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貸的“馬甲”,手機“回租”模式野蠻生長

在現金貸監管的高壓下,業內出現分化,一部分積極合規整改,另一部分則“另闢蹊徑”。

近期,不少現金貸業務手披上了手機貸的“馬甲”,以高額利息捲土重來。這種以手機為抵押物的短期小額借貸,現在又有了新的名稱——“回租”。

所謂“回租”,主要指的是平臺以手機為抵押,借出短期小額資金。但實際上,“手機租用”只是噱頭,自始至終手機都在用戶的手裡。平臺只是以手機為中介,將借貸偷換為租賃並從中獲利。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石大龍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當下興起的這種回租業務,實際上很多是通過強行引入租賃場景來規避現金貸新規,在利率、期限、風控模式方面與現金貸並無明顯區別,當前很多平臺的回租業務可以視為典型的監管套利行為。當然不排除部分回租平臺確實是在從事真正的回租業務。

现金贷的“马甲”,手机“回租”模式野蛮生长

“回租”模式興起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飛速發展,現金貸也隨之應運而生,其主要客戶群偏重於收入穩定的工薪階層。在無任何抵押擔保的情況下,基於手機APP“自動化審核為主、人工審核為輔”的操作流程,平臺提供短期小額信貸服務。不過,隨著金融監管部門的大力整治,截止到2018年1月,現金貸平臺融資渠道遭全面封堵,且對無場景現金貸提出了嚴格的監管限制。

然而,上有監管趨嚴,下有解決對策。不少業內平臺尋找監管漏洞,“回租”模式隨之出現。以回租寶APP為例,據該平臺介紹,“當您急用錢的時候,可將您的閒置手機出售給回租寶平臺,然後再從我方將該手機重新租回的行為稱為回租”。

時代財經發現“回租”模式的操作也很簡單。用戶下載回租寶APP之後,登入頁面,直接顯示當前手機型號,進行註冊、完成四項資質認證,具體包括身份證號、地址、銀行卡信息及照片,父母聯繫方式等。然後點擊“3C數碼產品回收”,評估手機價格,其手機評估價格一般在3000元之內。平臺經過審核後就會立馬放款。

在此操作過程中手機需要寄給平臺嗎?回租寶APP表示,“手機在整個交易過程中均為賣家本人持有。在您按時還款的情況下,不影響您個人的正常使用。”也就是說,手機自始至終都沒有離開過用戶,這個所謂的“手機回租”就是個噱頭。

據瞭解,此類平臺的租賃期限一般在7-30天,在放款時都會用押金、服務費等名義直接扣除20% 金額。而回租寶APP表示,一般在收到平臺支付款項後的第七個自然日,用戶需支付租金。

據回租寶APP用戶金水明在APP上評論稱,“到賬只有2000,卻只有7天的期限,7天后還款3100,打款就花費了兩天時間,特別慢。而到期的前一天就開始給通訊錄的聯繫人打電話”。

也就是說,用戶借到2000塊錢,5天后,需要償還2000的本金和1100的利息,利息平均每天220元。以此計算,日利率高達675%。

回租行業通常都是以高利息的方式謀取暴利。“如果這種模式持續擴大下去,將嚴重干擾正常金融秩序。”石大龍說,尤其對於大學生來說,很多學生無法承受如此高昂的利息,最終可能出現學生無法償還借款本息的情況,甚至可能造成類似現金貸逼死學生的慘案。

或隨時被叫停

儘管知道“回租”業務背後的高利息高風險,但面對無擔保、快捷便利的放款流程,不少人還是落入了“圈套”。

據瞭解,這一模式已引起了包括監管在內的多方關注,“回租”模式繞開監管,進行監管套利的意圖很明顯。石大龍表示,這一業務模式隨時可能被監管徹底叫停,甚至會被連根拔起。

從目前該模式的發展來看,砍頭息、高利貸等現象比現金貸業務更加嚴重,不少分析人士指出,隨著監管的不斷完善,“回租”模式平臺可能很快將會引來更全面、具體的監管。

石大龍表示,對於這類觸碰紅線的業務、模式、從業人員要加大整治力度,一方面加大對此類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嘗試建立諸如從業者黑名單等機制,對於屢次觸犯紅線的主要從業人員,禁止其從事此類金融業務,加大威懾力度。如此,整個行業的發展也將更加規範。

【更多相關資訊,請移步各應用市場下載“時代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