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遊戲也算「精神疾病」,福州人小時候這麼玩爲什麼都沒事呢?

今天各大官微都轉發了一條信息☟

沉迷遊戲也算“精神疾病”,福州人小時候這麼玩為什麼都沒事呢?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國際疾病分類》(ICD-11)中加入“遊戲成癮”並列為精神疾病。

這下好了,小編身邊突然冒出了不少的“精神疾病”患者!

中國作為網癮大國,每年沉迷於遊戲的網癮少年人數在不斷增加,他們沉迷於各種“吃雞”、“lol”等網絡遊戲,這讓小編想到我們小時候玩的那些遊戲。

小時候的我們不懂網遊,但也喜歡玩遊戲,可是我們玩的遊戲不僅不會讓人沉迷,有些還很益智。

小霸王遊戲機

沉迷遊戲也算“精神疾病”,福州人小時候這麼玩為什麼都沒事呢?

相比其他小遊戲,遊戲機更類似於現在的網遊了。

沉迷遊戲也算“精神疾病”,福州人小時候這麼玩為什麼都沒事呢?

魂鬥羅,超級瑪麗,拳皇 97 ,坦克大戰....跟現在的英雄聯盟一樣,當初它們吸引了不少孩子流連於各大遊戲廳裡,零花錢玩完了,就只能羨慕著其他流弊的大哥哥奮戰的英勇身姿。

玻璃彈珠

沉迷遊戲也算“精神疾病”,福州人小時候這麼玩為什麼都沒事呢?

這可是一個考驗眼神、精準度、手指力度的好遊戲,小時候為了收集各色玻璃彈珠,硬是把自己練成了打遍半個村子無敵手的一指彈。

抓石子

沉迷遊戲也算“精神疾病”,福州人小時候這麼玩為什麼都沒事呢?

用石頭磨成圓滑的大小相等的小石子,然後進行不同難度的遊戲關數組隊pk,看哪一組先完成所有的關卡,也是一個非常考驗眼神、判斷力還有手穩度的遊戲。

跳皮筋

沉迷遊戲也算“精神疾病”,福州人小時候這麼玩為什麼都沒事呢?

有些小男生很傲嬌,覺得這是女生玩的遊戲,所以女生玩的比較多。這個就很考驗你的運動細胞了,誰跳得高或者個子高就佔優勢。

東南西北

沉迷遊戲也算“精神疾病”,福州人小時候這麼玩為什麼都沒事呢?

算命神器,但其實是可以作弊的。那個時候大家都喜歡寫上電視劇角色,然後讓大家算,誰抽到不好的覺得就會被笑話,當然女生都希望能當小仙女,男生都希望是大英雄。

彈弓

沉迷遊戲也算“精神疾病”,福州人小時候這麼玩為什麼都沒事呢?

彈弓打到人很疼,所以玩彈弓你一定要有準頭,打錯人了會捱揍的。小編就在課堂上誤傷到人,然後躲在課桌抽屜下面不敢抬頭。

丟沙包

沉迷遊戲也算“精神疾病”,福州人小時候這麼玩為什麼都沒事呢?

丟沙包考驗的可是眼力和反應能力,真的很講究“快準狠”,每次躲避沙包成功的時候,心裡總是特別地開心。

四驅車

沉迷遊戲也算“精神疾病”,福州人小時候這麼玩為什麼都沒事呢?

四驅車的流行動畫片《四驅兄弟》分不開,周圍好多小男生把自己的零花錢壓歲錢全部花到這上面去了。

魔方

沉迷遊戲也算“精神疾病”,福州人小時候這麼玩為什麼都沒事呢?

當時能夠拼成一面魔方就已經是很了不起了,能夠拼成6面,那會被奉為班級裡最聰明的人。

雞毛毽子

沉迷遊戲也算“精神疾病”,福州人小時候這麼玩為什麼都沒事呢?

踢毽子可以當作一項運動進行,所以課間學校老師就很支持踢毽子。每當下課鈴聲響起,同學們會快速衝出教室,,一群一群地在走廊上踢毽子。

悠悠球

沉迷遊戲也算“精神疾病”,福州人小時候這麼玩為什麼都沒事呢?

當初看了火力少年王,迷上的悠悠球,不過就只會一招,一直練不出人家那麼溜的花樣。

想起當初,沒有網絡的日子,大家還是樂趣無窮,現在怎麼都成了精神疾病患者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