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全面推進“租購併舉”發展 打造全國示範效應的“佛山模式”

安居樂業、經濟繁榮,是佛山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一直以來的生活面貌與願景。如今,在新的城市群競合發展機遇下,這座嶺南名城也正在成為吸引高素質人才與新流入人口的活躍之城。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作為全國12個首批開展住房租賃試點工作的城市之一,佛山正在積極開展各種先行先試的有效探索,建立更加優質、多元以及規範化的租賃市場與居民公共服務。

佛山全面推進“租購併舉”發展 打造全國示範效應的“佛山模式”

*佛山今年新推出的長租公寓房源實景。鄭仲 攝

“租購併舉”

制定相關政策和配套文件13份,到2020年新增10萬套

2018年,越來越多的佛山人手機上都安裝了一個叫做“陽光·美好家園”的A P P。正如其名,在這個A P P裡,可以租房、放租、查閱市場行情與中介資質,還可以申請租金貸款以及接入公積金申請租金提取。截至6月10日,平臺上線已有房源4115套,線上交1380筆,上線租賃企業18項,中介機構上線5家。

實現這樣的規模,僅僅用了大約3個月的時間,而這也只是一個開始。佛山在建立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的決心和行動力不僅於此。

時間稍稍倒退,201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要求以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健全以市場配置為主、政府提供基本保障的住房租賃體系。支持住房租賃消費,促進住房租賃市場健康發展。

“租購併舉”開始受到很多人關注的焦點。隨後在去年7月,佛山即成為全國首批12個加快推進租賃住房建設的試點城市之一。

今年初,這一目標被認真地寫在政府工作報告裡。2018年佛山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在正式成為試點城市後的不到一年時間,佛山在規範租賃市場方面已經逐步形成多層次監管體系,據統計,正按計劃制定相關政策和租賃管理配套文件13份。

同時,為增加租賃住房供應,佛山市向五區下達租賃住房建設任務,計劃至2020年全市增加租賃住房10萬套。據悉,這一規模為我市“十三五”住房建設規劃的20%。

“佛山行動力”不僅是數字,而是讓城市居民實現真正的租購併舉,“租也美好”的生活。

“租也美好”

從供應模式、市場監管到承租人保障,佛山全面推進

就在上週五,佛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發佈了《佛山市房屋租賃政策宣傳冊》的第二冊。讓城市居住者們不僅僅知道“租也美好”,更是廣泛宣傳住房租賃相關政策。

從兩個生動形象的宣傳冊,可以看到佛山市在推進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已經下了一番工夫。

作為試點城市,佛山在“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方面的行動力,不僅僅是在於速度,更在於有節奏、科學推進思路與模式。

去年,佛山住房租賃工作啟動一批試點項目、建立一個監管服務平臺、出臺一批管理文件、培育一批租賃企業、形成一種“政銀合作”模式等“五個一”為核心,工作邁上新臺階。

在這一核心思路下,佛山在過去一年已有的工作成效,也為後續租賃市場發展搭建了科學的思路和發展模型。覆蓋供應模式、市場監管與服務,以及承租人保障等方方面面。

首先,在增加供應保障方面,佛山把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作為保障租賃市場供應的主要渠道;與此同時探索和發展保障租賃住房供應的新方式。

其次,租賃平臺已經上線,平臺按照“政府主導推動,多方共同參與”的思路推進開發,除擁有“真實、可信、規範、權威、便捷、共享”六大優點外,還實現了特色化管理、流程化的交易服務以及自動化的公共服務。這對於消費者來說,最通俗的理解就是,租房有 保障 、更 可靠,就連租金也將有指導參考價格。

再次,在規範租賃市場監管方面已經逐步形成多層次的監管體系。在相關政策和租賃管理的13份配套文件中,覆蓋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統領性文件,加強租賃項目實施管理,加強房屋租賃合同、企業和從業人員的管理等文件。

與此同時,佛山還推動國有企業主導作用、促進“政銀合作”的新模式,以及為承租人提供保障形成新機制。

“供應、供給”

多主體供應、多渠道有效增加供給,打造全國示範效應的“佛山模式”

萬科、碧桂園、怡翠、旭輝、世聯……這些房地產企業或者地產中介,在過去的一年還增加了一個“新角色”———佛山租賃市場的供應者或者服務者。據統計,在多主體供應和有效增加供給的思路下,佛山加大扶持力度,全面培育各類住房租賃企業。據統計,全市經營範圍含有房屋租賃的企業共有1370家。

正如《意見》提到,佛山目前正走的是“以市場配置為主、政府提供基本保障的住房租賃體系”。

也就是說,在佛山2020年增加10萬套租賃住房的目標,也是一場市場化、多方參與的合力目標。這裡包括國有企業、包括房地產企業和中介機構在內的民營企業,以及以建行為例的金融機構,方式覆蓋集體用地建設租賃住房、“商改租”、國有土地自持或配建以及城中村改造。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佛山在增加租賃住房供應的新方式中,已經取得多方面實質性的進展。

在成為全國12個加快推進租賃住房建設的試點城市之後的一個月,佛山再度成為全國試點。在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發佈的《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方案》佛山成為全國13個試點之一。今年2月,佛山在佛山新城西區核心位置確定建造首個用集體用地建設、配套學校等資源的租賃住房示範小區。

同樣進展顯著的是,佛山充分發揮國有住房租賃企業的引領帶動作,在做大做強市級國有租賃企業的基礎上,鼓勵各區、各鎮街成立自己的國有企業,目前全市共有國有租賃企業7家。

其中,最早成立的佛山市建鑫住房租賃有限公司作為國有專業化住房租賃企業,在去年採購的首批518套房源已經陸續入市的同時,該公司以購、租、改、建等方式全面籌集房源,對100多個項目開展接洽商談,目前重點推進項目25個,計劃2018-2020年推出不少於2萬套品牌租賃住房。

同時,佛山還與建設銀行深度合作,聯合打造具有全國示範效 應 的住房租賃“ 佛 山模式”,探索一條住房租賃與金融支持深度融合的新路徑。

“保障機制”

為承租人提供保障新機制,幾乎與戶籍

人口的“市民待遇”等同

而與建行深度合作打造的“政銀合作”,對於佛山租賃市場的意義不僅僅在於以金融支持、投資和推動租賃建設,更在於對於租房消費群體的支持。率先落地的金融產品,將帶來多元化的租賃消費信貸。

這也是佛山在推動“租購併舉”的發展的兩個重要方面,一方面增加有效供應,一方面對於租賃消費群體提供保障並形成新機制。

佛山作為製造業大市,建設發展也離不開新市民。數據顯示,近年佛山市流動人口達450 .2萬,2017年遷入人口13.6247萬人,創歷史新高。讓新市民安居樂業,是推進和規範房屋租賃市場發展的重要目的之一。

在迎接未來更多新市民參加到佛山經濟發展的建設中來,力爭2018年接受新市民落戶10萬人,至2020年實現新市民落戶50萬人。

在佛山的承租人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憑登記備案的住房租賃合同等有關證明材申領居住證,在居住地可享受包括申請入戶、申請公租房、隨遷子女可申請入讀義務教育公辦學校、隨遷子女參加本市居民醫保享受財政補貼等18項基本公共服務和便利,幾乎與戶籍人口的“市民待遇”等同。

有行業專家將2018年,稱為佛山的“租賃元年”。誠然,佛山的租賃市場發展剛剛起步,但是對於清晰而明確的目標來說,佛山各項工作也都以“倒計時”之勢在加速推進。如今,佛山正在努力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實踐租購併舉制度的生動樣本,共同描繪出這個樣本的,是搭建更多人們在此安居宜居的城市生活,與更全面的公共配套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