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時代,想獨立的摩拜也難逃一劫

目前來看,用戶顯然還沒有拋棄摩拜,之所以選擇賣身,大概跟共享單車業務本身有關:太燒錢了。

資本時代,想獨立的摩拜也難逃一劫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的《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發展報告(2018)》顯示,共享單車最初是從校園做起來的,主要為學生提供單車租賃服務。2016年,大量的共享單車品牌進入市場,走上一二線城市的街頭。到2017年,共享單車市場更是爆發式增長,投放單車數量從2016年的約200萬輛增至2300萬輛,註冊用戶也從1886.4萬人激增到2.21億人。

資本時代,想獨立的摩拜也難逃一劫

在爆發式增長的大環境下,市場上卻出現了平臺卷押金跑路的事。究其緣由,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共享單車需要大量燒錢、但目前盈利能力非常弱。低廉甚至免費的租賃服務,確實俘獲了大量的用戶,但是收入呢?而運營成本則很高,除了造車、人員調度等成本,還有車輛損壞帶來的維修費。王曉峰曾透露,摩拜在上海運營4個月時,損毀率達到10%。

長期燒錢但是沒得到好的收益,出錢的投資人怎能不急。根據公開報道,在關於此次併購的股東大會上,摩拜部分創始團隊是不同意的,但是,投票最終決定了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