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在水中生長,適宜夏季食用,畝均收益過萬元

田裡種植長在土裡的屬番薯、花生為常見,來自廣西八步農民雷長明種植的作物也是土中生長的,但價值比番薯、花生價值高的多,那就是——馬蹄,學名荸薺,又稱水慄。

它在水中生長,適宜夏季食用,畝均收益過萬元

莎草科荸薺屬淺水性宿根草本,以球莖作蔬菜食用,因它形如馬蹄,又像栗子而得名。研究表明,常吃荸薺可以預防鉛中毒、痰熱咳嗽、淋巴結核和原發性高血壓,也可以防治妊娠水腫,妊娠期間併發的急、慢性腎炎,妊娠合併肝炎等疾患,是懷孕期間的孕婦必吃的一種食物。

它在水中生長,適宜夏季食用,畝均收益過萬元

農民雷大叔種植的馬蹄,株高100~120釐米,開展度20釐米。球莖扁圓形,高2.4釐米,橫徑4釐米,頂芽粗壯,二側芽常並立,故有“三枝桅”之稱,原本冬天是挖馬蹄的季節,農民為了馬蹄不壞的保存及收穫的方便,等到6月天土地乾燥方便採摘。

從6~7月球莖育苗,苗期25天,生長期130~140天,畝產可高達1500~2000公斤,除去有些壞掉的及挖不到的,每畝最少也可收1600公斤,而批發價一斤都可賣到3元,雷大叔靠著自家種植的這10畝田馬蹄,一年可給他帶來近十萬的收入。

它在水中生長,適宜夏季食用,畝均收益過萬元

吃馬蹄的時候都會選擇把皮削掉,可以做蔬菜,也可以做水果,生食的時候清脆可口、味道清爽,是很多人喜歡的一種時令之品。因馬蹄有預防急性傳染病、防治妊娠水腫的功能,它營養豐富,是孕婦必吃的一種生熟兩食的好食物,馬蹄因性寒,不適宜小兒消化力弱、此外脾胃虛寒、大便溏洩和有血淤者不宜食用,更不可食過量。

荸薺種植要領

01選種育苗

荸薺的栽植,大多選擇早栽的種植方式(具體時間範圍在春季),待到秋天就可以結荸薺了,然後就是等著荸薺長成了之後收穫選種,選好的種進行來年的育苗處理。

02適當追肥

荸薺對於肥水要求不是很高,一般的話在栽種之前需要施一遍基肥,注意和表層培養土壤混摻在一起,濃度不要太高,可以保證前期的肥分供養就可以了。然後就是荸薺在生長期的肥水處理,一般的話在中耕除草階段施肥兩到三次,後面再追加一次複合肥即可。

03澆水適度

荸薺澆水要適度,基本上保證表層培養土的溼潤即可,表層水分高度儘量不要超過兩到三釐米。如果說在荸薺的生長期的話,那麼水深要保證在8釐米左右,可以有效保證荸薺的正常生長。

04合理定植

荸薺幼年植株進行定植時,要注意定植時間和種植密度,儘量在移栽期的早期進行定植,注意種植密度可以小一點兒。定植幼苗的穴深一般五六釐米左右,不要太深或者太淺。

05病蟲害防治

荸薺相對來說病蟲害不是很嚴重,主要表現為常見的稈枯病,常發生在每年夏末秋初。對於預防,首先是選用抗病良種,然後在播種的時候對種子進行藥液浸泡,如果生長期間出現病狀,則需要立即進行相關的殺蟲藥稀釋噴灑(市面上有專用的殺蟲劑)。當然,注意每年收穫之後焚燒莖稈,減少蟲卵殘留。

06採集上市

荸薺成熟期的採集收穫,一般要等到地面上的荸薺枝葉等部分枯死之後就可以進行收集了,我們要的荸薺是在地下部分的球莖,這個時候已經成熟了。當然,你也可以選擇現在不進行採收,等到明年春季的時候再收穫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