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讓高考“冒名頂替”無處躲藏

“十年寒窗苦讀日,只盼金榜題名時”一年一度的高考之戰即將再次打響,數百萬諄諄學子揹負著每個家庭的希望,明天就將奔赴戰場,開啟一場綜合實力的較量,這場似乎擁有著決定命運能力的考試也牽動著整個社會的神經。

區塊鏈讓高考“冒名頂替”無處躲藏

但每每高考分數放出,高校錄取選拔,總能在新聞報道中看到“手眼通天”冒名者的身影,一些成績優秀的學生被冒名頂替去上大學。雖說教育部一再加強全國高校招生錄取規範流程規定,加大考生報考、加分、入學資格審查工作力度,但仍有大量被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事件爆出。

2007年,被冒名者李帥因估分成績不高,僅報了鄭州科技學院一個志願,但沒收到錄取通知書。因家境不佳,他選擇了外出打工。2011年,李帥報考了北京一所民辦大學,開始準備自學考試。偶然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查詢到自己在2010年畢業於鄭州科技學院,這才發現自己曾被冒名頂替。

2011年4月,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大四女生王慧在辦理畢業手續時被告知,身份證號等個人信息早已在教育部網站註冊,註冊者為新疆大學的一名學生。頂替者告訴王慧,山東的高考壓力很大,錄取比例很低,自己沒有考上大學。但她很想上大學,就託人辦了這個事情。

而這一切的根源就是冒充者只要出錢,拿到了錄取通知書,修改錄取者的備案信息,就可以輕鬆冒充錄取者去上大學了,那如何才能讓這樣的事情不在發生呢,區塊鏈這一新型技術的出現,讓這一切成為了可能。

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佈式賬本系統,具有完全公開、不可篡改等特點,如果每年參加高考的學生信息提前建立區塊鏈賬簿名單,將所有參加高考的學生信息進行登記備案,並做到公開透明,一經錄入任何個人不得修改,是不是就完全可以避免學生信息被篡改了,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事件也將不會發生,這樣一來很好的保障了同學們的權益。

不過,就像區塊鏈可以保障同學的權益一樣,相信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區塊鏈可以保障同學們的權益,但區塊鏈作為一種新技術,誰又能保證區塊鏈就一定是安全的呢?所以區塊鏈保險就這樣出現了,據瞭解,目前落地比較快的一個區塊鏈保險公司叫雲保鏈,已經針對區塊鏈保險體驗和數字資產下架,推出了新人保和下架保兩大保險類型,未來還將推出高溫互助保險和超時保等更多場景保險,這樣一來,區塊鏈保險為區塊鏈技術加一把保護傘,相信未來,區塊鏈技術會走的更遠。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相信未來在國家招生制度會越來越公開透明、公平公正,讓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和悲劇不在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