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微聯盟第六期沙龍昌江舉辦 探討新媒體破局之路

3月29日晚,海南自媒體聯盟第六期沙龍在美麗的昌江黎族自制縣舉辦。自媒體聯盟代表圍繞新媒體、自媒體未來發展生存空間,以及分享自媒體發展中存在的實在、實用的經驗技巧等議題各抒己見,共話新媒體破局之路。

海南微联盟第六期沙龙昌江举办 探讨新媒体破局之路

微聯盟成員感受昌江製陶技藝

沙龍與當地採風活動相結合 瞭解黎族原始製陶技藝

在沙龍開始前,自媒體聯盟代表參加昌江保突村的“土之美、火之魂“黎陶文化展演系列活動,瞭解昌江黎族原始製陶技藝,感受濃郁的民族風情。參觀結束後,自媒體人表示,昌江黎族原始製陶技藝讓他們眼前一亮,這樣的文化應該保護和傳承下去。

海南微联盟第六期沙龙昌江举办 探讨新媒体破局之路

沙龍現場

自媒體如何做好連接全域旅遊 融合本地特色產業鏈

本次沙龍圓桌會議中設置四個議題,分別涉及新媒體、自媒體未來發展生存空間,以及分享自媒體發展中存在的實在、實用的經驗技巧。在沙龍的第一個環節中,來自海南微聯盟四十餘家自媒體代表圍繞“自媒體、‘互聯網+’怎麼與昌江的全域旅遊相融合,打造特色產業品牌?”的話題展開探討。

昌江縣旅遊委主任黃玉寧在沙龍上向各位自媒體代表介紹了昌江旅遊資源的獨特之處。昌江不但有海南特色的陽光、沙灘、海浪,有山有海有故事,還有許多獨到之處。未來,昌江還要將文化與旅遊緊密結合,舉辦一系列文化活動,發展全域旅遊,讓八方遊客能在此感受山海黎鄉純美昌江的自然與人文魅力。

海創公社聯合創始人鍾海平也認為,自媒體要和全域旅遊做好連接,就要將全域旅遊當成一個產品去經營,自媒體自己也要準備好產品與全域旅遊做嫁接。此外,他還認為現下自媒體之間開放的端口太少,既然要轉型,就應該抱著開放的心態,把端口打開,與更多媒體、自媒體共享。

澄邁網創始人王光緒稱,自媒體要融合本地特色產業鏈,打造全域旅遊生態圈。比如,他們準備通過銷售粽子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擴大特色產品的產業鏈,打造成美麗鄉村,融合到全域旅遊裡面。

海南微联盟第六期沙龙昌江举办 探讨新媒体破局之路

五指山老友俱樂部運營經理常學森現場分享

自媒體轉型需提升自身品質 沉澱出更具價值的內容

對於自媒體如何轉型,愛哪哪旅行網董事長陳笑在分享時稱,未來自媒體將成為所有行業的一種標配。他認為,需要提升內容的品質,內容要做深做透,不要去去做標題黨。好的內容是會“自傳播”,會“走路”,提升本身的內容品質是自媒體發展的不二法則。不要做泛泛的內容,要將其做深做透。一個成功的自媒體要具備“有用、有趣、有度、有益”四個要素。

芒辰傳媒負責人、三亞雲訊科技主編張亞則認為,自媒體轉型的關鍵在於沉澱優質的內容、尋找有價值認同的社群、探索符合平臺的電商模式。他說,“沉澱”與有“價值”是考慮的重點,優質的內容會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同和支持,有“價值”是傳播和長遠發展的基礎之一。因此我們每個自媒體人,都應該靜下心來,去創作更多有價值的內容。

“合理的共享規則,或將決定海南自媒體轉型的下一個‘風口’。”五指山老友俱樂部運營經理常學森說。他認為,互聯網產業發展至今,經過了平等、信任階段,目前進入了分享階段,現下火熱的共享經濟就是一個佐證。但共享經濟也面對著服務標準化、服務安全、服務誠信、客戶忠誠度、盈利模式及可持續性等方面的問題。

據瞭解,本次活動由昌江縣委宣傳部、昌江縣民宗委、昌江縣旅遊委、昌江縣文體局共同主辦,南海網、海創公社、億遊網絡聯合承辦,海南日報、南國都市報、海南省電臺、直播海南、海南食遊記、海南心發現、海南發佈、掌上海南、三亞微勢力、澄邁網、海南儋州在線、海南80後、芒辰、海南社區、南國論壇等協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