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我的十三月

我與我的十三月

一年是四季十二個月,十三月是虛無縹緲的,是不存於現世的。但其實,十三月是存在的,TA也許是島嶼,也許是另一方天地,歸根結底,是每個人的精神世界。

本次,南京愛藝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聯合南京市雨花區科創城園區管委會舉辦”十三月——青年藝術家作品展“,開幕式擬定為2017年12月21日上午10點,歡迎大家蒞臨參觀指導。

我心中的“十三月”——參展藝術家自述

  • 吳洋

我與我的十三月

吳洋:在我看來,十三月就好比一首老歌,叫做《不想長大》。成長中,我們會越來越深感到光陰的寶貴和人生的無常。一月是新的啟航,十二月又是一個輪迴的結束,在這無數輪迴之外,還應該存在著另一個維度的空間,既是暫停,又是開始,叫“十三月”。它能裝進我們的幻想和任性,裝進我們的希望和光芒。

我與我的十三月


  • 馬恩傑

我與我的十三月

馬恩傑:我的“十三月”是一個遊離於現實和超現實的自由空間。以一種極少的言語描摹出一些現實的影像,到又超脫物象對我的束縛。通過這種“無相”之象去表達萬象,望給讀者帶去一片安寧與恬靜!

我與我的十三月


  • 羅小根

我與我的十三月

羅小根:十三月按照日曆來講,本來是沒有的。但是十三月也是確實存在於這個空間維度的。十三月也可以說是一個人的靈魂,一個人的精神所在,他既看不見又摸不著,但無論在何時何地他都在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作為一個陶藝人,在我看來十三月就是我的陶瓷作品 。說起來虛無縹緲,但是把眾多因素結合起來,用作品來詮釋是比較具體的。因為我會全身心投入創作“作品”,而這些作品也就代表了我。在我看來,十三月也無處不在。

我與我的十三月


  • 劉亮亮

我與我的十三月

劉亮亮:我認為的十三月是相對十二月產生的,按照數字的順序她是合理的,是真實存在的,甚至可以有十四月、十五月……這種存在是獨立於現實的存在,是精神的寄託。作品的創作過程也是作者精神的表達過程。是對現實生活的觀察、感悟,然後運用特定的語言表達出來。這種過程就和“十三月”有類似的地方,也是精神的寄託,是獨立於現實而存在的精神島嶼。

我與我的十三月


展覽時間:2017.12.21-30

開幕時間:2017.12.21上午10:00

展覽地址:南京市雨花臺區大周路32號科創城D2南17樓

活動主辦方:南京愛藝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活動協辦方:南京市雨花區科創城園區管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