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丹東振興區:將控申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

遼寧丹東振興區:將控申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

1991年10月27日,遼寧省丹東市振興區檢察院幹警參加法律諮詢一條街活動,時任檢察長孫澤興(右二)解答群眾諮詢。

院情小貼士

►恢復重建時間:1978年8月

►現任檢察長:李琦(第8任)

►幹警人數:員額檢察官19人,檢察輔助人員25人,司法行政人員6人

►最高榮譽:2013年、2015年先後兩次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評為“全國先進基層檢察院”

5月的丹東,太陽格外耀眼。

“以前來了上訪群眾,工作人員先是微笑著遞給對方一杯水,然後再詢問有哪些訴求。接著,就在院裡來回跑,幫他們去各部門詢問之後再進行反饋。”說話的是該院控申部門負責人張亞君。作為一名從業多年的“老接待員”,她將以前的信訪工作歸結為“一個微笑、一杯水、一聲問候”。

隨著社會的發展,矛盾的複雜化,僅僅注重接訪已經不能滿足群眾的需求。

在田淑琴看來,丈夫是做好事受的傷,且後果嚴重,劉某為什麼不承擔責任?公安機關是否涉嫌徇私枉法?帶著這種困惑與不滿,田淑琴開始在多個部門上訪。張亞君接訪田淑琴時,案件已經過去了將近十年。張亞君說,當時田淑琴每週來訪兩三次,都是情緒很激動:“不要再說什麼耐心等待的話了,我要的就是一個處理結果、一個正義的回應!”

從2003年開始,檢察機關開始實行首辦責任制,要求各級檢察院對管轄的信訪事項,按內部職能分工明確責任,歸口辦理,將信訪事項解決在首次辦理環節。

“田淑琴找到我們院時,由於公訴科原承辦人已經調離,院領導要求控申部門作為首辦業務部門接待。我作為首辦責任人,除了安撫她的情緒,也第一時間聯繫了公安部門將案卷調來研究。”張亞君說,通過調查發現,由於案件已經過了訴訟時效,加上當時現場混亂,已經沒有再做進一步偵查取證的條件了。

雖然沒有再偵查的可能,但是邢軍是當年案件的被害人是事實,張亞君認為如果這個矛盾不能化解,田淑琴的心結恐怕難以打開。考慮到田淑琴家庭困難,除了繼續做好釋法解惑工作外,振興區檢察院還根據相關規定,通過和相關部門溝通協商,為她申請了司法救助。最終,矛盾在檢察院得以化解,結束了田淑琴的十年上訪之路。

曾經擔任過控申科科長的葉春娜,說起了她曾經接待過的一件涉嫌妨害公務罪案件上訪案。一對老夫婦的子女因院牆問題與某公園管理處人員產生糾紛,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後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但是老人認為孩子的行為不構成犯罪,遂到檢察院上訪。

那段時間,葉春娜帶領控申部門的同事經常在老人家裡和檢察院之間往返,針對公園和宅基地界限、對處理問題不滿時應該怎麼辦等問題對上訪人進行釋理說法。後來,公訴部門根據調查結果,給出了存疑不起訴的決定。兩位老人拉著葉春娜的手說:“感謝檢察院能夠把我們的事情放在心上!”

為了化解信訪人的怨氣,每次接訪都傾注了檢察官的溫情。2013年至今,振興區檢察院控申部門接受群眾來信來訪778件972人,有效維護了當地社會穩定。

從以前重在安撫信訪人情緒,到現在在檢務大廳配備心理諮詢師、信訪聽證室、檢察長接待室等,把信訪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振興區檢察院的變化,體現的是對人民群眾新需求的滿足。

來源丨最高人民檢察院 轉自檢察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