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特供”換個“馬甲”直接上,銀行緣何對情人節“不上心”?

情人節到了,各類購物網站扮上“粉妝”開啟過節模式,商場、實體店鋪也趁勢推出情人節酬賓、限量折扣等優惠活動,勢必將“甜蜜”進行到底。

那麼,滬上銀行又是以何種姿態迎接這一日子的呢?

情人節靜悄悄

2月13日、14日,《國際金融報》記者走訪上海地區工商銀行、廣發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南京銀行、中信銀行等多家銀行網點發現,銀行網點內均未掛出帶有“情人節”字樣的專屬產品宣傳板。

2月13日,在記者走訪過程中,多位銀行客戶經理明確表示,暫未收到發售此節日特供理財產品的通知。

記者注意到,情人節當日,有廣發銀行理財銷售人員在朋友圈推介一款名為“愛的大額存單”理財產品,宣稱存入377225元,每月可領1314元利息。

但細看之下發現,此“情人節專享”產品實際上還是一款20萬元起投、三年期、預期收益率為4.18%的大額存單,甚至圖片還是春節時期使用的“新年版”,收益上與早前相比並無太大差別

“新春特供”換個“馬甲”直接上,銀行緣何對情人節“不上心”?

一位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對《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露,“目前還是較少有銀行會推出‘真正’的情人節專享理財,多數是打著‘情人節’噱頭宣傳而已,收益率基本不會有較大上漲的可能性。”

在走訪中,一位浦發銀行的客戶經理也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目前其在售的‘節日專享’產品基本還是有剩餘額度的‘春節理財’,後期是否發售‘元宵節’理財也還沒得到通知。”

“目前該行‘春節理財’普遍收益率為4.2%,較同期產品略高0.1個百分點。後期即使推出‘元宵節’專享理財,收益率進一步上漲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上述浦發銀行客戶經理表示。

另外,記者瀏覽多家民營銀行APP理財界面發現,攬儲壓力較大的民營銀行,此次也沒趁機推出“特供產品”來湊熱鬧,蘇寧銀行、億聯銀行等均未上架情人節專享理財產品。

年後銀行不缺“糧”

緣何銀行對情人節如此“不上心”?

對此,融360理財分析師劉銀平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分析:

其一,情人節本身並非是重大節日,同時過節群體大多是年輕人,這類群體經濟實力相對較弱,並不屬於銀行的主要客戶。

其二,多數銀行剛發售過“春節理財”,後期還有元宵節,此類節日理財產品也不宜發售過於密集。

其三,跨季跨節時點已然過去,資金逐漸迴流銀行間市場,使銀行體系內流動性位於較高水平。並且,央行多次降準之後,給銀行業提供了長期穩定的流動性。因此,春節後銀行的攬儲力度及壓力自然也會有所減弱。

據瞭解,央行在春節前1個月淨釋放約1.5萬億元資金,其中絕大部分是中長期限資金,且無論降準還是TMLF(定向中期借貸便利)操作,投放的資金都屬於相對低成本資金。春節後,取現擾動不再,伴隨著現金迴流銀行體系,銀行超儲率將重新回升。

興業研究的報告預計,春節後現金迴流在8000億元左右。國金證券研報則預計,2月現金迴流將增加約9000億元流動性。

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間

在走訪中,記者發現,目前多數銀行網點使用的還是年前的理財宣傳板。

從部分銀行的春節特供理財產品來看,收益率僅比同期在售理財產品高出0.1至0.2個百分點左右。三年期大額存單方面,與春節前相比,收益率基本無明顯變化,股份制銀行普遍比國有銀行略高一些,最高維持在4.18%左右。

“新春特供”換個“馬甲”直接上,銀行緣何對情人節“不上心”?

對於未來銀行理財收益的走勢,劉銀平認為,“節後銀行理財收益率仍然會在下行通道。2019年,保本理財和90天內封閉式理財會繼續減少,淨值型產品會不斷增加。”

上述浦發銀行客戶經理也表示,“隨著資金面的趨於寬鬆,未來銀行理財收益率還會進一步下跌,客戶需要提前做好規劃。在資金流動性允許的情況下,建議購置長期的理財產品以鎖定當前的收益。”

“投資者要適應這些變化。”劉銀平建議,“對流動性要求不高,就儘量買中長期理財;對流動性要求高,就買短期或開放式理財,買不到保本理財可以買結構性存款。此外,淨值型產品的風險並不像大家想象得那樣大,大家可以根據產品的風險等級購買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國際金融報見習記者 馬嘉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