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那些兒時的美味,現在卻再也找不到那種感覺

懷念那些兒時的美味,現在卻再也找不到那種感覺

小時候,家裡條件很差(當然,那個年代生活在農村裡的人們都差不多),經濟落後,物質匱乏,家裡沒錢,就是有錢也買不到什麼,吃的基本上都是自家種的,偶爾趕集買幾兩肉、稱一兩斤水果那就算改善生活了,這讓年幼的我們對五天一次的集市充滿期待和嚮往,雖然並不是每一次趕集父母都會讓我們一飽口福,但那種對美食的渴望讓我至今無法忘記,每一次父母趕集回家,我首先做的事就是翻看父母的袋子,看有沒有什麼好吃的,如果有,就會興奮好幾天;如果沒有,也會難過許久。

懷念那些兒時的美味,現在卻再也找不到那種感覺

其實幼時的我們,也不存在餓肚子的可能,雖然家裡並不富有,但吃飽飯還是沒問題的,只是不知道為何那時的我們對食物竟會如此著迷,也許正在長身體的我們需要不斷補充生長髮育所需的能量,也許那時的我們太過無聊,作業不多,玩具沒有,現今流行的各種電子產品更是聞所未聞,就連電視機裡的動畫片,放來放去的也只是《聰明的一休》、《黑貓警長》、《米老鼠和唐老鴨》、《貓和老鼠》那幾部,還不經常放,父母又有做不完的農活,根本沒時間管我們,除了吃,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打發時間的辦法。

那時的我們,想來一定很讓父母頭疼,尤其是母親,為了滿足我們三姐弟的口福,母親不得不用盡心思將一日三餐做得美味可口,同樣的食材,母親會想方設法制作出各種不同的菜餚和風味,這讓我們在大快朵頤的同時也驚歎不已,感覺母親就像一個神奇的魔術師,在她靈巧的雙手飾弄下,土豆可以變成簡單的醋溜土豆絲,也可以變成精緻的辣椒炒土豆片,還可以變成美味的土豆泥,而最令我垂涎欲滴的做法是將整個土豆去皮後油煎,再灑上些辣椒灰和鹽,一口咬下去又香又粉又辣,那種美味足以讓我忽略掉剛出鍋時的滾燙……

懷念那些兒時的美味,現在卻再也找不到那種感覺

還有黴豆腐、酸豆角、泡蘿蔔、罈子肉、各種糕點,都是讓我垂涎三尺的美味佳餚。

懷念那些兒時的美味,現在卻再也找不到那種感覺

日子就這樣在母親一日三餐的美食誘惑與無微不至的關愛呵護下走過——直到我們漸漸長大,並且離開農村,離開父母,離開那個曾讓我牽掛和依賴的家。

這些年,走過許多地方,品嚐過各地“美食”,自己也曾開過餐館,卻再也找不到當年那種感覺,有人說是因為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我們開始“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口味變得更加挑剔和細膩;也有人說是因為現在的食材大都不再是原生態,都是經過改良的品種,而且種植、養殖過程中經受多種化肥、農藥、催長素等汙染,用這樣的食材做出來的菜餚怎麼會好吃呢?

想想,這些都有道理,就說蔬菜吧,現在的蔬菜品種無奇不有,個頭巨大,發達的科技可以讓人們培育出前所未有、品種繁多的蔬菜,但他們培育的標準基本上都是以產量和生長速度為主,卻極少注重營養與口味,記得小時候,家裡種植的多數蔬菜都是自己留種的,而且絕不會使用化肥農藥,都是施土家肥,如今的蔬菜卻基本上沒法留種,只能去市場上購買,種子公司以及其他的利益集團利用他們的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壟斷了我們的餐桌,也霸佔了我們的味蕾,迫使我們不得不接受他們提供的一切索然無味的食物。

肉類也是一樣,如今的養殖場可以實現讓雞最快一個半月就成熟,讓豬三個月就出欄,這當然都是品種改良、飼料和激素的功勞,換成農村裡正常的養殖,怎麼也得一年左右吧?即使這樣快速生長的“不健康產品”,在上市之前,還可能遭遇不良奸商注水之類的勾當,等到了我們的餐桌上,早就勾不起任何人的食慾了。

當然,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原因,當我們在餐館就餐時,端上來的都是以不健康的食材和追求暴利的居心製作而成的所謂“美食”,看起來或許精緻漂亮,但這如何比得上母親或愛人用愛用心精心烹飪的真正美食?

懷念那些兒時的美味,現在卻再也找不到那種感覺

我現在基本上不會外出就餐,多數時間都是在家裡吃,那不僅僅是為了追求乾淨和美味,更重要的是可以收穫愛的快樂與滿足,享受家的幸福與美好,還有什麼比吃到家人親手為你製作的美食或者你用心為家人獻上一桌好菜更幸福更快樂的事情?

而我現在,只想回到家裡,再次吃上母親親手做的菜餚,那菜裡有濃濃的母愛,還有兒時對美食的嚮往與回味,以及對幸福生活的追求與滿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