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伴同时性多发性肺转移患者的多学科临床决策探讨

1.病例简介

入院评估:BMI 为 26.26 kg/m2,营养风险评分 0分,ADL 评级Ⅰ级,ECOG 评分0 分。体格检查:血压 132/79 mmHg,心肺腹查体无殊。肛门指检:进指6 cm可及隆起型肿块,环壁近1 周,管腔狭窄,质地较硬, 活动度差,退指染血。

实验室查示:大便OB(+),血CEA 为15.8 ng/mL。肠镜检查示:距肛10~15 cm可见隆起凹陷性病变,距肛18 cm可见2.0 cm×3.0 cm黏膜隆起糜烂病变,距肛30 cm可见直径0.6 cm息肉。活检病理提示(距肛10 cm) 低分化腺癌、(距肛18 cm)低分化腺癌、(距肛30 cm)低级别上皮内瘤变。RAS基因检测示:K-RAS、N-RAS 和 B-RAF 均为野生型。肠镜检查如图1。

直肠癌伴同时性多发性肺转移患者的多学科临床决策探讨

影像学评估:1)直肠MRI DISTANCE 评估:直肠中段癌(T3bN2),距肛下缘6 cm,肿瘤骑跨腹膜反折,环周切缘阳性,壁外血管侵犯(图 2A);2)腹部增强 CT:直肠癌,腹腔未见明显转移(图2B);3)胸部增强CT:两上肺尖段及左上肺舌段多个空洞结节,右肺中叶外侧段实性结节,符合转移(图2C)。

直肠癌伴同时性多发性肺转移患者的多学科临床决策探讨

初步诊断:1)直肠癌伴肺转移(cT3bN2M1a);2)原发性高血压。

2.讨论要点

3.临床讨论

3.1.1 第1次MDT讨论(2015年5月26日)

直肠癌伴同时性多发性肺转移患者的多学科临床决策探讨

直肠癌伴同时性多发性肺转移患者的多学科临床决策探讨

2015年11月25日第2次复查:肛门指检:进指6 cm未及明显肿块,局部略增厚,退指无染血。胸部增强CT:右肺上叶前段见3 mm结节状高密度影,边界清,左上叶尖段及上舌叶段圆形透光区,下舌段4 mm致密结节(图5A)。腹部增强CT:直肠癌化疗后,直肠中上段管壁增厚,增强后强化不明显,直肠系膜见数枚细小淋巴结(图5B)。

直肠癌伴同时性多发性肺转移患者的多学科临床决策探讨

3.2.1 第2次MDT讨论(2015年12月1日)

经充分沟通,患者手术意愿强烈,于2015年12月2日行直肠前切除术。术中见:全腹未见转移结节;直肠未见明显肿块,浆膜面未见明显挛缩或充血水肿。切除后大体标本见直肠黏膜面一浅小凹陷,直径为0.3 cm。术后病理(图6):(直肠)黏膜层及肌层内可见少量异型细胞浸润,浆膜下脂肪组织内可见黏液湖聚集,符合肿瘤化疗后改变,两端切缘阴性;系膜淋巴结0/3阳性;提示病理完全缓解(pCR)。

直肠癌伴同时性多发性肺转移患者的多学科临床决策探讨

4.小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