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是心肌梗塞導致的嗎?診斷標準是什麼

心源性休克是心肌梗塞導致的嗎?心源性休克,是指由於心臟本身病變導致心輸出量顯著減少,周圍循環衰竭,廣泛的組織缺血、缺氧和重要生命器官功能受損而產生的一系列臨床徵候。心肌梗死合併心原性休克的發生率約15%-25%,梗死麵積超過40%者,容易發生心原性休克。診斷標準為:

心源性休克是心肌梗塞導致的嗎?診斷標準是什麼

(1)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壓下降,收縮壓≤10.7幹帕(肋毫米汞柱),或原有高血壓的病人收縮壓較原來降低8.0千帕(60毫米汞柱)以上。

(2)有休克的周圍循環衰竭症狀,如四肢溼冷、出汗、煩躁不安、神志淡漠、感覺遲鈍、紫紺、尿量減少等。

(3)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休克,如細菌感染引起的感染性休克;失血、失液引起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及變態反應性休克等。

心源性休克是心肌梗塞導致的嗎?診斷標準是什麼

另外,不少病人由於疼痛、出汗、嘔吐或飲食較差,攝入不足,往往可引起血容量不足而致血壓降低,稱作低血壓狀態。此時,只要有效地止痛、補充血容量即可糾正。

心源性休克還常出現其他血流動力學異常,而血流動力學異常的程度直接關係到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預後。急性心肌梗死、特別是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是引起心源性休克的最常見病因,另外,還有心肌病終末期、心肌炎、嚴重瓣膜病(如二尖瓣狹窄、二尖瓣反流等)嚴重(爆發性)心肌炎、心肌病、心包填塞、嚴重心律失常或慢性心力衰竭終末期等均可導致本症。

心源性休克是心肌梗塞導致的嗎?診斷標準是什麼

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中,心源性休克的發生率為5%-8%,而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中,心源性休克的發生率為2.5%。心源性休克的發生無疑與心肌梗死的範圍有關。心肌梗死的範圍越大,心源性休克的發生率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