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為啥不“差”了?

6月15日晚,第2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最佳電視劇獎被《白鹿原》斬獲,該劇導演獲得最佳導演獎,該劇攝影黃偉獲得最佳攝影獎。《白鹿原》獲大獎可謂實至名歸,評委會對這部作品的評價只有八個字:“忠實原著,完美呈現。”該劇藝術總監、主角白嘉軒的扮演者張嘉譯發表獲獎感言時,有些哽咽:“等待這一刻很久了,大家對這部戲傾注了太多的感情,花費了太多的心血。”

著名評論家王彥在報道中說,《白鹿原》的誕生,是一場“功夫在詩外”的接龍。陳忠實在窯洞裡嘔心瀝血地寫作;編劇申捷熬過四年遠離喧囂的日子;隨後的拍攝筆記裡有這樣一串數據:該劇集納94位主演、400位幕後工作人員、四萬多人次的群眾演員,僅拍攝期就達七個多月,全員跟組。電視劇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品質劇的煉成,源於每一個環節上滴水不漏的真創作。現在看,《白鹿原》是一部良心之作。可是大家可能都沒有想到,《白鹿原》也有風光的一天,當初《白鹿原》播出時可是被“差評”了的啊。

電視劇《白鹿原》熱播時,該劇的收視與口碑是兩極分化:在豆瓣等網站評分上遙遙領先,收視率卻被另一熱播劇《歡樂頌2》遠遠甩在身後。《白鹿原》是陳忠實先生的“枕棺之作”,在文學評論界也視為經典之作。電視劇版《白鹿原》立項籌拍16年、投資高達2.3億元,也被視為用工匠精神打造的經典,甚至有評論認為是“土地史詩”。但《白鹿原》不是沒有問題,《白鹿原》是有些背離原著,有成為《田小娥》的嫌疑。還有兩個客觀原因,一是當時北京人藝話劇版《白鹿原》的口碑也相當不錯;二是從哪個角度說,《白鹿原》這樣主題的電視劇其收視率,不可能取得《人民的名義》那樣的收視率。另外,還有一個原因,當時的《歡樂頌2》有“五美”,以《白鹿原》的顏值,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如今,《白鹿原》斬獲最佳電視劇獎,是不是說《白鹿原》已經不“差”了呢?其實,問題依然存在,只是在入圍本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的作品當中,反映當下生活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白鹿原》夠得上口碑、收視雙豐收。而且,無論是思想上說,還是從藝術上說,《白鹿原》還是非常優秀的,還是對得起“忠實原著,完美呈現”這八個字的,也是符合“思想精深、製作精良、藝術精湛”評獎標準的。更重要的是,好劇是能夠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好劇就是要力爭與演技為伍,不與流量為謀;好劇就是源於每一個環節上滴水不漏的真創作。

在電視劇面前,所謂流量,所謂鮮肉,所謂美女,都得讓位於演技。演技是電視劇必有的考量。本次白玉蘭獎首次設立了最佳攝影獎和最佳美術獎,就是對幕後工作者的肯定。這更說明一個藝術真諦:電視劇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不只是編劇、導演、演員重要,“服化道攝錄美”也一樣重要。導演劉進、編劇申捷、攝影黃偉,以及演員張嘉譯、秦海璐、何冰、雷佳音、翟天臨——每人都在本屆電視節上入圍了至少一個獎項提名,無一人落空。這本身就是一種榮耀,一種肯定。該劇導演劉進獲得最佳導演獎的頒獎詞是“厚重地拓展了名著的維度,準確地完成了人物群像的精湛組合”,這也是對《白鹿原》的精準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