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機會!全球疫情下國內這一行業或迎來快速增長期

疫情蔓延的大背景下,全球人民不可避免地恐慌性囤糧。為應對這一衝擊,多國政府採取措施以保障國內糧食供應充足:啟動國家糧食庫存;出口國限制本國糧食出口;進口國擴大糧食進口規模......在這一特殊時期,

中國非口糧農業及相關產業或將迎來快速增長期。

判斷中國非口糧農產品或將迎來快速增長的機遇,需先了解中國農業的為什麼相對落後。

打鐵還需自身硬


相對於美國的大規模機械化作業,國內存在從業者素質較低,科技水平不足,農業機械化程度低,經營模式單一等不足。

抓住機會!全球疫情下國內這一行業或迎來快速增長期

18年中美貿易戰之後,為應對美國開始在大豆貿易打壓中國等措施,國內加大了農業發展力度。“十三五”時期的農業農村發展中,僅供水、道路、電力、通信,測算需要3.4萬億,其中交通部門測算,僅農村公路建設的養護資金就需要3400多億,比“十二五”時期高了3倍多。


外國農產品價格傾銷


美國為首的機械化的農業,單位糧食與國內農業具有價格優勢,以低價向國內銷售,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中國農業的發展。

以非口糧農產品大豆為例,中國大豆具有高對外依存的特點,國內85%左右的大豆皆為進口。來看一組關於大豆進出口的數據:

抓住機會!全球疫情下國內這一行業或迎來快速增長期

2015-2017中國主要進口美國農產品規模

抓住機會!全球疫情下國內這一行業或迎來快速增長期

2017年中國主要大豆進口國及佔比

全球大豆貿易流向以美洲出口到中國為主。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生產國,而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費國。2017年進口量高達9554萬噸,約佔全球總貿易量的65%,其中3285.27萬噸來自美國,佔比34.39%,銷往中國的大豆超過中國總進口量的50%。18年以來由於中美貿易戰的原因,美國對中國的大豆出口受了一定影響,但是仍然居高不下。


抓住機會!全球疫情下國內這一行業或迎來快速增長期

但這次全球疫情將無可避免地對國際貿易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眾所周知如今美國疫情已完全失控,象徵國家經濟的美股市場四次熔斷,2.2萬億的美元拯救計劃卻依然挽救不了美股的暴跌。這一境況下,以美國為首的我國主要農產品進口國,進口效率勢必降低,這將有望提升國內大豆價格。


抓住機會!全球疫情下國內這一行業或迎來快速增長期


考慮到糧食的避險屬性,若主要進口國對疫情防控情況低於預期,疫情拐點持續未見,出於國內長期飼料需求,國內大力扶持農業的政策利好下,這類往日以進口為主的非口糧農產品價格將持續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