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用「佛系」慰藉自己不思進取的內心,大錯特錯!

《金剛經》:用“佛系”慰藉自己不思進取的內心,大錯特錯!

《金剛經》:用“佛系”慰藉自己不思進取的內心,大錯特錯!

這似乎也與大部分人對於佛教的認知相印證,佛教就是“無慾無求”,“一切隨緣”的,彷彿如果能這樣便能“超然於物外”,自己瞬間脫塵飄逸起來。其實這是世人對於佛教的誤解,佛教講究“不執著”,主張“放下”,於是佛教便成了消極避世的代名詞。真的是這樣麼?

《金剛經》:用“佛系”慰藉自己不思進取的內心,大錯特錯!

絕對不是,《金剛經》開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是沒有執著;而生其心,是有進取心。禪宗六祖惠能正是因為這一句而悟道,這一句可謂玄妙無比。佛教的修行推崇進取而不執著,並不是很多人所誤解的消極處世。進取代表著上進心和向上的追求,比如學業、事業等;而執著代表著對於結果的極度重視,執著於失敗的痛苦、成功的興奮,沉溺於其中無法自拔。

這就是我們俗稱的“過程”和“結果”的關係,有的人會羨慕嫉妒於別人成功之後的輝煌,這便是執著;而有的人更關注成功人士在走向成功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和期間獲取的寶貴經驗,這就是“生其心”。釋迦摩尼悟道十二載,歷經各種艱難考驗,最終成佛;成佛是悟道的果,其因是十二年的艱苦悟道。佛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這便是說普通人執著於結果,而菩薩更注重之前的行為。

我們常常會在失意的時候安慰自己說“隨緣”,佛教中也講“隨緣”,那麼這一句淡淡的“隨緣”哪裡聽得出來“進取”進取之心呢?在世人的心裡,以為隨緣就不思進取,進取就不能隨緣,其實不然。

《金剛經》:用“佛系”慰藉自己不思進取的內心,大錯特錯!

濟群法師說:“佛教所說的隨緣,通常是被人們誤解了。隨緣,似乎就等同於不做任何努力,是被動、消極的表現。……當我們面對一件事的時候,如何隨緣?這就要考量各種因素,審時度勢,然後做出智慧選擇,而不是一廂情願。因為多數人都是很主觀的,我們帶著經驗和觀念的模式在看世界,帶著執著和強烈的需求在選擇,這樣難免會產生片面認識。所以,佛教告訴我們要隨緣。懂得隨緣的人,才能更好地進取,才不至於一意孤行。在綜合評估各種因素的前提下,採用最合理的方法,才有助於目標的實現。”

說到這裡大家也許都明白了,此“佛系”非彼“佛系”。希望大家不要被流行的“佛系”理念所誤導,走向消極避世、不思進取的狀態中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