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交通道路成问题,使用几年脱层皮

农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决不仅仅停留在收入方面,从某些程度来看,也体现在教育、医疗、住房、出行等细节方面,哪一个方面没有做好,必然会对农民朋友的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

农村交通道路成问题,使用几年脱层皮

近些年,国家在下大力气在农村的基础设施上,数据显示,每年新修改建农村道路就达到了几十万公里,投入规模之大可见一斑。巨大的投入同时也给农民带来了较大的改观,现在几乎所有的农村都已经实现了“村村通”,不少村子正在向下一个目标“户户通”迈进。

农村交通道路成问题,使用几年脱层皮

然而,有些问题却不得不引起农民朋友的重视,有的地方虽然道路已经修通,然而还没使用多长时间,道路问题却频发,有的新修的水泥道路投入使用还没有两三年,面上就“脱了层皮”,变的坑坑洼洼。有的道路由于没有及时的养护,道路上到处都是泥土和石头,对农民的出行造成不便,管理责任缺失。很多农民直言,原来的村村通,现在的“村村痛”,村村通成了“村村痛”,责任该谁负?专家说了实话,结果令老农无奈。

农村交通道路成问题,使用几年脱层皮

①经费有限。在今年之前,很多地区的道路虽然国家给的有大量补贴,然而很多地方仍然采取的是“国家补助+农民自筹”方式,即农民修路仍然需要自己出一些钱,或者需要每个家庭出劳力,参与道路修建过程。有的地方财政不富裕,因此经费有限,划拨的建设资金也没有多少结余,受制于经费的限制,因此造成了某些道路的不合格。

②承包商问题。有的承包商在中标了道路修建工程之后,为了使得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就会压缩修建成本,而这些成本不仅体现在用工成本上,还体现在用料上,有的承包商昧着良心,一方面赶进度,另外一方面偷工减料,另外在加之,个别地区对质量把控监管不严,造成了漏网之鱼,道路达不到预期寿命,便出现各种问题。

③农村的自然灾害频发。对于生活在山区的农民,夏季洪涝农民早已习以为常,每次大雨之后,河里涨水,自然会对道路造成威胁,而且很多通村路依河而建,水毁道路经常发生。而且有的地方容易发生落石,泥石流等灾害,同样也会对路面造成影响。

④管护不到位。通村路不像是县道、国道,有专门的管护员,通村路基本上靠农民的自觉,负责任的村干部出了问题会及时进行处理,而不负责任的只有当农民反映了才会反应。

农村交通道路成问题,使用几年脱层皮

总之,“村村通”成了“村村痛”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不过从今年开始,这一现象或将成为历史,因为国家规定,从今年开始,道路修建国家出钱,农民参与修建还能挣工资,这个打基础的问题解决后,农村道路自然质量就上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