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安託山將建博物館群 這三個方面市民最關注

「深圳」安託山將建博物館群 這三個方面市民最關注

安託山片區自1997年起開始大規模爆破挖運土石方工程以來,近一半山體被開挖。

「深圳」安託山將建博物館群 這三個方面市民最關注

“找準博物館定位”成為此次工作坊上提出最多的觀點。

有市民提出“強調藝術性重於歷史性,藝術公園不是紀念公園。”因此,對於博物館及藏品的定位很重要,藝術性是核心,避免一些類似歷史題材,民俗文物,甚至老物舊貨等只有歷史價值而沒有藝術價值的東西。不少市民也表達了希望安託山藝術公園和博物館群進行整體設計、相互融合的期望,充分利用公園內的展館及戶外空間,通過定期舉辦有特色的國際性公共藝術展會,並讓優秀作品永久保留下,使之成為讓市民共享的露天美術館。

“找準博物館定位”是此次工作坊上專家、學者提出最多的觀點。“安託山原與塘朗山脈相連,隨著城市的發展,逐漸演變成為今天的這座獨立山體。被開山採石過的安託山,是城市的一個‘傷口’,後來者需要帶著謙恭的姿態,採用收斂溫和的方式,對這段被開採的歷史進行闡述和表達。”深圳著名出版人、自然生態記錄者南兆旭認為,在處理“傷口”的過程中,以下幾個關鍵詞需要考慮——反潮流、反媚俗美學、反城市、反建築。安託山的設計,需要修建生態的通道,縫合這一被人工切掉的山體關係。

深圳市蕾奧規劃設計諮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富海表示,園林的設計和建設除了考慮自然與人文、環境與藝術的融合之外,更應該突出前瞻性。這是一個資源共享的時代,博物館在地理位置固定,而共享卻是由於不固定性才衍生,博物館可以進行合理的資源利用,提供於各種類型的藝術秀場,讓一些博物館變成流動性展館,促使博物館成為市民文化休閒旅遊的重要場所。”

都市實踐創建合夥人孟巖提出,深圳是一座民間力量非常旺盛的城市,在安託山項目的推進中,是否可以深入挖掘民間的力量?有無可能實現一種自下而上的民間力量的生長?深圳這座移民城市的人口年輕,呈現出來的觀點積極而鮮活。這是一座有著強烈公民參與意識和家園意識的城市,可能採取的措施包括:一定規模以下的設計競賽對市民開放報名,讓競賽變得“無門檻”;讓公共空間成為民間展示的舞臺。

廣州土人景觀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兼首席設計師龐偉認為,別人的成功不是學習範例,而是我們應該避免的東西,因為目前很多博物館同質化現象嚴重,沒有明確宗旨和收藏邊界。深圳現有的公園和文化設施的盲點在於文化品質太低,安託山要有自己的定位與方向。

據瞭解,安託山自1997年起開始大規模爆破挖運土石方工程以來,近一半山體被開挖,自然山體損害和水土流失嚴重。2010年福田區政府計劃以安託山公園的山體修復和景觀生態建設為主,在不影響和破壞公園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通過規劃調整和用地整合,注入文化內涵,佈置約30個民間博物館,規劃建設集生態、公益、文化為一體的安託山博物公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