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創辦《南僑日報》

日本投降後,陳嘉庚到新加坡。不久,陳嘉庚給美國杜魯門總統發了一份通電,敦促美國撤出對蔣介石重開內戰的支持。這份通電,明確指出了美國援助蔣介石重啟中國內戰的實質,在南洋、全中國以至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國民黨政府氣急敗壞,以各種途徑各種方式進行反陳。甚至提出要撤銷南僑總會。包括原為陳嘉庚創辦,後因股權變化的《南洋商報》,也捲入各報的反陳行列。海外各地僑團、僑眾相繼召開了擁護陳嘉庚通電的大會。

然而,美國錯誤的對華政策最終還是使中國內戰爆發。美國也因此背上了今後長達四分之一世紀的沉重的歷史包袱。世界聽見了富有遠見的陳嘉庚發出的一聲長長的嘆息。

為了推動僑界和祖國的和平、民主、進步的潮流,以陳嘉庚為首,王源興和胡愈之、李鐵民、陳嶽書、陳文確、李亮琪、胡文釗、符致逢、黃奕歡、曾應時、陳新盤、劉武丹、黃聯山、高友慶、張楚琨共16人簽名,發起創辦《南僑日報》。立志辦成促進華僑愛國團結和國內和平民主進步的大報。這是王源興生平事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他從愛國的華僑實業家走向傑出的社會活動家和進步報業的中堅領導人。

王源興的公司在巨港淪陷後被炸燬,損失慘重。抗日流亡中,他毅然救助郁達夫、胡愈之、王任叔等一大批文化人。日本投降後,王源興也從避難所回來。公司需要恢復,於是,他直接把公司總部搬到新加坡,就近向陳嘉庚請教。公司穩定後,把家眷也全都接到了新加坡,在新加坡安了新家。友人相告說陳嘉庚在打聽他什麼時候安好家。於是,王源興知道陳嘉庚找他有事。安頓好家眷後便去怡和軒見陳嘉庚,得知是1946年11月21日正式出版的《南僑日報》出版後影響很大。但是原來募集的股金買了機器、房子,所剩無幾了,現在天天要出報,加上很多原來逃亡的文化人都回來了,而且還有其他報刊人士的加入,因此開銷比較大,需再募集股金。雖然公司剛恢復,但王源興毫不猶豫認募3萬5千元,同創辦時一樣仍僅次於陳嘉庚認募數,並被陳嘉庚推舉為副董事長。(楊易凌 整理)

(摘自《紅色文化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