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地方出產的小麥質量最好?

農小二來了

這個問題問的有點寬泛,從國內的情況來看,不能硬性的去劃分哪個地區小麥質量好,哪個地區質量差,而從麵粉加工企業的加工標準及國標的設置來看,黃河以北主產區的小麥,在容重等指標上要高於黃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區。

比如說,河北、山東的大部分地區和豫北地區,以硬質小麥為主,而且也是優質強筋小麥的主要種植區,生產出來的普通小麥,在正常年景下,畝產量能達到1000斤以上的水平,根據容重指標劃分等級也基本上以一等、二等為主。

而對比河南南部、湖北、安徽及江蘇等地的小麥,正常年景下品質以二等、三等為主,甚至多為三等、四等,這些地區在小麥生產過程中,很容易受到陰雨天氣的影響,也是赤黴病的高發區,小麥產量多在700、800斤/畝。但南部麥區生產出來的紅麥、軟麥是質量非常好,受到相關加工企業的青睞。

從國際上來說,加拿大及美國的小麥品質要更好一些,包括硬質麥、杜倫小麥等,屬於國際進出口的主要貨源,當然,澳大利亞、法國也屬於傳統的優質小麥的主產國。


糧小咖

小麥是小麥系植物的統稱,是單子葉植物,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麥的穎果是人類的主食之一,磨成麵粉後可製作麵包、饅頭、餅乾、麵條等食物;發酵後可製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質燃料。小麥富含澱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鈣、鐵、硫胺素、核黃素、煙酸、維生素A及維生素C等。

小麥是三大谷物之一,幾乎全作食用,僅約有六分之一作為飼料使用。兩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麥的地區,中國是世界最早種植小麥的國家之一。2010年小麥是世界上總產量位居第二的糧食作物(6.51億噸),僅次於玉米(8.44億噸)。

「校正」《拾遺》麥、苗並歸為一。

「釋名」來。 時珍曰∶來亦作KT 。許氏《說文》雲∶天降瑞麥,一來二 ,象芒刺之形,天所來 也。 如足行來,故麥字從來從 。 音綏,足行也。《詩》雲∶“貽我來牟”是矣。又云∶ 來象其實, 象其根。《梵書》名麥曰迦師錯。

「集解」頌曰∶大、小麥秋種冬長,春秀夏實,具四時中和之氣,故為五穀之貴。地暖 處亦可春種,至夏便收。然比秋種者,四氣不足,故有毒。 時珍曰∶北人種麥漫撒,南人種麥撮撒。北麥皮薄面多,南麥反此。或雲∶收麥以蠶沙 和之,闢蠹。或雲∶立秋前以蒼耳銼碎同曬收,亦不蛀。秋後則蟲已生矣。蓋麥性惡溼,故 久雨水潦,即多不熟也。

小麥

「氣味」甘,微寒,無毒。入少陰、太陽之經。 甄權曰∶平,有小毒。 恭曰∶小麥作湯,不許皮坼。坼則性溫,不能消熱止煩也。 藏器曰∶小麥秋種夏熟,受四時氣足,兼有寒熱溫涼。故麥涼、曲溫、麩冷、面熱,宜 其然也。河渭之西,白麥面亦涼,以其春種,闕二氣也。 時珍曰∶新麥性熱,陳麥平和。 甘、鹹,寒,無毒。

「主治」除客熱,止煩渴咽燥,利小便,養肝氣,止漏血唾血。令女人易孕(《別錄》) 。養心氣,心病宜食之(思邈)。煎湯飲,治暴淋(宗 )。熬末服,殺腸中蛔蟲(《藥性》)。 陳者煎湯飲,止虛汗。燒存性,油調,塗諸瘡湯火傷灼(時珍)。 益氣除熱,止自汗盜汗,骨蒸虛熱,婦人勞熱(時珍)。

「發明」時珍曰∶按∶《素問》雲∶麥屬火,心之谷也。鄭玄雲∶麥有孚甲,屬木。許 慎雲∶麥屬金,金王而生,火王而死。三說各異。而《別錄》雲∶麥養肝氣,與鄭說合。孫 思邈雲∶麥養心氣,與《素問》合。夷考其功,除煩、止渴、收汗、利溲、止血,皆心之病 也,當以《素問》為準。蓋許以時,鄭以形,而《素問》以功性,故立論不同爾。 震亨曰∶饑年用小麥代谷,須曬燥,以少水潤,舂去皮,煮為飯食,可免面熱之患。

「附方」舊二,新五。 消渴心煩∶用小麥作飯及粥食。(《心鏡》) 老人五淋,身熱腹滿∶小麥一升,通草二兩,水三升,煮一升,飲之即愈。(《奉親書》) 項下癭氣∶用小麥一升,醋一升,漬之,曬乾為末。以海藻洗,研末三兩,和勻。每以 酒服方寸匕,日三。(《短劇》)。 眉煉頭瘡∶用小麥燒存性,為末。油調敷。(《儒門事親》)。 白癜風癬∶用小麥攤石上,燒鐵物壓出油,搽之甚效。(《醫學正傳》)。 湯火傷灼,未成瘡者∶用小麥炒黑,研入膩粉,油調塗之。勿犯冷水,必致爛。(《袖 珍方》)。 金瘡腸出∶用小麥五升,水九升,煮取四升,綿濾取汁,待極冷。令病患臥席上,含汁 使腸自入。十日中,但略食羹物。慎勿驚動,即殺人。(《劉涓子鬼遺方》)。 浮麥(即水淘浮起者,焙用)。

麥麩

「主治」時疾熱瘡,湯火瘡爛,撲損傷折瘀血,醋炒 貼之(《日華》)。和麵作餅,止 洩痢,調中去熱健人。以醋拌蒸熱,袋盛,包熨人馬冷失腰腳傷折處,止痛散血(藏器)。 醋 蒸,熨手足風溼痺痛,寒溼香港腳,互易至汗出,並良。末服,止虛汗(時珍)。

「發明」時珍曰∶麩乃麥皮也。與浮麥同性,而止汗之功次於浮麥,蓋浮麥無肉也。 凡人身體疼痛及瘡瘍腫爛沾漬,或小兒暑月出痘瘡,潰爛不能著席睡臥者,並用夾褥盛麩縫 合藉臥,性涼而軟,誠妙法也。

「附方」新七。 虛汗盜汗∶《衛生寶鑑》∶用浮小麥(文武火炒),為末。每服二錢半,米飲下,日三服。 或煎湯代茶飲。一方∶以豬觜唇煮熟切片,蘸食亦良。 產後虛汗∶小麥麩、牡蠣等分,為末。以豬肉汁調服二錢,日二服。(胡氏《婦人方》)。 走氣作痛∶用釅醋拌麩皮炒熱,袋盛熨之。(《生生編》)。 滅諸瘢痕∶春夏用大麥麩,秋冬用小麥麩,篩粉和酥敷之。(《總錄》)。 小兒眉瘡∶小麥麩炒黑,研末,酒調敷之。 小便尿血∶面麩炒香,以肥豬肉蘸食之。《集玄》。

「氣味」甘,溫,有微毒。不能消熱止煩(《別錄》)。 大明曰∶性壅熱,小動風氣,發丹石毒。 思邈曰∶多食,長宿 ,加客氣。畏漢椒、蘿蔔。

「主治」補虛。久食,實人膚體,濃腸胃,強氣力(藏器)。養氣,補不足,助五臟(《 日華》)。水調服,治人中暑,馬病肺熱(宗 )。敷癰腫損傷,散血止痛。生食,利大腸。 水調服,止鼻衄吐血(時珍)。

「發明」詵曰∶面有熱毒者,多是陳黝之色,又為磨中石末在內故也。但杵食之,即良 藏器曰∶面性熱,惟第二磨者涼,為其近麩也。河渭以西,白麥面性涼,以其春種,闕 二氣也。 穎曰∶東南卑溼,春多雨水,麥已受溼氣,又不曾出汗,故食之作渴,動風氣,助溼發 熱。西北高燥,春雨又少,麥不受溼,復入地窖出汗,北人稟濃少溼,故常食而不病也。 時珍曰∶北面性溫,食之不渴;南面性熱,食之煩渴;西邊面性涼,皆地氣使然也。吞 漢椒、食蘿蔔,皆能解其毒,見蘿蔔條。醫方中往往用飛羅面,取其無石末而性平易爾。陳 麥面,水煮食之,無毒。以糟發脹者,能發病發瘡,惟作蒸餅和藥,取其易消也。按∶李鵬 飛《延壽書》雲∶北多霜雪,故面無毒;南方雪少,故面有毒。顧元慶《簷曝偶談》雲∶江 南麥花夜發,故發病;江北麥花晝發,故宜人。又曰∶魚稻宜江淮,羊面宜京洛,亦五方 有宜不宜也。面性雖熱,而寒食日以紙袋盛懸風處,數十年亦不壞,則熱性皆去而無毒矣, 入藥尤良。

「附方」舊六,新二十三。 熱渴心悶∶溫水一盞,調面一兩,飲之。(《聖濟總錄》)。 中 卒死∶井水和麵一大抄,服之。(《千金》)。 夜出盜汗∶麥面作彈丸,空心、臥時煮食之。次早服妙香散一帖取效。 內損吐血∶飛羅面略炒,以京墨汁或藕節汁,調服二錢。(《醫學集成》)。 大衄血出∶口耳皆出者。用白麵入鹽少許,冷水調服三錢。(《普濟方》)。 中蠱吐血∶小麥面二合,水調服。半日當下出。(《廣記》)。 嘔噦不止∶醋和麵,作彈丸二、三十枚,以沸湯煮熟,漉出投漿水中,待溫吞三、兩枚。 噦定,即不用再吞。未定,至晚再吞。(《兵部手集》)。 寒痢白色∶炒麵,每以方寸匕入粥中食之。能療日瀉百行,師不救者。(《外臺》)。 洩痢不固∶白麵一斤,炒焦黃。每日空心溫水服一、二匙。(《正要》)。 諸瘧久瘧∶用三姓人家寒食麵各一合,五月五日午時採青蒿,擂自然汁,和丸綠豆大。 臨 頭皮虛腫,薄如蒸餅,狀如裹水∶以口嚼面敷之良。(《梅師方》)。 咽喉腫痛,卒不下食∶白麵和醋,塗喉外腫處。(《普濟方》)。 婦人吹奶∶水調面煮糊,欲熟,即投無灰酒一盞,攪勻熱飲。令人徐徐按之,藥行即瘳。 (《經驗方》)。 乳癰不消∶白麵半斤炒黃,醋煮為糊,塗之即消。(《聖惠方》)。 破傷風病∶白麵、燒鹽各一撮。新水調,塗之。(《普濟方》)。 金瘡血出不止∶用生面幹敷,五、七日即愈。(《藺氏經驗方》)。 遠行腳趼成泡者∶水調生面塗之,一夜即平。(《海上》)。 折傷瘀損∶白麵、梔子仁同搗,以水調,敷之即散。 火燎成瘡∶炒麵,入梔子仁末,和油敷之。(《千金》)。 瘡中惡肉∶寒食麵二兩,巴豆五分。水和作餅,燒末摻之。(《仙傳外科》)。 白禿頭瘡∶白麵、豆豉和研,酢和敷之。(《普濟方》)。 小兒口瘡∶寒食麵五錢,硝石七錢,水調半錢,塗足心,男左女右。(《普濟方》)。 婦人斷產∶白麵一升,酒一升,煮沸去渣,分三服。經水至時前日夜、次日早及天明服 之 陰冷悶痛,漸入腹腫滿∶醋和麵熨之。(《千金方》)。 一切漏瘡∶鹽、面和團,燒研敷之。(《千金方》)。 瘭疽出汁,生手足肩背,累累如赤豆∶剝淨,以酒和麵敷之。(《千金方》)。 一切疔腫∶面和臘豬脂封之良。(《梅師方》)。 傷米食積∶白麵一兩,白酒麴二丸,炒為末。每服二匙,白湯調下。如傷肉食,山楂湯 下。(《簡便方》)

麥粉

「氣味」甘,涼,無毒。

「主治」補中,益氣脈,和五臟,調經絡。又炒一合,湯服,斷下痢(孟詵)。醋熬成 膏,消一切癰腫、湯火傷(時珍)。

「發明」時珍曰∶麥粉乃是麩面,面洗筋澄出漿粉。今人漿衣多用之,古方鮮用。按∶ 萬表《積善堂方》雲∶烏龍膏∶治一切癰腫發背,無名腫毒,初發 熱未破者,取效如神。 用隔年小粉,愈久者愈佳,以鍋炒之。初炒如餳,久炒則幹,成黃黑色,冷定研末。陳米醋 調成糊,熬如黑漆,瓷罐收之。用時攤紙上,剪孔貼之,即如冰冷,疼痛即止。少頃覺癢, 幹亦不能動。久則腫毒自消,藥力亦盡而脫落,甚妙。此方蘇州杜水庵所傳,屢用有驗。藥 易而功大,濟生者宜收藏之。

麵筋

「氣味」甘,涼,無毒。 甘,微寒,無毒。

「主治」解熱和中,勞熱人宜煮食之(時珍)。寬中益氣(寧原)。 消渴,止煩(《蜀本》)。

「發明」時珍曰∶麵筋,以麩與面水中揉洗而成者。古人罕知,今為素食要物,煮食甚 良。今人多以油炒,則性熱矣。 宗 曰∶生嚼白麵成筋,可粘禽、蟲。 麥 (即糗也。以麥蒸,磨成屑)

植物學史

小麥是新石器時代的人類對其野生祖先進行馴化的產物,栽培歷史已有1萬年以上。中亞的廣大地區,曾在史前原始社會居民點上發掘出許多殘留的實物,其中包括野生和栽培的小麥小穗、籽粒,炭化麥粒、麥穗和麥粒在硬泥上的印痕。其後,從西亞、近東一帶傳入歐洲和非洲,並東向印度、阿富汗、中國傳播。早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在土耳其、伊朗、巴勒斯坦、伊拉克、敘利亞、以色列就已廣泛小麥成熟時節 栽培小麥;公元前6000年在巴基斯坦,公元前6000-前5000年在歐洲的希臘和西班牙,公元前5000-前4000年在前蘇聯的外高加索和土庫曼,公元前4000年在非洲的埃及,公元前3000年在印度,公元前2000年在中國,都已先後種植小麥。中國的小麥是由黃河中游逐漸擴展到長江以南各地,並傳入朝鮮、日本。公元15世紀至17世紀間,歐洲殖民者將小麥傳播至南、北美洲;18世紀,小麥傳播到大洋洲。

小麥

小麥起源於亞洲西部。西亞和西南亞一帶至今還廣泛分佈有野生一粒小麥、野生二粒小麥及普通小麥粗山羊草。從小亞細亞到伊朗的中東地區,特別是伊朗西南部、伊拉克西北部和土耳其東南部地區,是栽培一粒小麥和提莫菲維小麥最早被馴化之地。以色列西北部、敘利亞西南部和黎巴嫩東南部是野生二粒小麥的分佈中心和栽培二粒小麥的起源地。普通小麥的出現晚於一粒小麥和二粒小麥,一般認為約在8000年前,起源於裡海的西南部。

據考證,歷史上某一時期,當伊朗西部某地栽培二粒小麥被帶到粗山羊草分佈地區後,發生了自然雜交,其雜種經染色體自然加倍後產生了普通小麥。其演化的過程,按傳統的觀點是:具AA染色體組的野生一粒小麥與具BB染色體組的擬斯卑爾脫山羊草自然雜交,產生了野生二粒小麥(染色體組AABB);野生二粒小麥馴化為栽培二粒小麥,再與具DD染色體組的粗山羊草自然雜交,才產生了普通小麥(染色體組AABBDD)。

在中國繼雲南小麥亞種發現之後,在西藏高原又發現有麥穗自行斷節的普通小麥原始類型(稱西藏半野生小麥);在伊犁河谷有大片的粗山羊草(中國通稱節節麥)原生群落,而黃河中游麥田早就有混生節節麥,這些事實對研究中國小麥的起源、演化與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1955年在安徽省亳縣釣魚臺發掘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有炭化小麥種子;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告麥"記載,說明公元前1238-前1180年小麥已是河南海上北部的主要栽培作物。《詩經·周頌·清廟思文》:"貽我來牟",亦作"麳麰"。三國魏張揖(3世紀)《廣雅》有:"大麥,麰也;淚科,麳也"的記載。以後的古代文獻中,將小麥簡稱為麥,其他麥類則於"麥"前冠以"大"、"穬"等字,以與小麥相區別。根據《詩經》中提及的"麥"所代表的地區,說明公元前6世紀,黃河中下游已普遍栽培小麥。據以後史書記載,長江以南地區約有公元1世紀,西南部地區約在公元9世紀都已經種植小麥。到明代《天工開物》(1637年)記載,小麥已經遍及全國,在糧食生產上佔有重要地位。[1] 2016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鎬京遺址持續進行考古發掘,在一個西周中期用於填埋垃圾的灰坑裡,考古人員發現了一批碳化的小麥顆粒,雖然距今有2800多年,但小麥顆粒形狀依舊保存完好。說明至少在西周中期,小麥已經在國都鎬京周圍開始規模化種植,這個發現對"我國北方小麥開始廣泛種植是在漢代"的傳統觀點提出挑戰。


中國旅遊大全推薦遊玩

首先看一下我國小麥栽培分佈。

我國的小麥栽培分為冬小麥區和春麥區,冬麥區栽培面積最大的省份為河南,播種面積為6500萬畝,其次為山東省,年播種面積近6000萬畝,河北省位居第三。小麥生長期八個月。


下面再談一下品質。我們平時講的優質小麥,主要指高筋麵粉,也就是麵包粉。麵筋含量的高低一是取決於栽培區域,必須處於北緯35°——50°之間。二是小麥品種,優質小麥大部分屬弱春性,籽粒紅色,也就是俗稱的“冰冰茬”小麥。目前的一家一戶栽培很難達到優質小麥的規模化。

山東,河南省北部和河北省的小麥品質當屬上乘。

另外新疆的冬麥區小麥生長期稍長,一些自流灌溉麥區的小麥品質也不錯。

再有就是河套地區所產小麥,口感筋道,但麥香味較河南山東的小麥稍差。


霧中觀你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認為北方省的小麥產量,如山東,河南省的小麥產量在全國最高,高產確有1400斤到1500斤的的報道。在安徽淮北地區的產量在1200 斤左石,而在沿江江南只有700斤上下。小麥產量的高低與土質氣侯品種有關。半冬性小麥增產潛力大,適合北方小麥產區種植,而不適合沿江地區種植,春性紅粒小麥適合沿江地區種植,產量只有800 斤上下。八五年我繁育過小麥良種,在我地江南種植畝產800斤,推廣到山東鉅野引種1500斤,安徽淮北亳州種植畝產也達1500廳左右。相對來講,北方小麥優質高產。






關注社會情感文化

小麥質量主要受品種選育、氣候分明、地理地力、土壤粘沙比、生育期有效積溫、肥水管理等多因素決定,其中人為因素為品種和管理可提高改變,其它條件由自然天時地理決定,適合優質小麥生產的地區主要為豫北、魯西、冀南、晉東一帶,在其它條件都相同時,該地區地理地力地勢溫光風氣更能生產出容重高、強筋高產優質小麥,特別黃河以北、太行山以東、障河以南平原地帶豫北安陽新鄉鶴壁笌為中心為優中之優,很受國儲及制粉企業歡迎,當然地塊不同,質量也有差異,粘土地容重更高,出粉多而白。






電動車力寶鋰電製造

山西運城生產的小麥質量最好,筆者還是30多年前到過山西運城。

那裡生產出來的小麥加工成的麵粉顏色白中帶淺綠有光澤,做出的麵條筯度很高,吃到嘴裡軟硬合適,口感很好,做出的饅頭香味很濃,剛出鍋的饅頭在街道上都能聞到。

那裡的燒餅名氣很大,不但麵粉質量好,製做技術一流,在河南,河北,內蒙古等都能看到運城人在賣燒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