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手下戴高帽,还送追锋车,性急天子有一套

在古代,皇帝是一个说一不二的角色,高高在上,处于一种超然地位。

然而,三国时的魏帝曹髦不仅客客气气地跟太学师生们讨论学问,还给几位他谈得来的臣子特别优待,实在是让后世人嫉妒。

教化不同时代差异

曹魏正元三年,蜀汉延熙十九年,东吴五凤三年(256年)四月初十,魏帝曹髦在太学讨论完《易经》和《尚书》后,又跟学者和儒生们说起了《礼记》。

曹髦保持了前两次的节奏,还是首先发问:“‘太上立德,其次务施报’。为治何由而教化各异;皆脩何政而能致于立德,施而不报乎?

曹髦认为,《礼记》上说的“太上立德,其次务施报”,但治理天下的方式方法多而且很难追求。

给手下戴高帽,还送追锋车,性急天子有一套

博士马照从容答道:“太上立德,谓三皇五帝之世以德化民,其次报施,谓三王之世以礼为治也。

马照认为,“太上立德”指的是三皇五帝的德治,“其次报施”指的是尧、舜、禹的礼治。

曹髦接着追问:“二者致化薄厚不同,将主有优劣邪?时使之然乎?

曹髦认为,两个时代治理方式不同,是因为帝王的水平,还是时代原因?

马照没有犹豫,很肯定地答道:“诚由时有朴文,故化有薄厚也。

马照认为,正是因为时代变了,帝王们的教化才有不同。

曹髦对马照的回答比较满意,没有再继续讨论了。

自述祯祥表明心志

《易经》、《尚书》和《礼记》说了一圈后,魏帝曹髦主动以自己为例,说起了“始生祯祥”的奇迹:

昔帝王之生,或有祯祥,盖所以彰显神异也。惟予小子,支胤末流,谬为灵祇之所相祐也,岂敢自比于前喆,聊记录以示后世焉。其辞曰:惟正始三年九月辛未朔,二十五日乙未直成,予生。于时也,天气清明,日月辉光,爰有黄气,烟熅于堂,照曜室宅,其色煌煌。相而论之曰:未者为土,魏之行也;厥日直成,应嘉名也;烟熅之气,神之精也;无灾无害,蒙神灵也。齐王不吊,颠覆厥度,群公受予,绍继祚皇。以眇眇之身,质性顽固,未能涉道,而遵大路,临深履冰,涕泗忧惧。古人有云,惧则不亡。伊予小子,曷敢怠荒?庶不忝辱,永奉烝尝。

给手下戴高帽,还送追锋车,性急天子有一套

曹髦虽然说自己是靠神灵保佑的宗室支脉,但也说了出生时“天气清明,日月辉光,爰有黄气,烟熅于堂,照曜室宅,其色煌煌”的好兆头,又说因为齐王曹芳的不成体统被废黜,自己受群臣的拥戴才继位,这也让自己时刻保持一个勤恳的状态,不敢辜负列祖列宗的期盼。

在悦史君看来,这也是曹髦对自己的一种激励和鞭鞑。

厚待爱臣送车往返

魏帝曹髦经常与安乐乡侯、中护军司马望,散骑常侍、侍中王沈,清阳亭侯、散骑常侍裴秀,关内侯、中书侍郎钟会等人在东堂饮宴,同时讨论学位和文章。

曹髦对他们特别加以礼遇,称裴秀为儒林丈人,王沈是文籍先生,司马望和钟会也各有名号。

给手下戴高帽,还送追锋车,性急天子有一套

曹髦的性格非常急切,如果要请他们几个人进宫,就希望能够尽快赶到。

裴秀等人都是朝廷内职,一般都很及时地赶到,但司马望在外地为官,时间就成了问题。

为了让司马望也能加快速度,曹髦特地赐给他一辆追锋车,还配了“虎贲卒”五人,每次他们有集会的时候,司马望就赶快驾起追锋车奔驰而至。

悦史君点评:曹髦的学习劲头很足,也不会太顾忌自己的特别身份,这也是臣子的荣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