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市內陸水域進入第二次禁漁期,看看都有什麼效果?

鮮嫩的淡水魚一直是吃貨的心頭之愛

更有許多欽州人是吃著欽江魚長大的

然而在全廣西內陸水域禁漁制度出臺

我們欽州的內陸水域禁漁現狀如何了呢?

欽州市內陸水域進入第二次禁漁期,看看都有什麼效果?

▲欽江上空壯觀的晚霞。譚乃豪 攝

我市內陸水域有南北兩大水系,向北流屬珠江水系,向南流屬桂南沿海諸流。區域內的欽江、大風江、茅嶺江是我市最大的三條河流,素有“一市鎖三江”的美譽,是我市重要的漁業生產基地。但長期以來,由於無遏制、高強度捕撈,致使許多河流、湖泊漁業資源日漸枯竭,有的河流甚至出現無魚可捕,漁業資源和生物多樣性遭受毀滅性的破壞。為了養護內陸水域水生生物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內陸水域流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從2017年3月1日開始,隨著廣西全面實施內陸水域禁漁制度的出臺,我市內陸水域同步實施禁漁,即每年從3月1日開始到當年的6月30日止,禁漁3個月。今年,我市內陸水域進入第二次禁漁期。

內陸水域,全面禁漁

為了養護內陸水域水生生物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內陸水域流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從2017年3月1日開始,隨著廣西全面實施內陸水域禁漁制度的出臺,我市內陸水域同步實施禁漁。

欽州市內陸水域進入第二次禁漁期,看看都有什麼效果?

▲網絡圖片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組織實施珠江禁漁期制度工作的通知》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和漁業廳關於印發2018年內陸水域禁漁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部署和要求,欽州內陸水域全境,除了休閒漁業、娛樂性垂釣外,在規定的禁漁期內,禁止使用包括拖曳泵吸耙刺 (抽螺)、攔截插網陷阱、導陷插網陷阱、導陷箔筌陷阱、攔截箔筌陷阱、地籠、高壓水槍、炸魚、毒魚、電魚、使用高壓水槍進行捕撈作業,在禁漁區、禁漁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撈水產品,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欽州市內陸水域進入第二次禁漁期,看看都有什麼效果?

▲網絡圖片

各縣、區要根據屬地管理原則,切實履行對本轄區禁漁工作的主體責任,按照《欽州市水產畜牧獸醫局關於發佈內陸水域實施禁漁期制度的通告》和本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本縣區實際,制定本縣區禁漁實施方案,明確管理任務,落實管理職責。要充分利用電臺、電視、報刊、網絡、手機短信等方式廣泛宣傳內陸水域禁漁制度,要組織人員深入漁區、漁村、碼頭、水上停泊點、市場等場所懸掛橫幅,張貼標語、通告,製作宣傳展板,出動宣傳車(船)巡迴廣播,製作宣傳手冊、傳單散發,確保內陸水域禁漁制度在全社會,特別是在漁區、漁村、漁船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爭取漁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理解、支持與配合,為內陸水域全境禁漁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

欽州市內陸水域進入第二次禁漁期,看看都有什麼效果?

▲網絡圖片

各縣、區要有重點、有計劃地派出執法人員開展執法檢查,強化禁漁期間的監督管理。要採取自查與交叉檢查相結合,水上檢查與市場檢查相結合,突擊檢查與日常檢查相結合,明察與暗訪相結合等靈活多樣的措施,嚴厲打擊違反禁漁期制度的違法違規行為。

禁而不止,任重道遠

“不是說欽江禁止捕魚了嗎?怎麼每天還有這麼多船在江裡捕魚?不會是喊喊口號鬧著玩的吧?”

“今天又見人在三橋附近下攔河網。”

“欽江天天有人在電魚,這種滅絕性的捕撈是不是該有人來管管?”

“大欖江有人用大功率吸螺船在吸螺,江水被攪得似泥漿般。”

……

欽州市內陸水域進入第二次禁漁期,看看都有什麼效果?

▲一堆地籠網即將放入江中。莫正陽 攝

欽州市內陸水域進入第二次禁漁期,看看都有什麼效果?

▲在忙著佈網的漁船。莫正陽 攝

這8艘船中,有4艘是下圍網,3艘是在下地籠網,一艘是下攔江網。這些三板船有的是木料製作,有的是將排水管綁在一起,非常簡陋,但全部帶有機動動力。

在一橋橋底,一名赤著上身的漁夫正在起網。“夥計,聽說這個時段欽江已經禁漁了,你還下網捕魚,不怕漁政抓你啊?”“沒有人告訴我說欽江禁漁,我天天在一橋這段江下網,沒見人來說過。”

欽州市內陸水域進入第二次禁漁期,看看都有什麼效果?

▲停靠在岸邊的漁船。莫正陽 攝

從二橋到一橋段的欽江兩岸,通過這些年政府的建設,一江兩岸繁花錦簇、小道幽靜,美不勝收,每天晨練和下午散步的市民絡繹不絕。這個時段雖然是禁漁期內,在此期間捕撈是被禁止的,但對於正忙著在江上捕撈的漁夫來說,他們就像是在自家的魚塘裡抓魚一樣,毫不顧忌兩岸絡繹不絕的市民。

欽州市內陸水域進入第二次禁漁期,看看都有什麼效果?

▲小漁船泊在江中隨時可出發。莫正陽 攝

在欽江城區段,在有關漁業管理部門的眼皮底下,捕撈都是如此肆無忌憚,那麼遠離城區的水域該是一種什麼樣的行情?借用當今網絡上的一句流行語,那就是——“你懂的”

竭澤而漁,亟需反思

欽江還是原來的欽江,並沒有因捕魚的人多了而變寬變長,如果捕撈的人多了,捕撈的魚獲就會減少。為了多捕以獲得最大利益,現在的漁夫總是千方百計改變捕撈方式和改進捕撈工具,於是出現了電擊捕撈。

欽州市內陸水域進入第二次禁漁期,看看都有什麼效果?

▲網絡圖片

這是一種滅絕性的捕撈,足以讓水中生物斷種,使生態遭受毀滅性的破壞。

這名姓孫的村民說,他們村至少有10個村民是天天到江裡下網捕撈,而且都是採用電擊捕撈。

家住三橋附近的一黃姓村民說,以前,江裡蟹多魚多,尤其是大閘蟹,又大又肥,要是想吃大閘蟹,在家裡把鍋架好再到河裡抓蟹,把蟹抓回來,鍋裡的水都還沒燒開。現在,你到江裡摸半天也捉不到一隻。

欽州市內陸水域進入第二次禁漁期,看看都有什麼效果?

▲守了一天就得這麼一條。莫正陽 攝

5月2日,在古龍窯對面的江岸上,一名釣友正在往江裡下釣。

他說,十年前,一天可以釣十幾公斤魚,三四公斤的鯉魚草魚經常釣到。五年前,一天最多釣兩公斤左右,而且已經釣不上什麼大魚了。現在,釣一天,運氣好的話可以釣到一兩條小蘭刀(本地人對一種很小的水面魚的稱呼,也叫走水魚),以前是專釣大魚,釣到小魚放回江裡,現在只能釣釣小蘭刀。

欽州市內陸水域進入第二次禁漁期,看看都有什麼效果?

▲網絡圖片

這名漁夫說,他姓彭,家住市水利局附近的沙坡村,在欽江上從事捕撈已有幾十年。以前下江捕撈的人少,江裡的魚、蟹多,魚的種類也多,將地籠放到江裡一夜,一次能捉到將近五百公斤的大閘蟹,大到幾公斤的大鯉魚大草魚經常抓到,他靠一艘小小的三板船在欽江捕撈就能養活一家人。那都是過去的事了。

打贏禁漁這場硬仗,需自律更需他律

據瞭解,市漁政管理中心站設立之初,職能定位主要是對海洋漁業進行管理,開展巡查執法所用的船隻都是大型的艦艇,這種船隻能在海上使用,進不了內河。

漁政執行的是行政執法,對非法捕撈他們只能沒收捕撈工具,對非法捕撈者他們是無可奈何。而移交給相關部門處罰的非法捕撈者一般都是以罰款了結,沒有起到震懾的作用。

何成芳是欽南區水產畜牧局分管水產、內陸水域禁漁的副局長,他說,他們科室包括他在內就2個工作人員,但轄區內的內陸水域如欽江、大風江、茅嶺江是我市的三大江,這麼寬的水域根本管不了,再說縣區的水產畜牧局沒設有專門的漁政機構,沒有巡查船隻,遇到非法捕撈的行為無能為力。內陸水域禁漁工作目前在欽南區只是發發傳單,其他工作尚未展開。

浦北縣水產畜牧局設立有漁政機構,但也只配置2名工作人員,這2名工作人員除了負責漁政工作還負責水產工作,工作量較大,而該站負責監管的最大一條江南流江距縣城有三十多公里,難以進行有效的監管,禁漁工作也相應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長期以來,對內陸水域的漁政管理一直處於空缺狀態,如人員、設備等都沒有配置,所以造成禁漁一時難以取得成效。自治區漁政指揮中心已瞭解這些情況,正積極與有關部門協調,製作可操作的新的方案。禁漁工作任重道遠,有關部門的努力固然重要,但市民的配合和支持也同樣的重要,打贏這場禁漁戰,貴在堅持,重在常態,只有全市人民都積極行動起來,禁漁工作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昔日“一江碧水潺潺流,江中魚蝦躍正歡”的美景才會再次呈現在大家眼前。相信,只要全市上下一條心,勁向一處使,力往一處用,明年的禁漁工作就會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欽江養育了我們

欽江的魚蝦更是我們家鄉的味道

轉給身邊的朋友

就是為保護家鄉貢獻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