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四十年,我的高青往事,滄海桑田

忽然想到唱那首《媽媽的吻》時我還是個孩子,轉眼這首歌從問世距今已有近四十年的時間了。

回首這四十年的時間,可真是夠久遠——當年不到三十歲的的父母親如今已是年逾花甲,當年剛剛背上書包走進學堂的孩童,也從鬢邊生了華髮。

而翻檢我們的生活,也滄海桑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出生長大的地方,是位於黃河岸邊高青縣唐坊鎮一個偏遠的村莊,離縣城和鎮政府分別有大約十公里左右的距離。我家祖輩都是農民,靠種地謀生。

四十年前我們的村子裡沒有電,交通也不方便,有自行車的人家不多,縣城是我們見過的最繁華的城市,但一年中也去不了幾次。和遠在外地的親戚之間的聯繫,只有一年中為數不多的幾次通信和春節前互寄的土特產。

1978年我上小學的時候,家裡孩子多,日子過的很是拮据,五毛錢的書費學費拿不出,要跑好幾家去借。

回首四十年,我的高青往事,滄海桑田

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首我的高青往事

那時候的夜晚很黑。我們在學校裡上晚自習時,一人提一盞煤油燈放在桌上,是那種墨水瓶加個酒瓶蓋鑽個孔穿上條棉線做的燈芯的煤油燈,每天晚上,我們的鼻孔裡都是被煤煙燻的黑黑的,回家想多看會書,大人們也會心疼,嫌“點燈熬油”的,只能早早吹了燈睡覺。我們的課本上“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那種生活讓我們羨慕,覺得那就是天堂了。

八十年代初我們家終於買上了一臺半導體收音機。我們和外面世界建立的聯繫,對更大更遠的世界的瞭解,就是通那一臺小小的收音機。

八十年代初包產到戶後,我們家有了自留地,開始是種糧種棉。後來又拿出一部分地用來種瓜種菜。高青水土好,種出來的西瓜特別甜,很受歡迎,也讓我們家嚐到了甜頭原來貧窮的日子開始慢慢好轉,八十年代末,成了村裡最早富起來的幾個萬元戶之一。

1986年夏天,村子裡通上了電,從此鄉村的夜晚亮了起來。1987年春節,我家看上從縣城買回的一臺14寸黑白電視機,成了當時村裡為數不多的幾家有電視機的人家。那年除夕夜,我家的屋子裡擠滿了來看春節晚會的鄉親,費翔《冬天裡的一把火》就在那一年火了。

回首四十年,我的高青往事,滄海桑田

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首我的高青往事

剛開始電視上用室內天線信號不好,滿屏的雪花點點,聲音噝噝啦啦,於是又買回了室外天線,綁在窗外樹起的一根大木杆子上,比房頂還要高出去一塊。看著看著,如果畫面不清楚了,就有一個人跑出去抱著杆子來回轉,調整天線的方向,遇到大風天氣,剛調好就又吹偏了,特別煩人。

到了那年夏天我們家又買了一臺蝙蝠電風扇(風扇質量不是一般的好,一直用了二三十年)。

回首四十年,我的高青往事,滄海桑田

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首我的高青往事

就這樣慢慢地,黑白電視被淘汰,換成了彩電,再有了VCD、DVD,喜歡唱戲的父親裝備隨著時代的變遷也在更新換代,MP3、播放器都有了。

大約是1998年裝上了程控電話。大年三十晚上往家打電話拜年,一家人都很興奮。

現在村裡的年輕人大多進城工作,在城裡買房安家。但是像父親這個年齡的村裡的老人們都不願跟著孩子們去住樓房。他們覺得高青農村的平房大院才是最養人的地方。

回首四十年,我的高青往事,滄海桑田

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首我的高青往事

從逃離土地的急切,到渴望迴歸的慢生活。

作為在高青大地上土生土長的一代人,我們對於土地的感情,真是又愛又恨的。土地給了我們糧食,給了我們收穫的喜悅,但是,也給了我們自卑的身份,讓我們嘗夠了日復一日烈日和風雨中的勞作之苦。春耕秋種,灌溉施肥,鋤草割麥,噴藥捉蟲。我們的日月光陰裡,不是負重低頭前行,就向大地躬身彎腰。

回首四十年,我的高青往事,滄海桑田

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首我的高青往事

我記得犁鏵怎樣翻開黃土地。

我記得黃河水怎麼樣通過抽水機從溝渠流進田壟間。

我記得小麥玉米和棉花以及瓜果蔬菜的種子怎樣破土鑽出地面長出幼苗。

我更記得烈日下鐮刀劃過麥杆汗水溼透衣背的煎熬。

記得寒風中伸手摘取棉花上最後的棉桃被扎裂手指的疼痛。

我記得豐收的糧食如何在汗水中顆粒歸倉。

記得麥收後鄉親父老拉著一車車的小麥去糧所交公糧時生怕交不上的焦慮。

記得排著長長的隊去賣棉花等待檢驗時的忐忑。

記得農閒時青壯勞力出夫疏浚河道時一身泥一身水的辛苦。

……

回首四十年,我的高青往事,滄海桑田

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首我的高青往事

那時候,家鄉有多少女孩子想嫁到隔著一條小清河的桓臺,因為那個號稱噸糧縣的人農業機械比我們先進,可以不用受原始的勞作之苦。

那時候,廠裡的工人,商店的售貨員都是我們羨慕的人群,風颳不著,雨淋不著,身上不沾泥水,能穿乾淨衣服的生活,是我們嚮往的生活。

改革開放前,作為農家的子弟,都像電影《人生》裡的高加林一樣,被農民的身份所累,為了考上箇中專和大學有個非農戶口頭懸樑錐刺骨地苦讀,一旦跳出農門就拋棄了在老家種地的未婚妻。你不能說他們現實,因為大家都,苦怕了累怕了,窮怕了,不希望子孫後代也過那樣的生活。

九十年代初城鎮戶口一放開,多少農村家庭毫不猶豫地拿出半生的積蓄,去給孩子買一個城鎮戶口,以得到一個安排進縣城裡工廠工作的機會,以擺脫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

回首四十年,我的高青往事,滄海桑田

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首我的高青往事

人都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這些年,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有城裡的人經歷下崗失業再就業,政策放開,農民的孩子們也紛紛走出土地進城闖天下。潮漲潮落,成功失敗,每個人的生活都開啟了讓人目不暇接的變化。

農村和農業也在悄悄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種植養殖,土地流轉,那片土地上出產的作物也都有了自己的品牌,西紅杮西瓜桃子大米等農產品都名聲在外了。耕種和收割,都逐漸實現了機械化,解放了人們的雙手。鄉鎮和村莊都有了加工企業,留守土地的人們也在家門口找到了工作。

回首四十年,我的高青往事,滄海桑田

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首我的高青往事

而我們這些當年拼命逃離土地和鄉村的一代人,在城裡生活了若干年之後,也開始渴望迴歸故土享受在院子裡種菜養雞曬太陽的慢生活了。

想回“慢城”,回到從前的慢。

在快節奏的生活裡,“慢”也是一種奢侈。

常常懷念從前的慢。

在那自行車都稀缺,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的年代裡,我們走親戚,趕集上店都是步行,去十公里外的縣城看病、趕集買東西,都是步行去。如果需要運貨物,則或推著獨輪車,趕著老牛車。

回首四十年,我的高青往事,滄海桑田

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首我的高青往事

我上初中的地方在唐坊鎮,當時叫唐坊公社。開學父親趕著車把我的床板和被褥拉到學校之後,每週回家我就靠自己的雙腿了。週日的下午,揹著娘蒸好的乾糧和一罐鹹菜從家出發走到學校。每週六的下午再從學校步行回到家裡去拿下週的乾糧。通往學校的那條路開始的時候還是土路,遇到下雨天就泥濘難行。等我們畢業時,它就鋪上了瀝青,也通了一輛開往縣城的公交車。現在呢,現在那條路比當初已經拓寬了好幾倍,還與濱博高速公路的出口相連。

縣境內所有的路,正在越變越寬,越變越平坦,四通八達,與外面廣闊的世界連接。

回首四十年,我的高青往事,滄海桑田

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首我的高青往事

當年我們最盼望的日子是每年秋天趕物資交流大會,早早起床,成群結夥往縣城走。在那些賣布的賣百貨的攤前轉啊看啊比啊,不買也覺得很滿足。走累了就花幾毛錢買張戲票進去劇院看場戲。看完戲出來在包子棚裡買幾個包子吃,就是一年中難得的精神大餐和物質大餐。然後暮色中,再慢慢步行一兩個小時回到我們的村莊裡去。有了自行車後,遇到節日裡沒處玩,跑到縣城去看場電影對我們來說就是奢侈的享受了。

那時的縣城也不大,就幾條街就走遍了。

縣城最難忘的味道是酒廠的酒糟味。我們從東南方向未進城先聞著那個味道。縣城裡最熟悉的一條路是是文化路,路東面是百貨大樓,路西面是新華書店,往南是一中、郵電局、劇院,招待所、文化館……

1987年冬天我曾報名參加縣文化館的聲樂培訓班,晚上住在劇院後面的二層小樓上。早上去招待所吃飯,午餐喜歡去那個大棚搭建的商城裡吃兩毛五一個的樊家肉燒餅。肉餡很肥,烤得黃黃的很香很香——這麼多年,再沒有吃過那麼香的燒餅呢。那一年冬天,我還去過幾次一中的教室裡看望那些在裡面上學的同學,他們埋頭苦讀的樣子真讓人羨慕。

1988年元旦那天下了一場大雪,文化館東門外的那條沙子路上鋪滿了雪,那些樹枝也都成了白的,我們幾個學員在雪中嬉戲,在沙子路樹下拍了幾張照片。我後來一直沒有見過那些照片,這三十年來,我一直覺得那張照片裡應該有我青春歲月裡留下的最美好的笑容。

後來的日子裡,我跟著父親去縣城賣瓜賣菜,買煤買肥料。我們趕著驢車,來來回回,怎麼也得大半天的時間。那時候覺得住在這個縣城裡真好啊,生活真方便。

現在,那個當初只有幾條街的小縣城,不知擴大了多少倍,長高了多少倍,想轉遍小城,得坐公交車了。村裡現在幾乎家家都有了機動車,上個縣城很方便了。

回首四十年,我的高青往事,滄海桑田

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首我的高青往事

縣城的風貌以前古樸寡淡,如今,高樓林立,頗有些現代和繁華的意思了。再有環城水系,園林綠化也做的好,花草綠蔭掩映著樓群,一泊千乘湖畔風光無限,與早年不可同日而語。

回首四十年,我的高青往事,滄海桑田

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首我的高青往事

因為縣城那些可親可愛的人,縣城在我心裡也是可親可愛的,是將來退休後可以歸去的宜居之地。“慢城”的名頭近幾年叫的響了,我這在外的遊子,十分迫切地想回到它的“慢”裡去。

不止一次地想,退休以後,回縣城去住。在“慢城”中漫步,慢慢地,回憶從前,慢慢地,享受現在。

這樣的生活,想想覺得很愜意。

(本文配圖均來自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