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實在在的感謝信,也是我平生寫的第一封感謝信

實實在在的感謝信,也是我平生寫的第一封感謝信

感謝郵政局

申弓

我們欽州市近年來看起來是比較重視文藝創作,其標誌為,每年由市委宣傳部統一對本市的文藝成果進行評獎。獎勵有兩項,一是獲得市以上的獎,市裡再給一次獎勵;二是在省級以上出版或發表文藝作品,市裡按件數再給一次稿酬。這第二項今年又有了新的規定,凡在省級報刊發表的作品,不論大小,按件計,每件給予300元。由是,小小說在這方面變成了優勢,300元一篇,要比省報省刊開出的稿酬還要高了,不是嗎?廣西文學這麼正宗的省刊,每篇也才80元,而市裡給的是它的近4倍。為此,搞中長篇的寫手倒羨慕起我們小小說寫手來了,他們一年才不過一二篇,我們多者可達百篇。難怪陳永林說他要將戶口遷來我們欽州了。

只是,要拿到這筆可觀的稿酬,還是有些周折的。規定上說,在省以上報刊發表的作品,需提供原件就可以了,這個不難,只要收到的樣刊不丟失,到時一併上送審查便行了。只有各種選本典藉,除了提供樣書外,還得提供稿酬複印件。這個要在寫中長篇的就不成問題,因為一年之中,他們才一二件,複印留底很容易,可我們的小小說,即零碎又頻繁,時間久遠,很難保存,且難以對上號,加之一些書籍的出版,也不是由出版社直接發的稿酬,即使你複印了,經一年的保留,到時也很難對號。比方說,去年由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幾十部小小說書籍,一下子收進了我的作品30多篇,後來由北京的麒麟書刊公司來發稿酬,我在取款時,並沒有複印留底,現在要我提供,卻怎麼個提法?放棄吧,那是萬元的效益,要放在前些年,誰願意白丟一個萬元戶不要?不放棄吧,哪裡還能找到這張匯款票據?為此事,我曾經給郵政銀行的粉絲打過電話,要求幫忙,那粉絲說不好辦,因為時間第了,那些匯單都女上交到局裡統一保存,部是沒有辦法的。

這天來了趟文聯,將此事作了陳述,當事人感到為難,說,看書本,是正宗的出版物,也相信是有稿酬的,可規定這麼定,不能提供複印件,也只好愛莫能助了。

回到家裡,便坐下來打電話,先是打到一馬路郵政儲蓄所,要求幫查。對方說,你知道匯款號嗎?有了才好查。我說什麼不留,怎麼可能知道匯款號?對方再說,你記得是哪一天取款的嗎?有確切的時間我們才好查。我說也記不清了,總之是去年的。對方說那我們也實在幫不上了。再一想,只記得當時是在永福儲蓄所取的款,便又打了電話過去。接話的姑娘照樣問這兩個問題,當然也是沒法提供。便又是無法幫助。

實實在在的感謝信,也是我平生寫的第一封感謝信

那麼就讓這個萬元戶打水漂了?還是永福所的姑娘熱心,給了個提議:你到局的事後監督室去看看吧,只要你將情況講清楚,或許他們可以幫忙。我這才知道郵政還有個這樣的新名詞:事後監督。

下午,拿上名片及工作證,敲開了事後監督室的門。接待我的阿姨挺熱情,可當她問過我前面那些問題,我一個也提供不上,她也只好搖頭表示幫不上忙。看著我的無奈,鄰座的一位女士打起了官腔,說,你這事實在是件難事,你知道我們一天往來的匯單有多少嗎?我說不知道。多的上萬張,少時也有三五千。啊?那一年下來少說也有幾十萬張!這個數字連我也嚇了一跳,如此大的工作量,怎麼好意思來堅持麻煩她們?

還是這位女士說,我們主任休假了,我們這裡實在幫不上忙,你到樓下的綜合業務科去找白主任吧,興許她能給你解決。反正都拉開了頭,就不差這一關了,我便依照指點,找到了綜合業務科,找到了白主任,將實際情況訴說了,她再問了些細節,比如是在哪年所取款,是什麼時間取的款,我只能給予模糊回答。白主任認真地作了記錄,然後說,好吧,留下電話,等我們查到有結果就通知你。

告別出來,慢慢地想白主任的話,還是很有水平的。等我們查到有結果就通知你。那麼,查不到就不用通知了,通知也沒用。由他吧,是我的,就會是我的,不是我的,可求也沒用。

想不到的是,第三天早上,真的接到了一個陌生的電話,問我是不是文化局的作家沈祖連先生。我說是,她便說恭喜你,你要查的匯款單找到了!你有空來取吧。

多謝的話不用說了,讓她們在浩如煙海的票據中大海撈針一樣將我所要的這張單子找了出來,也真是難為了她們。因此,多謝二字無論說多少遍都是單薄的,蒼白的。

實實在在的感謝信,也是我平生寫的第一封感謝信

申弓,原名沈祖連,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西小小說學會會長,中國小小說金牌作家得主。1981年起,曾在國內外報刊發表中、短篇小說,散文,報告文學等1000多篇(部),已出版小小說集《蜜月第三天》《粉紅色的信箋》《邀舞者》《沈祖連微型小說108篇》《聖潔》《男人風景》《申弓小說九十九》《做一回上帝》《母親的紅裙子》《有奈無奈》《得意忘形》《前朝遺老》《廣西當代作家叢書.沈祖連卷》《青山秀水》等14部。曾獲得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文學最高獎銅鼓獎、中國小小說最高獎金麻雀獎。部分作品入選《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大成》《百年百篇經典微型小說》《微型小說鑑賞辭典》《中國新文學大系》《21世紀微型小說排行榜》等國家大書。有作品被譯為外文發表到歐美及東南亞等地,併入選日本、加拿大、土耳其等國家大學教材。曾供職於廣西欽州市文化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