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克平:為什麼很多人覺得爸媽做的東西最好吃

9月9日,《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顧問、《中國味道》總顧問董克平,攜新作《吃鮮兒》到漢陽物外書店,和讀者暢聊湖北菜的接地氣和高大上。活動後,董克平接受了讀加君的專訪。

董克平: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爸妈做的东西最好吃

董克平與讀者交流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爸媽做的東西最好吃,其實和你的胃快樂相關

《舌尖上的中國》製片人陳曉卿用三句話概括董克平:北大畢業生裡最懂吃的人,餐飲評論界裡最勤奮的人,美食圈裡人緣最好的人。

作為京城美食大家,董克平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混過一段音樂圈,後來去廣州,開始轉向美食領域。和其他美食評論家不同,他從社會學、科學、歷史學等方面,探討一道美食的前世今生,已出版10餘本美食評論著作。七年前,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主體部分拍攝完成後,部分菜餚為了有更好的視覺呈現,需要集中精細補拍,陳當時和餐廳不熟,只好向董克平求救,董克平爽快地一口答應,牽線安排了絕大多數餐廳的拍攝計劃,可謂《舌尖上的中國》的助產士之一。

有讀者問,《舌尖》第一季為什麼沒拍武漢美食?董克平坦言,第一季所有入選的食物全走手工路線,比它們好吃的,他吃過不少,但因為節目注重食物帶來的情感溝通,尤其是親人吃到後的那種幸福笑容,手工是最好的心意表達。“你想啊,觀眾看電視時,吃不到,聞不到,很難共鳴,只有在食物中傾注情感,用食物來勾起你味蕾的鄉愁,才會感動到落淚。”

董式專業點評法還在後頭。科學分析表明,一個人的胃,6-9歲最快樂。這個時候,你吃到的東西,不是外婆奶奶做的,就是爸爸媽媽做的,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味蕾記憶最清晰,以後不論在哪個地方嚐到它,都有幸福的回憶在心頭。“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爸媽、外婆做的東西最好吃,其實和你的胃快樂相關。”

如果一個北大哲學系畢業的人,當年投身美食,是個話題,現在越來越多高學歷80後90後進入美食行業。董克平認識的晚輩中,就有一位在美國學生物化學的,回國後開了一家七間房的餐廳。在他看來,中式烹飪講究經驗驗證,注重師承,西式烹飪則不斷探索新味道。現代烹飪從17世紀開始,就不斷隨著化學科技的發展,開發新味道。2000年後,美食進入後工業化時期,各種高科技如分子技術,為美食探索提供更多可能性。所謂好吃,用科學的方法總結,就是食材中的蛋白質、酶的峰值,達到最高的時刻,而科技為保留他們的高峰值,提供了更為精確的技術手段。

董克平: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爸妈做的东西最好吃

1991年的北京油餅攤兒

弄懂食物背後的文化,食物的吸引力會更大

董克平曾在漢口住過8個月,吃遍了武漢三鎮的各個餐廳,武漢豐厚的水產、臘肉、排骨耦湯,湖鮮江鮮,山川形勝,物產豐富,給他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不止一次向讀者強調,武漢大閘蟹,不亞於江南。因為螃蟹好不好,只看湖水,湖水清,餌料足,沙底清,生產出來的便是好蟹,梁子湖就具備這些條件。

他覺得武漢完全可以成為湖北美食的一個代表。國家級烹飪大師盧永良,是新中國成立後最年輕的烹飪大師,既有理論基礎,又有紮實實踐,他非常佩服。他曾吃過盧大師的魚頭泡飯,至今齒有餘香。

讀者見面會的那頓中餐,因為趕時間,吃的是工作餐,董克平晚上就寫了美食日記:“中午吃了一頓不算好吃的武漢菜,說不算好吃是因為排骨藕湯上來時,我就說這個藕不對,不是蔡甸的,也不是洪湖的。”一位作陪者告訴他,一是還未到產藕的季節,二是武漢地區及湖北,好的藕,基本被餐飲集團包下了,不會流到市面上去,大部分餐廳的藕湯用的都是菜場裡買的藕。

董克平認為,中國的飲食,之前都是形而下地活著,為了溫飽,後來都看大眾點評,選吃的。現在大家對吃,從活著變成了生活。

他希望讀者讀他的美食書,最好的收穫是合上書,可以琢磨食物背後的故事。武漢作為水陸碼頭,交通要道,自然美食匯聚,他要告訴讀者的,是為什麼這麼做?調料怎麼放?先上後下,按圖索驥,解決美食文化上的所以然問題。當你弄懂食物背後的文化,食物的吸引力會更大。

董克平: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爸妈做的东西最好吃

老四季美湯包館 蕭繼石作

懂點食物的進化史,少鬧笑話

董克平說,他的字典裡沒有“我想吃”三個字,中國人習慣用自己的口味,去評判食物。有時你認為不好吃,只是因為不熟悉而已。統計學調查顯示,一道食物,只要堅持吃下去,你就會非常喜歡。因為世界在變,人在變,味道也會變,怎麼變,是廚師和消費者共同研究和妥協的結果。

他以辣椒為列,明朝萬曆年間,當時的辣椒——番椒,是作為觀賞食物引進的,清朝道光年間方才廣泛種植,用到食物,已是同治年間,四川人將麻辣結合,已是民國初年。當你瞭解一道食材的進化史,你就會相信,母親或外婆,用當下的器具,用最適合的料理法,做出我們喜歡的東西,就是最好的美食。

不管日程如何忙碌,董克平每天都堅持讀50頁書,功夫在詩外,什麼都讀。這也是他的美食評論包羅萬象的源泉。他最近寫了一篇《戲劇中的飲食文化史》,其中提到朱世慧主演的《七品芝麻官》的名言,“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這是藝術的誤會,因為這是發生在明朝萬曆年間的故事,那個時候紅薯還未傳入中國,知縣不可能回家賣紅薯。

董克平: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爸妈做的东西最好吃

訪談

董克平: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爸妈做的东西最好吃
董克平: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爸妈做的东西最好吃

湖北風味特別豐富,可與魯蘇川粵並列

讀+:湖北菜因為沒有進入八大菜系,不少鄂菜大師,既委屈,又不服氣,你覺得呢?

董克平:在我的飲食經驗中,湖北的飲食要比湖南豐富,比河南河北更是要高出許多。雖然說八大菜系中沒有湖北菜,王仁湘先生的《華夏飲食文化》一書中,對地方風味的劃分卻把湖北風味單獨提出來,與魯蘇川粵並列的。看過王仁湘先生的論述,我同意他的觀點。湖北有長江有漢水,省域內湖泊眾多,有千湖之省的美譽,水產豐富,江鮮湖鮮隨手可得;江漢平原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物產豐饒,山區又有野味山珍,加上武漢三鎮自古就是商貿重鎮,九省通衢,物流暢達,南來北往的客商,為武漢造就了既有廣度又有深度的消費市場,餐飲業的發展自然也就很是興旺了。

董克平: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爸妈做的东西最好吃

我真心覺得湖北風味特別豐富,“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毛澤東吃武昌魚就是在武漢。

讀+:新湘菜、新川菜,甚至新雲貴菜,這些年在許多城市,湧現了很多時尚餐飲品牌,與之相較,湖北菜卻一直難以大範圍連鎖流行,你覺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董克平:經濟文化發展程度的高低是地方風味影響力的基石。改革開放以來,湖北發展的勢頭不如沿海地區,又沒能像湖南菜那樣先南下廣東深圳,在那邊做出名堂後殺向全國各地。因此,這二三十年,北上廣等城市中湖北菜餐廳數量不如湖南菜餐廳多。近年來,隨著湖北經濟的發展,一些人開始打造新的湖北菜,讓湖北菜走出湖北,讓更多地方的人體驗排骨藕湯、紅菜薹炒臘肉、荊沙甲魚、三鮮豆皮、沔陽三蒸等湖北菜的美味。

今年三月我在武漢遇到盧永良大師,他們正在編篡《楚菜大詞典》,把“鄂菜”更名為“楚菜”,不僅是聽起來舒服多了,更是把湖北菜的範圍擴大了許多,由“鄂”到“楚”,湖北菜找到了歷史的根,根深葉茂,它的輝煌值得期待。

董克平:有條件的話,最好是自己過去吃。食材離開當地,就會產生變化。比如武漢的東西運到北京,運輸的過程是損耗,加上北京空氣乾躁,對食材又是一種損耗。所謂新鮮,是指食材的水分、蛋白質最豐富的時候,此時入口,最原汁原味。

董克平: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爸妈做的东西最好吃

武漢早餐的豐富,讓人歎為觀止

讀+:你曾說,瞭解一座城市從“吃”開始,你是從哪種吃開始瞭解武漢,印象最深的食物是什麼?

董克平:我是從早餐開始瞭解武漢。2002年後我曾在亞洲大酒店住過8個月,武漢早餐的豐富性,讓人歎為觀止。不管是時髦女郎還是老人,武漢人習慣一邊走路一連吃早餐,非常有煙火氣。

印象最深的食物是武昌魚。武漢人覺得它太平常,其實只要新鮮的武昌魚,料理方法得當,燒出來都好吃得不得了。這次重回武漢,我發覺人們的口味變化特別大,與時代一樣,這十幾年也是飲食最豐富和最劇烈變化的時代。面對很多外來食材,本地人很難做到敝帚自珍。我覺得武漢完全可以多一點美食自信。

讀+:通過食物去了解一個城市可能是最便捷、也最容易的。比如:風土人情,物產,氣候等,都可以在食物中得到印證,一個城市的美食必然與城市的性格相關。” 你覺得哪種食物最代表武漢性格?

董克平:牛肉粉,香得酣暢淋漓。有點像武漢的女人,潑辣。

讀+:你經常在朋友圈分享在北京高大上餐廳吃飯的軼事,武漢人非常愛吃,但一些洋餐飲大牌,卻難以存活,是飲食文化還不夠開放嗎?

董克平:全中國哪個地方的人都說自己愛吃。天津人還說,“噹噹吃海貨,不算不為過。”中國人的口味太刁鑽太頑固。在餐飲行業,中西餐沒有高下之分,西餐的毛利率相當高,老闆們應該很樂意開西餐的。難以存活下來,和城市性格無關,而是和人口基數有關,一些洋品牌之所在北京、上海能存活下來,和他們外企工作人員的龐大基數息息相關。

因為外國人的口味,也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開放。我看過一則記錄,1920年,中餐館開到國外時,便有一條——建議分享,但外國客人還是沒有分享的習慣。幾年前,我的一個朋友請外國友人到中餐館吃飯,他們一人點了一個東坡肘子,幾十年過去了,中餐在老外眼裡還是低端飲食,他們頑固地堅守自己吃習慣。

廚房裡的社會學家

讀+:陳曉卿說你有超強大的社交能力以及天賦異稟的無敵記憶力,能記住各家餐廳大廚、廚師的職務、師承、代表菜,有什麼秘訣嗎?

董克平:美食既是江湖,就有門派。除非你的氣場比大師們更強大,才可越過門戶之見,否則你必須記住。尤其是一些德高望重的大師之間,難免有門戶之見,那就要儘量少相提並論。是江湖就有規矩,這是生存法則,記住他們的師承,代表菜,也是對他們專業領域的尊重。

讀+:你的美食文章,總是追本溯源,探究食物從哪裡來,應當到哪裡去?有評論說你是廚房裡的社會學家?

董克平:我的美食評論確實很少簡單地談,好不好吃,好吃在哪兒?而是探究這道食材,經過了這麼多年,為什麼會以這樣一種形式呈現在當代餐桌上。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個地域之所以會盛產某種美食,一定有她內在的原因,如地理、氣候環境、居民性格,我要做的,就是挖掘出他們之間的密切關係。

以武昌魚為例,孫權說,“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他因此遷都,改變了歷史。武昌魚哪裡的最好吃?梁子湖的最好吃,這其實與季節、地理以及水文相關。還有,武昌魚應該有13或是14根刺,14根刺兒的又比13根刺兒的好吃,為什麼刺兒的多少決定了味道?因為水的壓力決定了魚肉的嫩和老。

讀+:讀李漁的《閒情偶記》,他家裡有專門的蟹奴,蘇軾流放到黃州, 還有書童、侍奴幫他做各種美食,現代家庭因為社會分工不同,再難以繼承那種精緻的、風雅的美食趣味?

董克平:每個時代都有其精緻風雅的趣味,我常說這是一個文化雜食時代,高雅也在變化,這和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中等收入群體有一定的選擇權相關。比如咖啡館,最初便是知識分子的聚集地,因此流行。有些高雅,也是對過去傳統的一種解構,比如以前的一些低層吃食,如花生牙、紅薯尖,甚至動物才吃的東西,也被翻過來,形成現在的高雅。

讀+:不少美食評論家,或跨界做商業,或投資餐飲,你卻一直保留自媒體人的獨立立場?

董克平:作為自媒體人,本身是個大IP(笑),但自媒體粉絲轉化率極低。你如果做了商業內容,很難像現在這樣張口就來,不摻雜自身利益。我不願意因為商業利益,影響我說話的權利。對我來說,說得一嘴好菜,並且能養活自己和家人,足夠了。我自認為我美食評論和文化沾邊,作為文化人,贏得一部分的威望和尊重,比商業成就更吸引我。

讀+:你從飲食行為學分析,家人聚會吃飯,共同分享同樣的食物,是群體認同的重要元素。一家人常聚會用餐,可以提升家庭成員的親密關係,鞏固家庭生活,因此提倡年輕人多回家看看?

董克平:以前都是大家庭,飯桌是有效溝通的場所。現在是小家庭,節日的聚會,才讓家有意義,可以證明你是什麼人,你從哪兒來?和西方人的感恩節、 聖誕節家庭歡聚,是一個道理。不管時代怎麼改變,一家人一桌子吃飯的傳統,要保留。和對的人,一起吃好吃的,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