缺点错误,我绝不灰心丧气,将一如既往认真学习,虚心向老党员学习。”

这一次,原传孝如愿了,这让他高兴不已。

作为原传孝的入党介绍人,韩庆礼说,“没有第一时间批准原传孝入党,刚开始是对他这个年龄有些担心,还是想着把贡献的机会留给更年轻的同志。”

最后介绍并发展原传孝,韩庆礼说,是实实在在被他的执着感动了,“他没有别的特长,将打扫卫生净化环境作为自己的公益项目,没想到一坚持就是这么多年。”

如今,原传孝开始参加入党培训课,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后,72岁的原传孝更有劲头了,每天都准时参加老年志愿服务队的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