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黑榜|2018上半年《人民日報》點名讚揚、批評了哪些劇?

红黑榜|2018上半年《人民日报》点名赞扬、批评了哪些剧?

傳媒內參導讀:上半年,《人民日報》對影視劇的表揚和批評態度分明。《反黑》、《白夜追兇》、《無證之罪》、《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忽而今夏》等五部劇頗受《人民日報》認可。同時,《談判官》、《南方有喬木》、《好久不見》三部劇顯現出的現實題材常見問題也被《人民日報》關注到。

红黑榜|2018上半年《人民日报》点名赞扬、批评了哪些剧?

相較於綜藝方面的全面紅榜(點擊查看:2018上半年《人民日報》表揚了這十檔綜藝)開花,《人民日報》對影視劇的表揚和批評態度分明。率先出海的國產網劇《反黑》、《白夜追兇》、《無證之罪》等,探索影視劇續集模式的《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展現真實可感青春的《忽而今夏》五部劇頗受《人民日報》認可,在上半年影視劇無爆款的爭議中,摸索內容的發展新路徑。

同時,《談判官》、《南方有喬木》、《好久不見》三部劇顯現出的現實題材常見問題也被《人民日報》關注到,如何去“懸浮”,如何平衡現實與偶像的關係,如何講好現實故事等問題急需解決。

《反黑》、《白夜追兇》、《無證之罪》:國劇出海重在內容(1月18日)

红黑榜|2018上半年《人民日报》点名赞扬、批评了哪些剧?

過去一貫將國劇出海失敗歸咎於發行渠道不通暢或不成熟,但現在看來,似乎電視劇的製作和內容才是決定出海效果的根本因素。此外,國劇各自為政也制約了整體影響力的發揮。未來,國劇抱團取暖的同時,建立供片、點播、廣告分賬的模式,實現後起趕超也並非夢想。

中國網劇 世界點播(2月9日)

红黑榜|2018上半年《人民日报》点名赞扬、批评了哪些剧?

評論:愛奇藝副總裁陳瀟認為,拿短期眼光看,幾部劇出海的確沒法迅速產生很大的經濟效益,但製作方要把盈利期待拉長到5年甚至10年。“目前國劇出海的目的主要是培養當地用戶的收看習慣,等這代人的口味被訓練出來,就會是非常有商業前景的策略。”陳瀟說。

在陳瀟看來,網劇思維還要向“超級網劇”思維過渡,出海之路才會順暢,“網劇現在不缺熱錢,缺的是更高品質的製作標準。好的故事加上好的製作技術,才符合超級網劇的標準。”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讓文藝續作湧現更多精品(2月23日)

红黑榜|2018上半年《人民日报》点名赞扬、批评了哪些剧?

評論:續作生產一個難點,是如何兼顧延續性與創新性問題。既稱“續”,就要與前篇有合理性故事關聯;既為“作”,就應有創新思考和品質的豐富提升。續作不佳,往往是“續”味有餘,“作”意不足。

最近熱映的劇集續作《琅琊榜之風起長林》開闢全新故事場景,根據新故事情境起用全新演員陣容,騰挪出更大創作空間,帶來更多新鮮感,也迎來不俗口碑。在“續”基礎上琢磨出“作”的新意,讓系列作品獲得持久認可。

《忽而今夏》:真實可感的青春(5月31日)

红黑榜|2018上半年《人民日报》点名赞扬、批评了哪些剧?

評論:該劇展現了高考前學生們的成長蛻變和價值實現,寫實是其鮮明的特色。劇中的場景真實可感,將觀眾帶回青春時代,劇的內核也不再囿於青春年少的甜膩純愛,而是傳達了“成功要靠自己努力爭取”的價值觀,為處於成長期的年輕人傳遞了正能量。

《談判官》:警惕懸浮的“偽現實”電視劇(3月29日)

红黑榜|2018上半年《人民日报》点名赞扬、批评了哪些剧?

評論:比如前不久播出的《談判官》,聚焦高端談判專家這一不為公眾熟悉的精英群體。可惜的是,本該成為劇情核心的談判技巧、職業倫理成了戀愛情節的點綴,主人公三言兩語搞定談判,缺乏說服力,現代職業包裹的還是套路化的劇情。

當下一些現實題材電視劇追求狗血的戲劇衝突,開著情節的列車狂奔,卻將人物留在了始發地。表現婆媳關係就陷於一地雞毛,表現職場關係就陷於腹黑陰謀,表現兩性關係就陷於三角戀……單薄的創作路徑下是臉譜化的人物,以無病呻吟、小情小愛、嬉笑喧鬧取代對人物的深入刻畫和人性的探尋追問,既不符合生活的真實也不符合藝術的真實。

《南方有喬木》:展示被消費的男友(4月12日)

红黑榜|2018上半年《人民日报》点名赞扬、批评了哪些剧?

評論:沒有太多預想中的職場和科幻,本劇專注於展示理想男友的模樣——被物化和被消費的身體。劇情與劇情之間常常並無密切聯繫,你猜不透下一秒將要發生什麼,但也不是一般“雷劇”意義上的如脫韁野馬一般的“神展開”,而是那種莫名其妙、如空氣一樣似有還無的關聯性連綴而成的“展開”。彷彿導演想到哪拍到哪,拍完這場再想下一場。

《好久不見》:讓人感到有些審美疲勞(5月3日)

红黑榜|2018上半年《人民日报》点名赞扬、批评了哪些剧?

評論:《好久不見》的故事橫跨13年,從2003年到2016年,意圖將情感故事同時代變革聯繫在一起,聚焦非典、汶川地震、奧運會等特殊事件。立意很好,創意不足。

這部劇有兩條敘述線。男女主角這條線,以花朵朵和賀言的年輕人視角展開。花朵朵是貧窮的灰姑娘,賀言是狂霸的闊家公子哥,類似20年前的韓劇設定。賀言的父母親這條線,實質是事業有成的中年男人因為一個年輕姑娘拋家棄子,最後浪子回頭的故事。

整部劇人物臉譜化,戀愛套路化,看了開頭就能猜到結局,讓人感到有些審美疲勞。

《人民日報》上半年最關注的六大影視話題

  • 玄幻劇為何難出精品(2月9日)

红黑榜|2018上半年《人民日报》点名赞扬、批评了哪些剧?

模式單一、情節雷同、演技不在線、人設荒唐等問題越來越被人詬病,使得這類作品豆瓣評分普遍在3—5分(滿分10分)。

概觀這些玄幻劇,故事內容大多是人、神、魔甚至飛禽走獸在架空世界裡陪伴著男女主人公追尋虛無縹緲的愛情,故事虛浮,主題輕淺,視野狹小,又缺乏打動人心的真情實感。

一些浮躁的製片單位為賺快錢和高收益,祭出粉絲經濟的“法寶”,忙於把原著粉絲和明星粉絲轉化為改編作品的消費者,卻沒有在內涵挖掘和藝術錘鍊上進行沉潛,最終將傷害這門藝術的根基。

  • 現實題材緣何崛起(3月22日)

红黑榜|2018上半年《人民日报》点名赞扬、批评了哪些剧?

就影視劇而言,現實題材作品重新受到市場關注,一定程度上與古裝片熱度下降有關。除了市場自身的力量,政策的宏觀調控也推動了現實題材作品的創作。

全國政協委員、知名編劇高滿堂認為,不是所有表現現實的作品都可以稱為現實主義作品,當前不少現實題材作品是“偽現實”,他說:“現實主義和現實題材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思想的力量和思想的光輝,全是小男小女,霸道總裁瑪麗蘇,不勝其煩。”

全國政協委員、導演鄭曉龍認為創作者應當深入社會,敢於觸及生活中一些實質性的問題和矛盾。比如,教育、醫療、法治等方面問題,這些才是老百姓真正關心的。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品都是對時代真實的反映,只有觸及百姓最關心的問題,才能出優秀作品。

  • 電視劇創作向高品質進發(4月12日)

红黑榜|2018上半年《人民日报》点名赞扬、批评了哪些剧?

得到本屆“飛天獎”肯定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題材涉及領域更加廣泛,類型更加豐富。它們並非簡單地反映時代,而是深入時代;並非停留於刻畫人物,而是深刻挖掘人物靈魂、觀照現實;並非將生活的粗糲照搬,而是進行審美層面的再創作。

不難發現,本屆獲獎和提名的現實主義題材劇都有一種可貴的創作秉持:用普通人的悲歡演繹不普通的人生感悟,用強烈的生活質感觸動觀眾心靈,用新的價值立場和表達方式豐富著現實主義的內涵。

  • 影視劇“吃藥”(4月25日)

红黑榜|2018上半年《人民日报》点名赞扬、批评了哪些剧?
  • 別讓“神劇”消費抗戰史(5月2日)

红黑榜|2018上半年《人民日报》点名赞扬、批评了哪些剧?

“抗日神劇”為何層出不窮?這其中可能確有一些是因為創作人員對歷史認識不清、積澱不夠等造成的“無心之失”,但大部分可能還是為了吸引眼球。

今天我們批評“抗日神劇”,並不是說影視劇創作不能有適當的想象。相反,觀眾需要審美,也需要英雄。我們應該為各種類型的藝術創作提供更開放的生存土壤,讓認認真真做喜劇片的人帶給觀眾有價值的快樂,讓有英雄情結的人也能創造出我們的“抗戰大片”,這些都是必要的。我們反對的,是披著嚴肅歷史的外衣而行低俗化、娛樂化之實。

  • 創作更多叫好又叫座的農村題材電視劇(5月3日)

红黑榜|2018上半年《人民日报》点名赞扬、批评了哪些剧?

分析近年來農村題材電視劇的狀況,其中有城市化進程中受眾口味和消費市場變化的客觀原因,電視劇自身創作的問題也不容諱言。在城鄉文化一體化的現實背景中,時尚化、都市化背景的現實故事對當下觀眾更具吸引力,都市劇成為電視劇市場的主流產品。

另一方面,當下農村電視劇創作也不盡如人意,一方面創作思路狹隘,故事不接地氣,人物形象過於高大全;另一方面很多編劇缺乏農村生活經驗,劇情缺乏鄉土溫度,缺少時代氣息,講述的鄉村故事既不打動人也不能說服人。

當下農村劇創作尤其應該注意以下幾點:一是題材現實化;二是農民主體化;三是文化地域化。

红黑榜|2018上半年《人民日报》点名赞扬、批评了哪些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