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成癮被WHO正式列入精神疾病?!網友評論炸鍋了……

【溫馨提示:還沒關注廣東衛生在線的小夥伴們記得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窩在沙發裡、緊盯手機屏幕

手指快速移動

贏一把就喜不自勝

輸了就罵罵咧咧……

這是不少重度遊戲玩家的寫照!

今天(19日)一則消息

可能會嚇壞愛玩遊戲的寶寶們!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年初決定將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相關規定將自19日起生效,WHO將通知世界各國政府,將遊戲成癮納入醫療體系。

以後重度遊戲玩家

也許會有一個新頭銜——

精神疾病患者

遊戲成癮被WHO正式列入精神疾病?!網友評論炸鍋了……

遊戲成癮成了精神疾病??

愛玩遊戲的寶寶們關心

寶寶們的爸媽更關心!

廣東衛生在線

今晚來說說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專家答疑

廣東省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賈福軍

臺灣媒體6月18日報道稱,WHO在今年初宣佈,該組織將在今年發佈的第11版《國際疾病分類》(ICD-11)中,加入“遊戲成癮”(gaming disorder),並列為精神疾病。

遊戲成癮被WHO正式列入精神疾病?!網友評論炸鍋了……

看到這則消息後,網友徹底炸鍋了!不少網友表示質疑,好端端的怎麼就成了精神病?

@看風景的貓-:你說我好好的一個人,健健康康的,怎麼就成精神病了呢?

@冰糖的Shirley:追星是不是也馬上要被列入精神病名單了

@DRAXING:工作壓力越大,我打遊戲的時間會越長。我都是利用玩遊戲來釋放工作壓力的。。。

@秦竹qinzhu:不是遊戲好玩,是這個世界越來越沒意思

@吃撐不打嗝:都別惹我,我有精神病

@oran_cc:呵呵,電競賽堪憂了,贏了是電子競技,輸了是精神疾病

也有網友表示支持:

@唐僧他二徒弟的大叔:同意,這是病,得治。

@evanzkc:早該歸入精神疾病了!遊戲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來自一個戒了三年網癮的少年的心聲

@精緻小屋888:嗯。沒毛病,什麼東西有癮也不行!

為何將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

龔梅恩主任告訴廣衛君,主要是因為遊戲成癮已經影響到正常的工作、生活與學習。“之前,對於遊戲成癮的診斷並沒有統一標準,如果不算作是一種疾病,這對於醫生來說,就很難對遊戲成癮者進行識別和干預。而且遊戲成癮的問題,不僅在中國,已經成為了一個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問題。”

第四十一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其中學生群體規模最大,佔比為25.4%。更引人注意的是,孩子們的“觸網”年齡越來越小。

有課題組曾在2010年和2017、2018年分別進行兩次採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青少年對網絡遊戲等成癮行為有加劇趨勢。

遊戲成癮被WHO正式列入精神疾病?!網友評論炸鍋了……

更為嚴重的問題是,遊戲成癮者低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留守兒童成為亟需關注的群體。

在廣東,至少有50萬青少年上網過度或成癮。

英國有許多私人戒癮機構。

韓國政府已經頒佈了一項法律,禁止16歲以下的青少年在午夜和早晨6點之間從網絡遊戲中獲取信息。在日本,如果玩家每個月玩遊戲超過一定時間,玩家將會收到警報。

熱衷玩遊戲就是有病嗎?

這個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世界衛生組織對診斷“遊戲成癮”的條件也非常嚴格。

WHO表示,遊戲成癮的症狀包括:

無法控制地打電玩(頻率、強度、打電玩的長度都要納入考量)。

越來越經常將電玩置於其他生活興趣之前,即使有負面後果也持續或增加打電玩的時間。

相關行為要持續至少12個月才能確診,但也表明,如果症狀嚴重,確診前的觀察期也可縮短。

遊戲成癮被WHO正式列入精神疾病?!網友評論炸鍋了……

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 有啥作用?

遊戲成癮被WHO正式列入精神疾病?!網友評論炸鍋了……

以前不屬於精神疾病的時候,將患者收住院,尤其是強制住院在法律層面有很多違規的地方,如果採用了ICD-11(第11次修訂版《國際疾病分類》)的分類標準,起碼在這方面的阻力會小一些。

規範遊戲成癮戒斷機構市場

陶然認為,將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好處甚多,其中之一便是將打擊社會上魚龍混雜的網癮戒斷機構。

中國把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病還有一段路

中國會不會馬上就把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體系?不少學者持保留意見。

遊戲成癮被WHO正式列入精神疾病?!網友評論炸鍋了……

據悉,中國大約有3800萬的宅男宅女,其中就有不少學生,有些學生對外交流閉塞,有的抗拒上學,有的把遊戲作為精神寄託。

遊戲成癮誰的錯?

“出現的問題非遊戲本身,而是管理問題、認識問題,以及干預模式問題。”廣東省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賈福軍表示,家長應瞭解不同成長階段孩子心態的變化、情感表達的方式,尤其是初三、高三的孩子,父母應多與他們溝通,用旅遊、打球等一些有意義的事來替代遊戲達到緩解壓力的目的。

遊戲成癮被WHO正式列入精神疾病?!網友評論炸鍋了……

青少年遊戲成癮有三大主因:家庭、學校和社會,而尤以家庭因素最為重要。

孩子游戲成癮只是家庭問題的一種反映,是問題的表象,而不是實質,實質在家庭那裡,而不是在孩子那裡。

孩子變成不被父母喜歡,也不被社會接受的“壞”孩子,究其原因,是父母沒有給到他們想要的,如被尊重、被理解、自由和獨立、欣賞和認可,以及足夠的安全感等。

當孩子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他們就會失去正性和向上的力量,往往就會用破壞或傷害自我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那部分需要的渴求,沉迷網絡就是這種表達的方式之一。和青少年其他的不良行為一樣,網遊成癮也是對缺失需求的一種表達。

所以,要徹底解決青少年的網絡成癮問題,就要從問題的源頭——家庭著手,而不是僅從孩子身上著手。

遊戲成癮被WHO正式列入精神疾病?!網友評論炸鍋了……

採寫|林晴

部分來源|人民網、環球網、中國搜索、央廣網

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

歡迎分享此文,讓更多人家長警惕孩子游戲成癮

遊戲成癮被WHO正式列入精神疾病?!網友評論炸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