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人民日报》为啥一周两次关注泗洪这件事?

「聚焦」《人民日报》为啥一周两次关注泗洪这件事?

2018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我县《水上建牧场 净水又富民》图片,聚焦我县“水上生态牧场”建设成效。

「聚焦」《人民日报》为啥一周两次关注泗洪这件事?

我国四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是南水北调东线重要枢纽之一。江苏省泗洪县拥有洪泽湖40%的水面,为了改善洪泽湖水域生态环境,去年以来,全县建设水上生态区域8.26万亩。图为泗洪县临淮镇二河村水生植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在水上生态区域采收藕带。

「聚焦」《人民日报》为啥一周两次关注泗洪这件事?

仅仅时隔3

2018年6月21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3版再次聚焦我县

“水上生态牧场”建设

「聚焦」《人民日报》为啥一周两次关注泗洪这件事?「聚焦」《人民日报》为啥一周两次关注泗洪这件事?

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是南水北调东线重要枢纽之一。江苏省泗洪县拥有洪泽湖40%的水面,为了改善洪泽湖水域生态环境,该县从去年开始压缩鱼蟹养殖面积,并在退养的水面栽植荷藕、芡实、菱角等水生植物,形成水上生态牧场。图为泗洪县临淮镇二河村水生植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在采收藕带。

「聚焦」《人民日报》为啥一周两次关注泗洪这件事?「聚焦」《人民日报》为啥一周两次关注泗洪这件事?

我县“水上生态牧场”何以吸引

《人民日报》一周内两次关注?

为巩固洪泽湖退围还湿成效,深入推进洪泽湖生态环境恢复,围绕“加快生态修复,培育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经济”的工作目标,探索湿地生态保护和发展新举措。2017年起,我县在龙集镇、临淮镇、半城镇、陈圩乡、瑶沟乡、石集乡、双沟镇、城头乡等乡镇实施“水上生态牧场”项目建设。

「聚焦」《人民日报》为啥一周两次关注泗洪这件事?「聚焦」《人民日报》为啥一周两次关注泗洪这件事?

“水上生态牧场”项目遵循“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拆除围网养殖设施,利用退围还湿水域,在宜植(殖)水体种植经济植物、养殖经济鱼类。

2018年3月15日和3月21日,我县在水上生态牧场共放流花白鲢、鲫鱼、鳊鱼、翘嘴红鲌、甲鱼、泥鳅等共计69万尾,放流扣蟹42万只。

「聚焦」《人民日报》为啥一周两次关注泗洪这件事?「聚焦」《人民日报》为啥一周两次关注泗洪这件事?
「聚焦」《人民日报》为啥一周两次关注泗洪这件事?「聚焦」《人民日报》为啥一周两次关注泗洪这件事?
「聚焦」《人民日报》为啥一周两次关注泗洪这件事?

今年,全县新建水上生态牧场面积4.06万亩,播种菱角、芡实、莲子等29.9万斤,其中菱角12.9万斤、芡实16.7万斤、莲子0.3万斤。

「聚焦」《人民日报》为啥一周两次关注泗洪这件事?
「聚焦」《人民日报》为啥一周两次关注泗洪这件事?

“一水多用、鱼菜共生、生态高效”的新型综合种养模式,推动我县渔业结构调整,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统一。

目前,全县“水上生态牧场”总面积共计8.26万亩,项目给我县带来三重效益。

「聚焦」《人民日报》为啥一周两次关注泗洪这件事?
「聚焦」《人民日报》为啥一周两次关注泗洪这件事?

1.净化了水质,目前洪泽湖水质常年达到国家Ⅲ类标准,为南水北调提供优质水源再设一道“安全阀”。

「聚焦」《人民日报》为啥一周两次关注泗洪这件事?
「聚焦」《人民日报》为啥一周两次关注泗洪这件事?

2.水生植物经济崭露头角,荷叶(茶)、莲子、荷藕、芡实等水生植物亩均效益1500元以上。

「聚焦」《人民日报》为啥一周两次关注泗洪这件事?
「聚焦」《人民日报》为啥一周两次关注泗洪这件事?

3.生态恢复如初,湖区鱼类、蟹类、虾类、贝类等种群增加,量大质优,渔民捕捞效益明显提高。

「聚焦」《人民日报》为啥一周两次关注泗洪这件事?
「聚焦」《人民日报》为啥一周两次关注泗洪这件事?「聚焦」《人民日报》为啥一周两次关注泗洪这件事?

下一步,我县还将继续推动“水上生态牧场”项目向纵深发展,丰富栽植品种,并在牧区探索青虾、螺蛳等虾贝类的增养殖,进一步彰显牧场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将“水上生态牧场”项目打造成泗洪又一张闪亮的生态名片。

审核丨黄育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