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中华蜜蜂“起死回生”,听杨冠煌聊中华蜜蜂历险记

神奇的中华蜜蜂“起死回生”,听杨冠煌聊中华蜜蜂历险记

正在采蜜的中华蜜蜂


蜂战无间道

——中华蜂重生记

周一渤/图 杨冠煌 周一渤/文

(下)

中华蜜蜂也叫中蜂,是我国的本土蜜蜂,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家养历史,是我国宝贵的蜜蜂资源,但自1896年中国引进西方蜜蜂的100多年来,西方蜜蜂已使原来在我国呈优势分布的中华蜜蜂受到严重危害,分布区域缩小75%%以上,种群数量减少80%%以上。

蜂王莫名死去,蜂群消亡。短短数十年,中华蜜蜂就已经濒临绝境。眼看一个与中华文明相伴而生的古老物种行将消亡而无能为力,这对于从事专项研究的我来说,是一件焦心疾首的事。而更为严重的是,中蜂的消亡还可能带来一系列的生态恶果。到底谁是杀死蜂王的凶手?

数次进山前往蒲洼乡都无功而返,我陷入了更深的焦虑之中。除了感觉无法面对蜂农的热情外,我的焦虑还来自更深层的原因,而这个原因已远远超出了我的研究范围之外。

在自然界的生物链条中,中华蜜蜂起着重要的平衡生态作用,特别有利于山区的植物。


神奇的中华蜜蜂“起死回生”,听杨冠煌聊中华蜜蜂历险记

蜜蜂专家杨冠煌在山间查看植物生长情况


我们知道,多数植物种类靠蜜蜂授粉。而山区植物种类分布的特点是分散零星。而蜜蜂是靠嗅觉寻找蜜源的,中蜂的嗅觉远比意蜂灵敏。能够寻找到这些分散,零星的花朵,并为它们传花授粉。。。。

和中原地区以及华南地区的不同,由于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原因,华北地区的很多树种都是早春或是晚秋开花,还有的是零零星星断断续续开花的。东北黑蜂和意大利蜂等蜂种只对一些盛大而茂密的花源感兴趣,对零散的小蜜源则不屑一顾。

相比而言,中蜂则不像它们那么挑剔。除了大的蜜源,它还不辞辛苦地寻找零星的小蜜源,这也是其它蜂种所不具备的特性。

在我国自然生态体系中,西方蜜蜂与中蜂在生态上虽然有许多重叠,但其个体特性却存在许多差异。总的来说,中蜂对本地植物授粉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西方蜜蜂。例如,在同一采集地区,中蜂每日出外采集时间比西方蜜蜂提早和延迟,一般多2~3个小时。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中蜂的眷顾,当地植物授粉就会降低,使多种植物繁衍受到影响,并逐渐减少一些种类的数量直至最终绝灭,结果导致山林中植物多样性减少由植物种类众多的杂木林森林向植物单调的松杉林转化。导致以植物为生存的昆虫种类减少,使鸟类减少等,从而引发害虫大量发生。

中蜂一旦完全灭绝,整个与之有关的植物共生生态系统的变化都会受到影响。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曾经出现过的因某物种消失而导致另一物种的消亡例证也有很多。80年代,生物多样性后才重视起这个问题。最早是澳大利亚引进兔子引起灾荒。。。这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


神奇的中华蜜蜂“起死回生”,听杨冠煌聊中华蜜蜂历险记

杨冠煌再次进入深山区


2005年春,我第四次进山。为了更方便观察研究,早日解开中蜂蜂王之死的谜团,我决定在蒲洼乡驻扎下来,在村里找了一处房子,开始和蜂农朝夕相处,希望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作为突破口。和蜂农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我有了新的发现,“蜂螨”这个名词被提起的频率非常高。

养蜂业里面有个最大的病害就是蜂螨,蜂螨是中蜂的原始寄主。。。许多蜂种因为受到这种螨的寄生,使蜂群遭受到严重损失。蜂螨会引起蜜蜂的大量死亡,有时甚至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的死亡率,以至于使整个蜂群毁灭掉。会不会是中蜂工蜂采蜜时把蜂螨带回传染给了整个蜂群,而导致蜂群灭亡呢?为了详细观察蜂螨对中蜂的危害,我把蜂螨收集起来,装在玻璃瓶里带回实验室。通过仪器进行微观观察。

透过显微镜,我发现,蜂螨一放到中蜂身上,中蜂腹部就抖动得很厉害,频率明显剧烈,同时发出比正常状态高10DB以上的声波。只要蜂螨在身上,这种动作会一直延续下去。急剧摆动很长时间以后,引起了周围其它工蜂的注意,别的工蜂就爬到它的身上去,不久就把蜂螨叼走了。

这一意外的发现让我觉得不可思议,我和科研人员又将蜂螨放在其它蜂种身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比较观察。意蜂工蜂被蜂螨附着后,却不像中蜂那样摆动腹部,也不发出比正常状态高的声波,周围工蜂也因此不会注意到同伴惹的麻烦。

通过比较,我发现,只有中蜂有这种特性,像这样个体之间利用声波来传递不同的信号,求伙伴来帮忙的现象,在我们国家还是首次发现。

这一观察结果让我感觉很兴奋,因为这对于中华蜜蜂的研究提供了更进一步的帮助。很多人看到,中华蜜蜂的这种特性,是世界上其它蜂种所不具备的。这也说明,在中华蜜蜂这个传统的蜂种身上,有着它独特的遗传基因和生存优势。

这个结果也排除了蜂螨是蜂王之死元凶的假想。既然中蜂不会受到蜂螨的危害,倍受工蜂呵护的蜂王也就更不会受到蜂螨的侵袭。


神奇的中华蜜蜂“起死回生”,听杨冠煌聊中华蜜蜂历险记

中华蜜蜂及其蜂巢


此时,距离我入住蒲洼乡已有好几个月时间。有人提出:莫非是人为的破坏,导致蜂王死去?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我自我否定了。因为中蜂蜂王的死亡并不是蒲洼乡的个案,而是全国范围内的普遍现象。再说,各家的蜂箱在各家的院子里,要想找机会害死对方的蜂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2005年4月的一天,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养蜂员董祥亮急匆匆赶来,说一家村民的蜂王今天又突然死亡了一只。我立即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

一般情况下,蜂群的蜂王死后,工蜂会把七八个小幼虫的巢房扩大成急造王台,再喂之以王浆,培育出一个新王如果一个王都培不出来,工蜂就开始自己产卵,(蜂王和工蜂都是雌性),但此卵只能当雄峰,不能繁殖后代,此时,工蜂们会因为无王而绝望,它们往往会变得烦躁,四处攻击人类,整个箱内的蜜蜂王国也就此倾覆。

在这个村民家的蜂箱里,我找到了死去的蜂王尸体。同上次看到的一样,尸体表面看不出有明显异常。我连夜将死亡的中蜂蜂王带回研究所实验室,做“尸体解剖”。我惊讶地发现,蜂王的身体上有类似蜜蜂蜇刺样的钩状物!这个钩状物又与中华蜜蜂的蜇刺有很大区别。是谁能冲破重重关卡,直接行刺蜂王?令我费解的是,根据以往的实验,不同蜂种要进入对方的蜂巢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马上返回蒲洼乡,对意蜂是如何进入中蜂蜂巢这个谜进行了破解。我和当地蜂农在野外的饲养场,设置了可透视的蜂箱,将蜂王和工蜂整体搬迁进入,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观察。经过许多天的观察,我们终于捕捉到意大利蜂进入中蜂蜂巢的情况。本来种群之间,每个蜂群都能保卫自己的家园,如果别的蜂群来的话,肯定会打架,可是意大利蜂到了中蜂蜂巢的门口,一振动翅膀,中蜂就让它进去了,进入蜂巢后还得到相当于同伴的待遇并得到饲喂。这个现象说明,中蜂对意大利蜂防范意识和抵抗能力不强。这就更奇怪了,意大利蜂无论从体形上还是从肤色上均窘异于中蜂,难道中蜂竟视而不见?

整整一个春天,我的目光没有离开过这个透明蜂箱,通过长期观察,发现意大利蜂翅膀振动的频率,与中蜂的雄蜂翅膀振动的频率有点相似。异种工蜂很难进入中蜂群内,因为气味不同,但只有装成雄蜂才有可能较顺利进入.。蜜蜂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靠翅膀的震动频率来进行的。既然振动频率相似所以中蜂就误认为它是雄蜂了。意蜂就这样混进了中蜂蜂箱,在中蜂毫无戒备的情况下,一边品尝蜂蜜,一边步步逼近位于蜂箱深处的蜂王。在和蜂王的距离缩短到一厘米左右时,突然,意蜂尾部对准蜂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带毒的毒刺瞬间蛰向蜂王。仅仅几秒钟时间,蜂王就在剧毒入侵中痛苦身亡。

这种抢夺食物的行为若发生在同种蜂群间,由于各群守卫蜂的把守,盗蜂多数被驱逐或被厮杀,很少造成危害。但许多中蜂群不能完全识别西方蜜蜂种的盗蜂行为,结果蜂巢“失守”,蜂蜜被盗。

蜂蜜是蜜蜂们忙碌三季用来储备过冬的主要食物,一旦蜂蜜被盗,又没有人为补给的情况下,中蜂最终会因无蜜源可采集、无法度过冬季而死亡。即便有人工补给糖水,工蜂们也往往会因为失去蜂王而溃散。


神奇的中华蜜蜂“起死回生”,听杨冠煌聊中华蜜蜂历险记

田间地头的蜂群


蜂王之死的原因逐渐清晰起来,从调查结果来看,如果一个地方混养两个不同蜂种,繁殖量大、个头大、善于伪装的意蜂就很容易把弱小的本地中蜂蜂群消灭,外来物种的盗蜜是中蜂最大的威胁。

蒲洼乡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意蜂养殖,因为意蜂产蜜量高,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放弃中蜂转养意蜂,村子里意蜂养殖量渐渐超过中蜂。中蜂就在这外来蜂种的入侵下惨淡生存,步履维艰。

可这个答案如果用来解释全国范围内中蜂的急剧消亡,是否行得通呢?就北京地区来讲,从4万群到40群的锐减数量,毕竟太过惊人。而且,三十年前那个事件发生之地,根本还没有引进意大利蜂,意大利蜂对中华蜜蜂的毁灭,如果仅是这种方式,那么又何从解释呢?平均寿命为1~2年,最长的可达2~3年。具有如此旺盛繁殖能力的中蜂,要知道,一只优良的中蜂蜂王在产卵期每昼夜可产卵700粒左右,它的怎会如此迅速就全军覆没?

那么,意蜂对中蜂的危害一定还有别的毁灭手段吗?。

除了盗蜂直接危害中蜂群外,外来蜂种也带来传染性病广害,如上世纪70年代,造成中蜂大量死亡的囊状幼虫病经我与北京大学生物系杜芝山兰教授共同确定其病原为一种30埃的无包膜病毒,并生存在意蜂体内,通过接触传染到中蜂。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董秉义、方月珍、袁跃东等研究更证实:在中蜂群间传染的是一种变异株。

引入的西方蜜蜂同时带来了传染病害。历史上,中蜂群没有严重的病害。西方蜜蜂引进后带来该蜂种的诸多病害,如囊状幼虫病、成蜂麻痹病等。虽然这些病害在西方蜜蜂中已不会造成严重危害,但传染到中蜂后,会造成中蜂的大量死亡。三十年前的那场纷争也因此有了答案。

西方蜜蜂还干扰中蜂的自然交尾。雄蜂在空中是竞争交配,因此能与处女蜂王交配的雄蜂是体格最健壮的雄蜂。在干扰交尾的竞争中,西方蜜蜂占有优势。当一个村寨饲养的西方蜜蜂多于中蜂时,会使3公里范围内家养和野生的中蜂群的处女蜂王交配成功率急剧下降,甚至无法繁殖,这也是导致中蜂数量迅速减少的因素之一。

我在与林桂莲研究员共同对中蜂蜂王上颚腺分泌的引诱信息素进行分布时,发现其中有三种组分即:9ODA,9HAD,HOB。与意蜂相同,而中蜂还有1-3甲氧基-6羟基的酚类化合物。由于前三种是主要组分,因此中蜂处女王的婚飞对意蜂雄蜂有吸引力,因而干扰了中蜂雄蜂的交尾活动,使交配成功率下降。


神奇的中华蜜蜂“起死回生”,听杨冠煌聊中华蜜蜂历险记

杨冠煌在北京市房山区蒲洼乡中华蜜蜂养护基地


大量引进意蜂无异于引狼入室,可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人为更替蜂种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洪流,这是造成中蜂减少的人为因素。

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和60年代两次大力引进推广西方蜜蜂后,至1981年饲养的中蜂已不足200万群,而目前饲养中蜂群不足100万群,山林中已很难找到野生中蜂群。新疆和大兴安岭地区的中蜂则相继灭绝,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已没有农民传统饲养的中蜂了。到1984年,尽管当时各省还有中蜂,但分布区域缩小很多,由成片集群分布变成零星和分离的片状分布。目前,西方蜜蜂已在全国分布,总群数约500万群,其密度在大多数地区超过原有中蜂。

蜂王之死和中蜂消亡的谜底揭开了,我的心里不仅没有感到轻松,反而更加沉重。

这样一个有着7000多万年进化史,曾经伴随并见证中华文明发展的古老物种,一个曾经带给我们温暖甜蜜和营养良方的美好动物,一个从小就在课本里为我们树立勤劳团结榜样的可爱生灵,外来入侵的西方蜜蜂种要毁灭它,注重眼前利益的人们要抛弃它。难道它将以这样的结局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并终将彻底消失吗?中华蜜蜂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所幸,即将为之付出的代价让人们意识到了它不可替代的重要。如今,专家们正竭力建议,在中华蜜蜂已处濒危状况的东北、华北和西北设立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内禁止饲养西方蜜蜂,如:北京市于2005年在保护野生中华蜜蜂为主的蒲洼乡建立自然保护区,使野生中蜂得以恢复和发展。同时,探索利用基因转移技术将西方蜜蜂的高性能转入中蜂,让具有中蜂特性的新品种从经济效益上能战胜洋蜂,并发展起来,恢复中蜂的生态作用。

到2005年时,森水村的意蜂彻底从村子里消失了。全村养殖规模由400群发展到3000群以上,养殖户达到100户。一场持续多年的中意蜜蜂大战最终以中蜂的胜利而告终。养蜂技术员毛志恒说:“意蜂蜂蜜卖3元一斤 我这个卖6元钱,整整一倍。”董祥亮说:“外地人亲自到家里来买,他说市场上的蜂蜜是有掺假的 不好吃,就愿意亲自到现场买我这蜂蜜吃。”蒲洼乡将经过3年的努力,扩大养殖规模到5000群,要建立我们华北地区最大的中华蜂养殖基地。”


神奇的中华蜜蜂“起死回生”,听杨冠煌聊中华蜜蜂历险记

杨冠煌在山间考察


野生中华蜜蜂已经完全灭绝,目前仅存的中华蜜蜂全部是人工繁殖的,它已被国家林业局列为拯救保护物种,中华蜜蜂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也早已在房山区蒲洼乡正式启动,这是我国北方惟一的中华蜜蜂保护区。

今年初,蒲洼乡就中华蜜蜂的保护和发展制定了详细的建设规划,并在森水村建立了中华蜜蜂标准化繁育基地,共计投资80万元完成了“蒲森”牌中华蜂商标注册。

中华蜂重获新生的时代已经开始。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