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機器人到智能辦公,90後創客孔堯的“硬態度”

提到辦公設備,你會想到什麼?

笨重難用時常卡紙的打印機?

線路複雜狀況頻出的投影儀?

亦或是機箱不時陣陣轟鳴的辦公電腦?

在人們印象中,傳統的辦公設備總免不了傻大黑粗的形象,無論如何也和智能扯不上關係。而在近日的CES Asia2018,釘釘和他的合作伙伴明我mingwork卻帶來了不一樣的產品。

从机器人到智能办公,90后创客孔尧的“硬态度”

眾所周知,釘釘在企業IM領域是毫無疑問的領軍產品。據已公佈的數據,目前釘釘已經服務超過700萬企業用戶,並還在不斷增長中,基於釘釘平臺的線上協同辦公方式已經深入人心,如何將軟件與硬件結合,打造軟硬一體的智能辦公新生態,是釘釘正在思考和解決的問題。為此,釘釘針對性的引入了多個硬件合作伙伴,明我mingwork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釘釘和明我聯合搭建的展臺上,展出了諸多智能辦公硬件產品,其中就包括明我出品的企業投屏解決方案——明會議盒子。

从机器人到智能办公,90后创客孔尧的“硬态度”

結緣阿里,情定釘釘

在對外發布的宣傳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釘釘與明我,具有共同的行業使命,旨在助力全中國4300萬中小企業在雲和移動時代實現智能辦公。作為辦公軟件龍頭,釘釘為什麼會與明我合作?

為此,我們探訪了明我和他的團隊,對這家“酷公司”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

明我mingwork成立於2013年,自2014年起,團隊以智能機器人為切入點,研發並設計了第一款智能機器人產品RoboMing,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科技圈小有名氣,也因此引起了阿里巴巴的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明我的創始人孔堯,是一個不折不扣的90後。畢業於上海理工大學的他,曾攻讀上海交通大學EMBA,大學期間就成了一名創客,2014年開始組建團隊研發明機器人,和別的創業者有所不同的是,他並不是為了創業而創業,為了賺大錢而創業,用孔堯自己的話說,“我就是喜歡玩硬件,就是喜歡機器人而已”。這也奠定了整個團隊硬核極客的精神,不為別的,就是為了做一款好產品。

从机器人到智能办公,90后创客孔尧的“硬态度”

伴隨著明機器人的成功和名氣的增長,阿里釘釘也開始關注到了孔堯和他的團隊,在阿里巴巴的牽線搭橋下,由釘釘提供軟件支持,由雙方合作開發一款全新的辦公硬件。

2016年8月,明我進駐湖畔,開始為釘釘研發新產品;2017年4月,明我獲得阿里戰略投資,正式成為釘釘智能辦公生態體系重要的一員。

從智能機器人到智能辦公硬件,這其中伴隨著巨大的挑戰和跨越,也展現出了空前的機會。明我強大的研發實力和追求卓越的極客精神,為阿里釘釘帶來了全新的活力,而釘釘在軟件平臺、市場資源、銷售渠道的全方位賦能,也使明我加速成長。

短短2年不到的時間,明我已經成長為企業級智能投屏解決方案的領先企業,這個平均年齡不到28歲的團隊,已經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青年創客,偏執狂人

是什麼決定了優秀的產品?創始人孔堯有他的見解。

“作為一個硬件創業團隊,產品本身才是公司的靈魂。我們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創造好的產品,因此團隊也是圍繞著產品的三個核心來打造:1,產品的定義;2,產品的實現;3,產品的營銷。”

與阿里合作之初,在產品方向上,孔堯就體現出了他與眾不同的洞察力和執著。從機器人轉型做辦公硬件,面對這麼一個巨大的跨越和轉變,這其中不僅僅需要技術的積累,更加需要對行業深刻的理解和洞察。

“既然要做辦公場景,那麼我們就要找到辦公場景中最重要的那個點。在一次次的內部討論和調研訪談後,我認為,辦公場景和生活場景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企業內同事們聚集在一起開會的會議場景,這個場景是剛需且無法替代的,我將這個場景稱之為聚點,這就是我們首先要打通的場景。”

基於這個理念,解決會議場景下投屏問題的明會議盒子應運而生。

在產品研發和設計的過程中,從底層技術到外觀設計,孔堯無時無刻不將他追求完美的態度發揮到極致。用團隊其他成員的話來說,“孔老師認真的近乎偏執”。為了1%的效率提升,他可以在辦公室徹夜攻克技術難題;為了1毫米的外觀打磨,他會千百遍的繪製原型。

“工作不苟且,這是我們企業的精神和文化。”孔堯如是說。

正是這種執著而不妥協的硬態度,孔堯和他的團隊打造出了明會議盒子這款令業界驚歎的產品。

90後只是一個外在標籤,屬於90後的時代已經到來,也終將過去,亙古不變的是,每一個創業者持之以恆的決心以及傾注的心血和智慧。而孔堯和他的團隊,正在用他們的“硬態度”,努力詮釋這一點。

———————————————————

1.本文援引自互聯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