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會教孩子嗎?習慣性的否定將孩子推向極端的深淵!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看見這一幕:孩子從外面回來之後,看見孩子身上的衣服弄髒了,第一反應就是對孩子的質問“怎麼又弄髒衣服了,跟你說多少次了,玩的時候注意一點,你知道你一天要換多少衣服嗎?”而這個時候的孩子往往會手足無措的站在那默默的忍受。

很多時候,家長並不會過多的去問原因,只會注重結果,但是這種方式的教育只會使得孩子一直生活在壓抑中,長久下去很有可能會導致孩子的心理扭曲。

為什麼父母產生習慣性否定

  • 因素一

很多時候,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望子成龍,因此在很多時候對孩子都是高要求標準,而這種高要求應用在孩子身上就會顯得很多的不足。

並且,家長市場會將一些優秀的案例與自己的孩子對比,這樣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優點。

當孩子沒有做到父母心目中的要求的時候,則武斷的將孩子貼上不及格的標籤。因此,時常出現對孩子的否定。

  • 因素二

在很多時候,孩子在不經意間成為了孩子宣洩的出口,使得孩子一直生活在壓抑的環境中。

或者直接把自己生活中不能達到的要求,直接全加孩子身上。這樣也會變成習慣性批評。

他們對待身邊的一切,總挑差的不如意的地方加以批評和指責,他們身邊的人也成為無辜受害者。

你真的會教孩子嗎?習慣性的否定將孩子推向極端的深淵!

孩子長久的生活在一片壓抑的生活中,要麼產生心理扭曲,可能會做出對社會以及對其周邊的人產生危害的動作;要麼可能產生逆反心理,與父母的期待事與願違。

我的大學同學,在我們上大學四年期間,竟然一次家都沒有回過。

當我們問他時,”我家太遠,來回花費太多了。“

等和他熟悉後,才知道,他不回家,是因為根本不想回去。

”回家後,我不知道怎麼和父母相處。“他痛苦的說。

從小他的父母就一直批評他,從來沒有正面表揚過一次。

後來他畢業直接留在了瀋陽,離家幾千公里,他的父母常常哭訴說他不孝順。

你真的會教孩子嗎?習慣性的否定將孩子推向極端的深淵!

父母對孩子望子成龍是沒有錯,但是過早的將孩子與成才盡心綁定,過早的將孩子制定過高的要求,不僅會對孩子生產嚴重的心理陰影,而且還有可能會將孩子推向毀滅的深淵。

可能做家長的並不會覺得“你這裡不行,那裡有錯”,“你怎麼總那樣”,“你能不能讓爸媽省心”……這些話語的威力會有多大,父母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做法,卻實實在在的在孩子身上留下了不小的影響。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每個孩子都非常害怕考試,害怕上課,但是孩子是真的不喜歡上學嗎?不!孩子對校園的生活是非常喜歡的,不喜歡或者說是孩子害怕的是在考試時候受到家長的責備,不管孩子考的好還是考的差,總覺得自己沒有能夠達到父母的要求,從而產生恐懼的心理,對老師產生恐懼,對考試產生恐懼,在孩子看來,考試是為了家長而考的,只是完成一種任務而已,從而嚴重影響到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以及日常的學習。

注意事項

因此,家長批評孩子,不要逢事就說,因為有的錯誤,孩子可能馬上就能自己明白,不說也罷。

而對於重大的錯誤,在批評時也應該注意兩點。

  • 第一是冷處理

即家長在批評孩子時,不妨放低聲音,或採取沉默,

這比高聲大喊要更有效果,孩子反而會更緊張,會感到“不自在”,進而反省自己的錯誤。

  • 第二是要趁熱打鐵

但不找後賬,不能形成習慣性的指責和批評。

因為孩子的時間觀念比較差,昨天發生的事,彷彿已經過了好些天了,加上孩子天性好玩,剛犯的錯誤轉眼就忘了。

如果覺得孩子做的錯事必須批評,那麼別拖拉,馬上就說,否則就起不到應有的教育作用。

事情過去後,不要在找孩子的後賬,否則將會陷入習慣性指責的誤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