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吉他打造最美家鄉——“好心琴”品牌故事

惟楚有才,於斯為盛——長沙吉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霞

用吉他打造最美家鄉——“好心琴”品牌故事

1986年平安夜,一聲嬰兒的啼哭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天生的斷掌註定了她與眾不同的命運,張翅鷹飛博雲天,朝霞愛滿愛相隨,一位叫“張霞”的女孩來到這精彩的世界上。

用吉他打造最美家鄉——“好心琴”品牌故事

長沙吉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霞

長沙版“貝多芬”

7歲,張霞經歷人生中第一次磨難,因慶大黴素、鏈黴素導致神經性耳聾,左耳近乎失聰,右耳配戴助聽器。但她苦練吉他15年,在家鄉從事音樂教學10年,曾多次為貴州山區病殘孩子們免費上課,她儘自己最大的能力為為家鄉音樂教育事業無私奉獻。

用吉他打造最美家鄉——“好心琴”品牌故事

2007年,客服資金短缺的困難,張霞自主創業,一把吉他起家,從一個簡單的吉他工作室,經過11年的努力,發展成為一間吉他琴行。後來,因耳出血、耳鳴、體質下降等多重原因導致聽力不斷衰退,吉他教學工作越來越難以為繼。她再次轉型創業,開辦了一家以品牌設計為主的文化傳播公司。身殘志堅的她堅持能聽到一天,就拼命一天,堅守到最後一刻!張霞在踐行著自已的願景——打造出更多的湖南品牌!

重燃生命之光

之前,張霞對十名白血病兒童年齡段進行了分析,為孩子們設置特有的吉他課程,自己捐獻3把吉他,併為白血病孩子們演奏了由她作詞創作的,曾在全國引起轟動的,強烈震撼人們的心靈公益歌曲《重燃生命的光芒》。

用吉他打造最美家鄉——“好心琴”品牌故事

現場,小朋友們打著節拍,邊學邊唱。由剛開始的膽怯躲媽媽後面,到後來站起來大膽的唱歌,美好的時光在歡笑中度過,孩子們幾乎忘記了病痛。

用吉他打造最美家鄉——“好心琴”品牌故事

“追夢路上 與你同行”,張霞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助殘圓夢, 用愛為殘障人士打開一扇窗;同時,也讓更多的人來關注、關心、關愛白血病兒童,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傳遞愛心,傳播正能量,為社會的發展作貢獻!

身殘志堅,熱衷公益

23歲,因多重原因導致聽力不斷衰退,不服輸的她經過學習後,成功考取計算機職業資格證、CEAC平面設計設師證。

29歲,人生新的起點,跨界創辦長沙吉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功註冊41類教育培訓商標“好心琴”,35類廣告商標“好心琴”、“暮雲視界”。

從2007年開始,張霞堅持慈善事業近10年,至今共組織策劃或親身參與大大小小的愛心活動100多場。

用吉他打造最美家鄉——“好心琴”品牌故事

她不辭辛勞,註冊“好心琴”品牌設計商標,是為幫助身邊更多特殊群體實現人生價值。

她參與制作的湖南首部返鄉創業公益片 《在路上》隆重首發,公益微電影《再造故鄉》公益活動的免費推廣,喚起了廣大湖南青年返鄉創業熱情,實現巨大的社會價值,被15家中央媒體報道。

她參與制作的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紅色MV《青青馬桑樹》傳承愛國主義精神公益活動,用獨特方式表達對革命前輩的緬懷與敬意,讓廣大群眾瞭解和傳承愛國主義精神。

11年公益之路,讓張霞認識到,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很難幫助到更多的弱勢群體。於是,她在2017年牽頭組建了南託街道蒲公英公益組織,引薦20多位藝術老師幫助80多位殘疾兒童實現藝術夢想,並且組織中小學生志願者開展義賣會,資助殘疾家庭20000餘元。同時,為殘疾人家庭大學生提供就業平臺,現已成功吸納151位中小學生及女性註冊志願者加入。

用吉他打造最美家鄉——“好心琴”品牌故事

通過公益活動,在傳播正能量和匯聚愛心的同時,也宣傳了自身企業品牌,以企業品牌吸納優秀人才,以優秀人才複製優秀人才,帶動連鎖企業發展。“好心琴”品牌設計打造出的湖南品牌將給予更多困難女性同胞、殘疾特殊群體提供平臺,讓困難女性同胞、殘疾人也能擁有自己的事業,促進創業就業,讓弱勢群體更有尊嚴地活著。

打造湖南品牌 帶動女性就業

幫扶弱勢群體是張霞一直以來的夙願。婦女和殘疾兒童是她關注的重點人群。

在公益活動中,張霞結識了天心區一位開設的舞蹈培訓學校女性創業者。當時,學校只有一個LOGO,沒有註冊品牌。張霞就請公司專業人員為其系統化的設計整套VI、搭建網絡平臺、拍攝宣傳片等品牌全案,通過全案的實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該校已由原來的3家小的粗放式的培訓學校發展成為8家標準化的連鎖教育集團公司,經過不斷的複製連鎖品牌分校。

沒有品牌就沒有未來,“好心琴”品牌設計致力於孵化專業“湖南品牌”。讓更多的“湖南品牌”魔豆生根發芽,一顆又一顆破土而出的魔豆幼苗,必將長成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帶動更多的女性朋友創業就業。

惟楚有才,於斯為盛。湖南有這塊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可以施展才華,實現夢想,服務社會,為廣大女性朋友、殘疾朋友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