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场的采茶

手提茶篓(卡)六角尖,来去山顶挽(采)茶签,一芯半芯着罔拾,添头贴尾买油盐。”一首采茶山歌令我想起了家乡的茶山上的采茶劳作情景。

茶场的采茶

计划经济时代,国营茶场建设有万亩茶园,种植有本山,黄旦,毛蟹,铁观音,梅占,奇兰,大叶乌等乌龙茶品种。

每当春,夏,暑,秋等茶叶登场,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漂亮采茶姑娘等妇女齐聚茶场里帮忙采摘茶树鲜叶。

茶场的采茶

茶场的茶树长得很旺盛,都有齐腰高,绿茵茵的一垄连着一垄,一片茶山蜿蜒着连着一片茶山。茶季里,茶叶品种多,采摘的时期要近一个月。茶场派出工人带采茶姑娘等妇女戴着斗笠上山采摘茶树鲜叶,同时也监督她们采茶,通常一个工人监视一组女工采茶。当年对女工采茶标准要求十分苛酷。场部要求女工纯手工缓慢地采摘,决不允许双手狂乱地采摘,乱采会伤了走失水分的茶树鲜叶脉络。有标准的茶树鲜叶才能使茶具有香,韵,色,形,味等俱佳。

茶场的采茶

有的工人通过长期与采茶女工劳动接触,产生了自由恋爱,一季茶采后,也收获了满满的爱情。

采摘,必须用拇指,食指呈鸡啄米般地三片两片地撷着茶树鲜叶,许多女工采得手皮皲裂出血,贴上保健胶布继续采茶,采茶是不允许采太多叶,太长,不允许有碎叶,自然也不许用割刀或镰刀割茶树鲜叶,有的偷偷戴上铁指甲,也被禁止使用。当年谁也没想到有如今的电动采茶机,电动采茶机虽能高效益采茶,但美中不足的是有碎叶,采茶工序虽降低了成本了,采下的茶不具备有真正的原生态品质……

茶场的采茶

春茶有采起来的才是茶,将茶篓内采了盈盈的鲜叶倒入布袋里后,有专门挑茶树鲜叶的男工及时将鲜叶送回场部晾晒。春天后娘脸,遇上下雨,应该及时提前收工,决不采露水青或雨水青。

采茶,最佳选择天时,最好茶青在午后,但还是采茶,慢慢地茶,不伤茶树鲜叶,减少碎叶,经晾晒,摇青,炒制等乌龙茶制作工序,就能制出高品质的顾客称心如意的乌龙茶。

谚语:“留春养丛,留夏成柴虫"。采茶时,适当留下部份羸弱的茶叶养护茶树,增大茶树冠,等到秋茶就有更丰盈的鲜叶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