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如果你是人,便應當做戀人

「原創」如果你是人,便應當做戀人

“如果你是水,便應當做大河。

如果你是動物,便應當做雄獅。

如果你是男人,便應當做一個巨人。”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本書——《好好照顧我的花》的開篇,怎麼樣,有沒有被這段話一擊即中?

如果你是水,便應當做寬廣的大河;如果你是動物,便應當做威猛的雄獅;如果你是男人,便應當做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

是的,成為自己所在領域的強者,便是作者在開篇亮明的觀點與態度。

誠然,這是一本寫人的書,書中的主人公自然不會是水,也不會是動物,那麼,他是一個怎樣的男人呢?

「原創」如果你是人,便應當做戀人

“巨人莫亞的房子非常大,

沒有管家是不行的。

他的老管家退休前,

承諾會為他找一個新管家來。”

他,叫莫亞,是個巨人,簡明扼要地交待了故事背景後,便要引出本書的另一個主人公了——一個女孩。

那麼問題來了,按照作者的思路——如果你是女人,便應當做一個_______呢?

以作者已經亮明的觀點來看,這個女人應該是女人中的強者——“女巨人”、“女強人”或“女超人”吧?

然而……

「原創」如果你是人,便應當做戀人

“結果來了一個長的像

紫羅蘭的女孩。

她的名字叫羅蘭。”

一個如此嬌小的女孩,連巨人莫亞都懷疑她是否能夠勝任管家的工作,但是莫亞急需人手,只好先試用看看。

於是——

“每天,天一亮,

羅蘭便起床做早餐。

當巨人眼睛一張開,

羅蘭便把早餐送到他的房間。

整天,除了做飯,

羅蘭就到處洗洗擦擦,

她讓任何一道射進屋裡的陽光,

都照不到一點灰塵。”

這便是羅蘭的日常,將巨人照顧得無微不至,而巨人也習慣了她的照料,每天不是看書,就是寫東西、畫畫、想事情,他不需要做其他任何事,羅蘭已經為他打理好了一切,巨人對此習以為常,欣然接受著這一切,有時好像忘記了還有羅蘭這樣一個人在房子裡——

“除非羅蘭打碎了巨人心愛的寶貝。”

讀到這裡,有沒有照見自己的影子?

在二人世界裡,你是羅蘭?還是莫亞?

「原創」如果你是人,便應當做戀人

“巨人雖然會罵羅蘭笨,

但他發過脾氣後,

也會覺得不好意思。

巨人會彈一段音樂給羅蘭聽。

或為羅蘭念一段故事。

時間一點一滴地過去,

他們倆的感情也一點一滴增加。”

就這樣,莫亞與羅蘭彼此在心裡為對方留下了一個位置。愛上莫亞的羅蘭愛屋及烏,想要讓巨人的屋子也擁有更多的生命,於是,她開始種花。

大抵沉浸在愛情中的女孩,總是希望用最美的生命來點綴最愛的那個他吧!

羅蘭就像照顧小孩子一樣,細心地養育著她的花。

花有好的主人,

自然會把最美麗的生命開出來。

於是,巨人的房子充滿著新的色彩。”

這是全書我最愛的一段話。

是的,“好好照顧我的花”,不就是要讓它綻放出最美的花朵嗎?

愛情給予人們最美的體驗,不正是像照顧花朵一般,好的主人,用心澆灌,用愛培育,最終收穫最美麗的生命——世間情,唯愛不可辜負。

可是,就在羅蘭用心呵護她所愛的人與花時,作者偏偏話鋒一轉,讓莫亞離開了——

“有一天,巨人對羅蘭說,

他要出門去,過一段時間就回來。

他沒有告訴羅蘭他要去哪裡,

也沒有說要去做什麼,就走了。”

真乾脆,驕傲的巨人說走就走,不帶走一片雲彩。

沒有了巨人的房間,似乎也失了生氣,羅蘭沒什麼可忙的,總是靜靜地發呆,想著巨人明天就會回來。

但事實卻是——

“等待會讓時間的腳步陷入

深深的雪地中,

前進得費力又緩慢。”

扎心了!

將巨人視為生活全部的羅蘭,終究抵不過日復一日的等待,這是多麼痛的領悟。

好在,作為書中的女主人公,羅蘭並不是容易被擊倒的女性,她決定把她的腦子空出一些地方來,安放別的東西。

“除了莫亞,她要裝別的東西進去。

她把巨人的書,一本一本拿來認真看。”

聰明的女孩!

在承受了愛的痛苦之後,羅蘭終於為自己找到了正確的出口——充實自己!

當女人不再將自己作為愛情的附屬,站上屬於自己的舞臺,打開更廣闊的視野時,她便開始發光了!

小小的羅蘭,從書架的最底層,一層一層往上看,汲取著知識,也積蓄著能量,終於——

“有一天,當她想拿放在書架最上層的一本書時,

羅蘭發現她一站起來就拿得到,用不著爬梯子,

她長高了。不,應該說她變高了。”

內在的提升,帶來了外在的改變,羅蘭不再是那個小不點,在這個房子裡,她可以做任何巨人能夠做的事,毫不費力,她現在不比莫亞矮。

而形體的提升也帶來了視角的改變,當羅蘭站在窗前——

“她望見了以前看不到的風景。

她看得更遠,對世界更好奇。

以前她的世界只有莫亞,

現在莫亞不再是她的世界。”

女孩們,在你的世界裡,是否也曾有過某個人,以為他曾是你的全部,但其實他並不是你的世界?

「原創」如果你是人,便應當做戀人

成長了的羅蘭不僅身高得到了增長,心靈、眼界、思想都得到了成長!

她,決定離開。

唯一令她捨不得的是她的那些花兒。

但這點牽掛並沒有綁住羅蘭前行的腳步,她的生命已日趨成熟,終究,她是要去擁抱更廣闊的世界的。她留下一封信,囑咐巨人好好照顧她的花,便走了。

接下來的情節,不出所料,巨人回來了——在一場大雨中。

看起來有點兒狼狽的迴歸,恰恰是作者埋下的一個隱喻。

莫亞帶著一身溼走進了門,原本以為會有一條幹毛巾遞上來,會有一杯熱茶端上來,沒想到的是,只有空空的屋子在等著他。

他在屋裡走著,叫著羅蘭的名字,但只能聽到自己的回聲。

當他終於看到羅蘭留下的那封信時——

“外面的雨將停,

他心中的雨卻要開始下了。”

真是段落寞的場景描寫,正應了那句話——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沒有了羅蘭的莫亞,請來了新的管家,卻沒有一個令他滿意的——

咦?怎麼咖啡有股焦味?

哎!叫她找本書都找不到。

天哪!講過多少次了,她就是聽不懂!

人一個個來,又一個個走,莫亞變得就像一個火藥庫,小小的一個火星就會引發一場爆炸,而沒有誰是會願意接近火藥庫的。

瞧,曾經驕傲自負的巨人,不懂得珍惜的巨人,也會有如此失敗的時候。

消逝的時光給了莫亞痛心的懲罰,他的日子越過越差。

“他像沒有澆水的植物,

一天天走向枯萎。”

似乎羅蘭所遭受過的,正在莫亞的身上重演,只不過,這一次,莫亞的經歷要更為糟糕。

“有天早上,莫亞起身下床,

結果跌倒在地上。

莫亞抬頭看他的床,

嚇了一跳,

他變小了。”

「原創」如果你是人,便應當做戀人

戲劇化的轉折,巨人莫亞竟然變成了羅蘭最初小小的樣子。

他費力地去開門,去做事,此刻的他才明白,羅蘭以前有多辛苦。

“他在房子裡四處走動,

每樣東西都變大了。

他感覺自己好小,

現在他能體會羅蘭的感覺了。”

經過這樣的身份互換,莫亞切實地感受到了羅蘭曾經過的是怎樣的生活,而他又“給予”過羅蘭什麼。

然而,現實中是沒有這樣的“奇蹟”的。

雙方背景懸殊的愛情,要如何才能長長久久?

戀愛中的雙方,是否能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理解彼此,以同理之心看待周遭的一切?

如同離開了水的魚兒,莫亞開始在屋子的各個角落尋找羅蘭的氣味,但任他如何努力,終是找尋不到。

羅蘭留下的只有她的花,看著滿屋凋謝的花兒,莫亞想起了羅蘭的囑託——“好好照顧我的花”。

他決定不再讓這些花兒枯萎,他要開始學著如何照顧這些花。

找到了生活目標的莫亞,重又恢復了生氣,而那些花兒也恢復了生機。

莫亞不僅照顧好了羅蘭留下的花,還在院子裡也種滿了花,他的院子成了一座花園。

種花,照顧花,讓莫亞整個人發生了變化,他不再孤傲,也不再冷漠,他甚至建造了一座花園迷宮,讓附近的孩子們都來玩。

喜歡孩子的人,又有哪個孩子會不喜歡他呢?

“孩子的快樂和花的美麗,

慢慢地填滿了莫亞心中的洞,

那個因羅蘭離開

而留下的洞。”

莫亞終於找到了自己心的依靠。

生活向來會善待每個積極前行的人,那些內心充盈的靈魂終會得到命運的垂青。

一天下午,當莫亞流著汗水整理花園時,在他直起身子,享受和風送來清涼的那一刻——

“莫亞張開眼睛,發現他回到了

原來的高度。不,還更高一點,

他可以看得更遠。”

生活給過莫亞懲罰,讓他從巨人變成了小不點;但生活也給了莫亞饋贈,讓他變得比以往更加高大。

遠遠的,莫亞看到一個高高的女孩正緩緩走來。

她像是羅蘭……

是的,她就是羅蘭。

“當魚離開水的時候,

魚會活不下去,

水也會失去生命。”

現在,莫亞和羅蘭終於可以看得一樣高、一樣遠了,莫亞不再是羅蘭的巨人,羅蘭也不再視莫亞為整個世界,他們彼此的成長,終於成就了雙方勢均力敵的愛情。

「原創」如果你是人,便應當做戀人

“如果你是石頭,便應當做磁石。

如果你是植物,便應當做玫瑰。”

文末,作者賦予了世間事物最美好的定義,不再強調自身該如何強大,而是強調了如何去“愛”與“吸引”。

是的,不管是石頭,還是玫瑰,無論自身有多麼強大,吸引不到欣賞自己的另一方,終歸是寂寥而失落的。

而在這個世界上,最美妙的便是來自他人的愛與理解。

所以,如果你是石頭,就做一塊磁石;如果你是植物,就做一朵玫瑰,去吸引為你而來的對方,彼此欣賞,彼此成就吧!

“如果你是人,便應當做戀人。”

愛,是人類最偉大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