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再次捧回“国家卫生城市”牌匾!第一季度三亚社会文明指数排全省第二

三亚再次捧回“国家卫生城市”牌匾!第一季度三亚社会文明指数排全省第二

6月19日,2018年海南省爱国卫生工作会议在海口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全省2017年爱国卫生工作,部署2018年爱国卫生工作。会上,省爱卫会对各类创建达标单位进行了表彰,并颁发了全国卫生城市创建牌匾。

其中,三亚市2017年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突出,被全国爱卫会授予三亚市国家卫生城市(2018-2020)牌匾。

三亚再次捧回“国家卫生城市”牌匾!第一季度三亚社会文明指数排全省第二

2009年10月,三亚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为海南省首个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是动态性荣誉,每3年复审一次,复审通过即确认为“国家卫生城市”。2013年三亚顺利通过国家第一次复审。2017年通过了第二次复审,再次蝉联“国家卫生城市”。

2018第一季度海南文明大行动测评情况出炉

三亚排名第二

省文明委19日通报了2018年第一季度社会文明大行动测评情况。测评结果显示:当前,海口市社会文明指数最高,达到74.46;三亚社会文明指数73.01,排在第二位。

三亚再次捧回“国家卫生城市”牌匾!第一季度三亚社会文明指数排全省第二

为扎实推进社会文明大行动,5月上旬,省文明委组织第三方专业测评机构对18个市县(不含三沙市)和洋浦经济开发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教育、文明交通、文明旅游、诚信践诺、环境治理、文化惠民、志愿服务、军民融合、组织领导等10个专项行动情况,以及全省的机场、火车站、出入境大厅等点位推进社会文明大行动情况进行测评。

测评结果显示,各地区社会文明大行动创建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礼让斑马线”等良好社会风尚基本形成,同时各市县硬件环境也得到提升;二是城乡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各市县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整治工作,不断加大整治脏乱差现象的力度,进一步提高公共场所和居民社区物防、技防、人防、消防水平,提高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三是常态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大多数市县文明委积极协调,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合力推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促使社会文明大行动工作扎实推进。

第三方专业测评机构认为,从2018年第一季度社会文明大行动测评整体情况来看,全省各地通过广泛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逐步得到提升,但社会文明总体水平离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社会文明期待,离社会文明大行动的标准要求还有很大距离,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比如,部分市县领导重视不够,组织机制不健全,社会文明大行动推进不平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度不强,文明教育行动开展有待深化;文化惠民行动基础设施有待完善,诚信践诺行动更需重点加强;景区景点、宾馆酒店无行业规范,旅游文明宣传氛围不浓,文明旅游大行动推进力度不够;环境治理问题突出,公民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主次干道违法停车、占道经营现象较多,文明交通大行动存在薄弱环节等等。

省文明委要求,各市县各部门要以问题为导向,按照社会文明大行动的实施方案,有计划、按步骤稳步推进,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泛开展“做文明有礼的海南人”主题实践活动,改善营商服务环境,着力完善公共服务,扎实开展生态环境整治,深入开展交通治理,不断优化旅游环境,推动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同时,各市县各部门要注重突出重点、补齐短板、稳步推动、建章立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全面推动社会文明大行动常态化、制度化,确保“159”社会文明大行动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助力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