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流行語新解:佛系

網絡流行語新解:佛系

網絡時代,永遠不缺話題和熱點,被現實和絕望壓迫著的人們,以及為未來和夢想奮鬥著的人們,一直都在努力構築著屬於自己的話語權,所以才會出現那麼多讓人眼花繚亂的“網絡流行語”,而在快節奏的時代背景之下,所有的流行語也淪為了匆匆過客,讓人扎心的老鐵還未離去,倍感油膩的中年大叔又倉促趕來,而眼下,最流行的則是“佛系”一詞,並由此衍生出“佛系青年”、“佛系生活”、“佛系態度”、“佛繫戀愛”、“佛系學生“、“佛系追星”、“佛系員工”等諸多流行詞彙。

網絡流行語新解:佛系

不過這個詞跟宗教可沒多大關係,它反映的只是當下社會(尤其是年輕群體)對生活的一種十分隨意的態度:怎麼樣都行,看著辦好了。吃飯,中餐也行,西餐也好,葷菜也行,素菜也好;趕路,開車也行,打的也行,坐公交也行,走路也行;聚會,AA制也行,你買單也行,我買單也行......

比這更隨意的也有:買房,買得起就買,買不起就等著父母買,實在買不起,租房也行;工作,幹得下就幹,幹不下就換,反正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戀愛,談得來就談,談不來就分,只要不算太離譜,就湊和著過......

短短的幾天時間,“佛系”一詞便遭霸屏,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爭相挖苦”的談資,並且深入人心的廣受歡迎,反映的其實是當代社會、尤其是不少青年人生存狀態的生動寫照,因為競爭激烈、社會壓力大,太多年輕人連買房、買車、生孩子、看病等基本生活需求都覺得壓力巨大、很難實現,更不敢奢望心中的夢想如願以償了,所以他們乾脆不去想、不追求、不主動,得過且過,一切順其自然。

網絡流行語新解:佛系

就像歌裡唱的那樣:“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時間的時候我卻沒有錢;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錢的時間我卻沒時間”,你看,只是一個去桂林旅遊的小小願望,都要受時間和金錢的雙重束縛,更遑論其他?

據說現在許多90後、00後的年輕人根本不考慮買房之類的煩心事,一切都等著父母幫他們安排好。這樣一來,看似超脫的“佛系青年”,更像是坐享其成的“啃老一族”,這樣一來,可就真的扎心了!

隨心所欲、雲淡風輕的生活好不好?當然太好了!相信每個人都無比嚮往這樣的生活,但是,在追求這樣的生活之前還得堅持一個原則——即不放棄屬於自己的那份責任和專注,喬布斯幾十年來穿得都是同款牛仔褲、T恤衫,看似從來都沒換洗過一樣,那是因為他不想在這方面花太多時間和心思,他一次就買上很多條,髒了就隨手一換,既簡單又方便;但是在工作上,他卻從來不是一個隨意的人,一個小細節都會讓他反覆琢磨和研究,把自己和屬下折騰個夠,不臻於完美絕不罷休。

所以真正的“佛系”應該是把本職工作做好,把家人和自己照顧好,保持積極熱情的生活態度,在此之外,再去追求和享受所謂的灑脫生活,如同真正的佛家,對生活安之若素,但是對佛門理想卻矢志不渝、畢恭畢敬。

網絡流行語新解:佛系

最理想的“佛系青年”當屬《西遊記》裡的孫悟空,西行取經的路上,悟空歷盡磨難,受盡折騰,卻依然痴心不改,勇於擔當,敢於負責,並且樂觀積極,最難得的是他還有一顆赤子這心,一路玩耍嬉戲,既不將妖魔鬼怪放在眼裡,更不向玉皇如來折腰屈服,最後取回真經,被封“鬥戰勝佛”,一生功德圓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