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预防,助力“触法少年”远离犯罪

临界预防,

助力“触法少年”远离犯罪

临界预防,助力“触法少年”远离犯罪

“谢谢检察官对我的教育,我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以后一定不会再做违法犯罪的事了。”6月4日上午,在武昌区检察院未检工作区,检察官彭艳玲联合公安民警对“触法少年”赵某某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训诫谈话。三个多小时的训诫谈话,让这位叛逆少年从最初的满不在乎,到低头认错,训诫教育取得了一定效果。

临界预防,助力“触法少年”远离犯罪
临界预防,助力“触法少年”远离犯罪临界预防,助力“触法少年”远离犯罪

赵某某是一名初中生,本该是认真学习的美好年纪,却因为结交了一批社会不良人士,无心恋学。今年5月,因受人邀约,与他人共同实施了一起盗窃犯罪,因为赵某某实施盗窃行为时未满16周岁,公安机关未将其作犯罪处理,后将该案件线索移送武昌区检察院,启动临界预防帮教。

谈话中,检察官了解到了赵某某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家庭情况及其涉罪原因,继而从“世上没有不劳而获”、“每个人都到接受行为规范约束”等方面讲述知法、懂法、守法的重要性,阐明只有遵法守法,才能享受最大自由,通行天下。

临界预防,助力“触法少年”远离犯罪

训诫谈话只是一个开始。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赵某某的不良交友习惯,扭正其不良行为,检察官为其量身定制了“五个一”帮扶教育套餐,包括进行一次训诫谈话、开展一次法治教育,安排一次旁听庭审、要求一次义务劳动,进行一次跟踪回访,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个性化帮教措施,为赵某某敲响人生警钟。

“原来针对这样的孩子,就只能一放了之,现在检警合作,搭建临界预防机制,对这些“触法少年”跟踪帮教,预防再犯,着实太有必要”。办案民警这样说道。

近年来,针对犯罪低龄化趋势,武昌区检察院积极延伸工作触角,不断扩大预防帮教范围。今年4月,武昌区检察院正式启动“七色阳光、守护成长”临界预防品牌项目,在全市率先建立临界预防工作机制,将具有严重不良行为和涉罪风险的未成年人纳入我们的帮教范围。武昌区检察院多次牵头召开联席会议,与公安机关建立了临界预防案件信息互通、线索快速移送机制,并联合团区委、区妇联、相关学校,借助专业社工、社区网格员的力量,共同对赵某某这样的“触法少年”进行帮扶教育。

下一步,我们将与公安机关、团区委、区妇联等单位共同研究临界预防工作特点,创新工作形式,建立常态化的有效合作机制,形成同向再造力,共同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助力“触法少年”远离犯罪。

临界预防,助力“触法少年”远离犯罪

376期

文字:彭艳玲

监制:潘 星

审核:田勋红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武昌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