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作文|没有存在感 才渴望被需要

关注我你就是我的人了

上海高考作文|没有存在感 才渴望被需要

上海高考作文|没有存在感 才渴望被需要

文|影子

上海高考作文|没有存在感 才渴望被需要

今年上海的高考作文的选题是关于被需要。

对这个话题真的蛮感兴趣,但是可能已经不会像高中写作文那样,挤破脑袋凑论点论据论证了,不仅累还写不好。

所以不如随性一点,毫无技术性地聊聊就可以。

高考以前,在我的整个认知里,觉得被人需要是一件特别荣幸的事儿。

老师让我去办公室帮忙批卷子我觉得是被需要,同学让我给她讲题我觉得是被需要,朋友让我教他怎么追女孩子我也觉得是被需要。

那会我以为被需要就证明了我在别人那里不可或缺,因为生命活得太单薄,所以才从这种不可或缺里找存在感。

现在看来,自己那种竭尽所能最大限度地在集体里刷存在感的样子,鲁莽又搞笑、虚伪而幼稚。

上海高考作文|没有存在感 才渴望被需要

上海高考作文|没有存在感 才渴望被需要

从小念书开始就被强制要念一句口号,今天我以母校为骄傲,明天母校以我为自豪。

上了大学之后,刚开学那一个月几乎是在各种报告会上度过,在上面演讲的人不断宣扬各大知名校友的名字和事迹,像是在给我们吃一颗“你来对了”的定心丸。

那会我心里暗自在想,只有这些母校引以为豪的人,才是被社会被学校需要的人。

这样的人,几年,几十年,几百年才出一个。

做这样的人很难,但是不妨一试。

不过很快,我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上了大学以来,第一个被我恐惧的感觉就是被需要。

害怕被导员需要,害怕被社团需要,害怕被周围的同学需要。

因为他们总是以“能者多劳”为理由,向我施加很多本不该由我完成的事情,我需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去达成他人的便利。

被需要,被认可的另一面,是被指挥,被利用。

之前的“被人需要说明自己很优秀”的认知被推翻,被“永远在满足别人的需要只不过是在为他人做垫脚石”的认知所替代。

上海高考作文|没有存在感 才渴望被需要

上海高考作文|没有存在感 才渴望被需要

这样的想法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直到前段时间,周围的人忽然都开始讨论女性就业的话题,这个想法才又被推翻。

在大部分行业里面,女性就业是备受歧视的,很多HR在面试时都会问年纪和婚姻状况,进而推断年纪小的将来会结婚,结了婚的将来会生娃,生了娃的将来会二胎。

不管是母性光辉还是生理因素,在家庭里,女性付出的始终要比男性多。

越是狼性的企业就越需要专注工作的人,不管你多么努力上进,婚假产假以及分散给家庭的经历,都足以成为让一个企业淘汰女士的决定性原因。

当时我想到一个词,叫做职场不可替代性。

在职场上,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建立了这份职场不可替代性,才能从你需要这份工作,变成这份工作需要你。

被需要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具备[被你想要的东西需要]的能力。

上海高考作文|没有存在感 才渴望被需要

上海高考作文|没有存在感 才渴望被需要

马东说,只有做到了最大程度的不一样,才能做到最大程度的被需要。

每个人对自己的亲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生来都会被自己的亲人需要,这份需要源自无条件的爱与信任。

我们还应该要做到的是,在职场被需要,在家庭被需要,甚至在社会被需要。

被爱人需要才不会被甩,被工作需要才不会被辞,被社会需要才不会被淘汰。

我们应该要锻炼的是,成为长期被爱人需要,被岗位,被社会需要的唯一的人的能力。

要成为一个真正可靠的人,才能给予需要你的人、你的地方安全感,这份安全感是,你有心意、也有能力去照顾他们,保护他们。

最后还想说的是,需要这件事情,从来都是相互的。

不是所有人对你的需要你都必须回应。

你只需要做到,让你需要的人,成为也需要你的人。

各取所需不是一个势利的词,在我这里,它聪明、轻巧、恰到好处。

完美至极。

上海高考作文|没有存在感 才渴望被需要

上海高考作文|没有存在感 才渴望被需要

锋利尖锐|热情造作

被航天事业耽误的文艺女青年

送给我自己

也送给温暖的你

愿我们都能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