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装上“黑科技”!阿里云ET农业大脑小试牛刀

导语:进入农业,是阿里云ET大脑在城市管理、工业优化、环境治理、航空调度后的又一站。6月7日,云栖大会·上海峰会正式发布阿里云ET农业大脑,希望将人工智能与农业深入结合,目前已应用于生猪养殖、苹果及甜瓜种植,已具备数字档案生成、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农事分析、全链路溯源等功能。未来还将很快在石榴、生菜种植中落地。

猪场装上“黑科技”!阿里云ET农业大脑小试牛刀

“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四川的特驱猪场装上了“黑科技”,接入人工智能的摄像头认识猪场里每一头猪。700公里外,陕西的海升苹果园、国强甜瓜圃也开始用人工智能帮助种植。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地方都有阿里云工程师忙碌的身影。

在此次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ET农业大脑”已在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特驱集团、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海升集团等落地。这意味着阿里云的ET大脑系列已打通三大产业。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是十九大报告“振兴乡村”战略的重要内容。居高不下的边际生产成本、农产品安全、环保平衡、疾控预防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痛点。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人工智能要和产业结合才有价值,我们希望用人工智能帮助农户农企‘对症下药’,实现中国农产品‘三级跳’,即更安全、更营养、更值钱。”

世界首创的AI养殖:从200斤猪到200公里猪

猪场装上“黑科技”!阿里云ET农业大脑小试牛刀

几组标语曾刷遍西南农村和朋友圈:“今年打工不出门,智能养猪到家门”、“智能养猪搞得好,照顾家里老和小”……德康集团、四川特驱集团和阿里云的合作成为关注热点,也迈出了用人工智能养猪的第一步。

现在,特驱猪场铺上了有ET农业大脑加持的摄像头,解决了人工大规模养殖的深度拓展和降本增效问题,还形成了更智能、更精细的养殖模式,预计今年母猪年生产能力可以提升3头,死淘率降低3%左右。

对于AI技术在农业的应用,阿里云机器智能首席科学家闵万里介绍,以生猪养殖行业为例,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每头生猪都有自己的档案,包括品种、天龄、体重、进食情况、运动频次、轨迹、免疫情况等。这些数据可用于分析行为特征、料肉比等。同时,结合声学特征和红外线测温技术,通过猪的体温、咳嗽、叫声等作判断是否患病,预警疫情。

特驱集团、德康集团董事长王德根称,“智能养殖”概念在农业领域存在已久,但此前的解决方案多集中在增加自动化生产工具方面,以大量人工感知、体力劳动、人工机械操作为主,人均效能仅为国外优质养殖场的30%。

“有了ET农业大脑,我们可以准确地知道每一头生猪的运动量,公里数可以成为判断猪肉品质的新标准。未来,我们想要的是一头跑了200公里的好猪,而不再是一头200斤的猪。”胡晓明说。

“去年农业部大数据显示,中国的PSY(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是18,而欧洲发达国家平均是24头以上。” 王德根董事长说,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升PSY,按照中国现有肉猪产量,可以节约1000多万母猪,这意味着能节约1000多万吨粮食,这是中国一个省的粮食产量。

世界首创的AI种植:果园节省2000万

猪场装上“黑科技”!阿里云ET农业大脑小试牛刀

海升集团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全国拥有近40个果蔬种植基地,总种植面积四万余亩,已经实现苹果、柑橘、莓类、胡萝卜、梨、樱桃、猕猴桃等品类的种植布局。

在陕西,10000亩海升苹果的生产资料已经汇聚到ET农业大脑,可以对每棵果树进行个性化管理,大大提高果园的管理效率。

果农再也不用一笔一划记录每棵果树的浇水量、施肥量、施药量,再分头录入EXCEL汇总到管理层。一部手机、一个管理软件,就可以实时记录、实时同步相关人员;未来扫一扫果树旁的二维码,还能看到这棵果树的历史浇水、施肥、施药情况。

通过对这些历史数据的智能分析,ET农业大脑能建立起一整套知识库,指导果农播种、施肥和耕作,提供最优决策;还可以进行智慧选址,针对不同品种的果树选择最适宜的水土环境。

预计ET农业大脑可以帮助果农每亩地节省200元以上成本,整个海升集团每年约可节省2000万人民币。

用AI扶贫:从一斤1块钱到一斤3块钱

猪场装上“黑科技”!阿里云ET农业大脑小试牛刀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曾说:“袁隆平先生把亩产做到一千斤,我们互联网技术,要争取把亩产做到一千美金。”

国强甜瓜所在的阎良是西安下属的农业生产县区,目前有近600户贫困户,农业收入是该县的主要收入来源。阎良区甜瓜总产量达20余万吨,是该地区的主要特色农产品,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今年,阿里云和西安扶贫办启动了智慧农业合作,国强合作社是主要合作对象,ET农业大脑装到了国强甜瓜圃:每个甜瓜都有一个二维码身份证,对甜瓜全生命周期进行监控,确保瓜农按照标准化手册操作,不打激素,让每一个瓜长足天数,是真正的“瓜熟蒂落”。

在云栖大会上,国强瓜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邢国强当起了阎良甜瓜“推广员”,给每位访客递上一块甜瓜,让大家尝尝,觉得好吃,还可以现场下单购买。以前,他凭着近三十年的种植经验和技术种瓜,现在,从整地、浇水、施肥等环节都通过阿里云大数据分析,比如一亩地需要多少种子、浇多少水、施多少肥等。

目前,正值甜瓜上市之际,邢国强说,陕西果业品牌较弱,比如临潼石榴、周至猕猴桃、阎良甜瓜等,大家都只知道这个区域的水果好,但品牌还是没有打响。他一直坚持做绿色食品,保证食品安全和品质,希望将自有品牌的甜瓜推广到全国。

借助天猫生鲜、菜鸟物流、蚂蚁金服等阿里巴巴全生态的力量,还能为国强农户提供金融、物流、销售端能力,更好地实现链路管理。普通甜瓜售价仅1元一斤,但有技术含量的国强甜瓜可以卖到3元一斤。现在,质优味美、可溯源的国强甜瓜在天猫已经可以买到。

未来,ET农业大脑也将帮助消费者吃到更健康更绿色的食品。当天,“瓜脸识别”在手机天猫上线,背后是相关的AI算法、图像识别等能力。用手机拍一拍,消费者就可以识别甜瓜的成熟度,这一技术还有望用到其他生鲜产品。

产业AI是阿里云始终坚持的人工智能发展路线。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ET大脑已经在航空、交通、工业、环境、医疗等多个领域落地,并帮助产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ET城市大脑更入选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在杭州、衢州、苏州、雄安、澳门、吉隆坡等海内外城市大规模落地。由阿里云发起的“产业AI”运动正逐渐成为行业共识。

进入农业,是阿里云ET大脑在城市管理、工业优化、环境治理、航空调度后的又一站。阿里云方面表示,以人工智能身份与农企的合作意义在于,相比已经渗透成熟的城市交通、工业行业,农业的底子更弱,细分更复杂,对技术的要求更高,但市场相当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中国农林牧渔总产值超10万亿元,并且还在不断增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