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般皆空唯因果不空 愛恨嗔痴皆牢籠 寬恕即放下

萬般皆空唯因果不空 愛恨嗔痴皆牢籠 寬恕即放下

萬般皆空唯因果不空 :

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發生的,每一件事的發生必有其原因。

這是宇宙的最根本定律,人的命運當然也遵循這個定律。人的思想、語言和行為是“因”,都會產生相應的“果”。

認同因果定律的不僅是佛教,還有基督教和印度教、靈脩的幾大派系等等。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和大科學家牛頓等人,也認為這是宇宙最根本定律。

人的思想、語言和行為都是“因”,

會產生相應的“果”。

“因”是好的,那麼“果”也是好的;

“因”是壞的,那麼“果”也是壞的。

人只要有思想,

就必然會不斷“種因”,

種“善因”還是“惡因”由人自己決定。

我們必須先注意和明瞭自己的每一個想法(起心動念),會引發什麼樣的語言和行為,由這些語言和行為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

佛語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萬般皆空唯因果不空 愛恨嗔痴皆牢籠 寬恕即放下

寬恕即放下:

如果把消極思想比作一棵樹,那麼其樹根就是“嗔心”,把這個樹根砍掉,這棵樹就活不長。要砍掉這個樹根,必須懂得如何寬恕。

第一個需要寬恕和原諒的對象是父母。

不管你的父母對你做過或正在做什麼不好的事,都完全、徹底地原諒他們;

第二個需要寬恕的對象:是所有以任何方式傷害過或正在傷害你的人。

你無需與他們勾肩搭背嬉皮笑臉,你無需與他們成為好朋友,你只要簡單地、完全地寬恕他們,就可以砍掉消極之樹的樹根。

第三個需要寬恕的對象:是你自己!

不管你過去做過什麼不好的事,請先真誠地懺悔,寬恕自己,方能砥礪前行,如果一件事,久久不能釋懷,。

萬般皆空唯因果不空 愛恨嗔痴皆牢籠 寬恕即放下

寬恕不是縱容罪

很多人對於寬恕有些誤解,在別人給我們道歉的時候,人家說:“ 對不起。” 我們常常會說:“沒關係。” 這不是寬恕,。寬恕是發自肺腑的原諒,卸下別人的錯誤加重在自己心裡的負擔,不去想,不去怨,不去恨。煙消雲散,但,寬恕絕對不是縱容罪,也絕對不是把罪抹殺掉。

萬般皆空唯因果不空 愛恨嗔痴皆牢籠 寬恕即放下

寬恕不是忘記

寬恕不等同於忘記:“唉!算啦,都過去了。”寬恕絕對不是忘記。寬恕,是這件事真的還在我的心裡,我沒有忘記,也不會讓這樣的傷害再發生,但是,不會讓這件事成為自己心裡負擔,成為羈絆我們前進的絆腳石。

萬般皆空唯因果不空 愛恨嗔痴皆牢籠 寬恕即放下

寬恕不是忍耐

千萬不要以為寬恕就是忍耐,寬恕乃是明白因果定律,自己強大的內心,勝過了那份苦痛。咬著牙忍耐,於事無補,你忍得了今天,忍不過明天,最後爆發出來,受傷會更厲害。而是看清,看淡,不嗔,不痴,不怨,不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