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阿根廷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阿根廷終於出線了,雖然很狼狽,但總歸是續命90分鐘,梅西也打進了他本屆世界盃的第一球,謝天謝地。

球迷有理由對阿根廷不滿,無論對手是冰島克羅地亞還是尼日利亞,阿根廷踢的都毫無章法,無論是迪馬利亞還是梅薩還是伊瓜因還是阿奎羅,總是找不到進攻方向的阿根廷人將一個個進攻球員堆積到前場,解決問題卻依然只能依靠梅西。甚至梅西自己都承認:這樣的晉級方式簡直不可思議,我們配不上小組出線,但我們現在都非常幸福。我們知道我們會贏,但沒想到會如此艱難。

阿根廷的下一個對手是法國隊,本屆世界盃身價最高,也是奪冠呼聲最高的法國隊。在很多人看來,阿根廷不過是苟延殘喘,在下一場比賽中他們將被法國隊虐到體無完膚。真的是這樣嗎?

阿根廷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我們來看看法國隊是不是真的這麼強大。

首輪小組賽法國2:1戰勝澳大利亞,第二輪1:0小勝秘魯,第三場0:0平丹麥。三場小組賽打進三球,其中一個點球,一個烏龍球,只有一個運動戰進球。法國依靠這三個進球取得2勝1平積7分,可以說以最實惠的方式拿到了C組頭名。但是這符合價值三億的鋒線配置?

法國遠遠沒有傳說的那麼強大,他們和阿根廷一樣,在進攻端有著格列茲曼(阿奎羅),有著姆巴佩(迪巴拉),有著登貝萊(迪馬利亞),有著大吉魯(伊瓜因),卻也和阿根廷一樣,遲遲找不到屬於自己的進攻方式和進攻方向。

阿根廷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不可否認博格巴是一名優秀的球員,但是在比賽中,他總是在和自己過不去。他斷球他傳球他造進球,他瘋狂失誤他無腦犯規,這都是博格巴。在和秘魯隊的比賽中,博格巴一改以往被詬病的黏球問題,62次的傳球是全隊最高,而2次關鍵傳球和11次長傳轉移的數據也排在全隊前列。但72.6%的傳球成功率卻是全隊除吉魯和門將洛裡之外最低的。比賽末段,博格巴連續兩次不太理智的犯規給了對方任意球機會,自己也領到了一張黃牌。

其實博格巴的表現只是這支法國隊的一個縮影——年輕氣盛有著耀眼的才華卻不夠成熟穩定。

回首4年前,鮮衣怒馬的梅西躊躇滿志地站在了世界盃的舞臺,他的眼神堅定而剛毅,那屆世界盃中,梅西一人囊括了阿根廷7場比賽中的5場最佳,這樣的數據表明,梅西就是阿根廷國家隊的“晴雨表”,他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這支藍白軍團。我們甚至可以這麼說,從2014到2018,阿根廷隊並沒有改變什麼,發生改變的只有梅西——他已經不再年輕。

面對尼日利亞,梅西92次觸球,傳球成功率80%,5次被侵犯,創造了2次進球機會,2次射門,2次射正,1個進球。這樣的梅西,你或許見過太多太多次。

但是,你見過這樣的梅西嗎?中場休息進場時,將隊友圍在一起鼓勁;帶球失誤後,他玩命飛奔拼搶;甚至羅霍進球后,他在更是在前場玩命一般防守,甚至剷球。

阿根廷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很顯然,梅西在用行動證明他和他的阿根廷隊正在改變。

法國隊很強大,博格巴也像四年前的梅西一樣躊躇滿志,但四年前的阿根廷有著最好的梅西,而四年後的法國隊還在尋找屬於他們的梅西。

俗話說得好,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實現勝利大逃亡的阿根廷面對法國隊,未必沒有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