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安托山将建博物馆群 这三个方面市民最关注

「深圳」安托山将建博物馆群 这三个方面市民最关注

安托山片区自1997年起开始大规模爆破挖运土石方工程以来,近一半山体被开挖。

「深圳」安托山将建博物馆群 这三个方面市民最关注

“找准博物馆定位”成为此次工作坊上提出最多的观点。

有市民提出“强调艺术性重于历史性,艺术公园不是纪念公园。”因此,对于博物馆及藏品的定位很重要,艺术性是核心,避免一些类似历史题材,民俗文物,甚至老物旧货等只有历史价值而没有艺术价值的东西。不少市民也表达了希望安托山艺术公园和博物馆群进行整体设计、相互融合的期望,充分利用公园内的展馆及户外空间,通过定期举办有特色的国际性公共艺术展会,并让优秀作品永久保留下,使之成为让市民共享的露天美术馆。

“找准博物馆定位”是此次工作坊上专家、学者提出最多的观点。“安托山原与塘朗山脉相连,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今天的这座独立山体。被开山采石过的安托山,是城市的一个‘伤口’,后来者需要带着谦恭的姿态,采用收敛温和的方式,对这段被开采的历史进行阐述和表达。”深圳著名出版人、自然生态记录者南兆旭认为,在处理“伤口”的过程中,以下几个关键词需要考虑——反潮流、反媚俗美学、反城市、反建筑。安托山的设计,需要修建生态的通道,缝合这一被人工切掉的山体关系。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富海表示,园林的设计和建设除了考虑自然与人文、环境与艺术的融合之外,更应该突出前瞻性。这是一个资源共享的时代,博物馆在地理位置固定,而共享却是由于不固定性才衍生,博物馆可以进行合理的资源利用,提供于各种类型的艺术秀场,让一些博物馆变成流动性展馆,促使博物馆成为市民文化休闲旅游的重要场所。”

都市实践创建合伙人孟岩提出,深圳是一座民间力量非常旺盛的城市,在安托山项目的推进中,是否可以深入挖掘民间的力量?有无可能实现一种自下而上的民间力量的生长?深圳这座移民城市的人口年轻,呈现出来的观点积极而鲜活。这是一座有着强烈公民参与意识和家园意识的城市,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一定规模以下的设计竞赛对市民开放报名,让竞赛变得“无门槛”;让公共空间成为民间展示的舞台。

广州土人景观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设计师庞伟认为,别人的成功不是学习范例,而是我们应该避免的东西,因为目前很多博物馆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明确宗旨和收藏边界。深圳现有的公园和文化设施的盲点在于文化品质太低,安托山要有自己的定位与方向。

据了解,安托山自1997年起开始大规模爆破挖运土石方工程以来,近一半山体被开挖,自然山体损害和水土流失严重。2010年福田区政府计划以安托山公园的山体修复和景观生态建设为主,在不影响和破坏公园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规划调整和用地整合,注入文化内涵,布置约30个民间博物馆,规划建设集生态、公益、文化为一体的安托山博物公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