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眼中的新常德」走读湖南 看常德美丽乡村之蝶变

「网友眼中的新常德」走读湖南 看常德美丽乡村之蝶变

「网友眼中的新常德」走读湖南 看常德美丽乡村之蝶变

把时间追溯到2013年,那年的7月,常德市作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战略部署。从这个时间开始,常德市上下紧紧围绕新常德新创业的总体要求,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揽“三农”工作全局的总抓手,以村强民富生活美、村庄宜居环境美、村风文明行为美、村稳民安和谐美、公共服务一体化“四美一化”为建设标准,以百村示范、村村整治为路径,以《桃花源记》为原型,打造具有常德特色的美丽乡村。

四年来,常德市为百村示范村共计完成总投入22亿元,其中农民自筹、社会力量支持部分达12.5亿元,占比57%。全市逐步形成了以点带面、上下联动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涌现出了“欢乐橘园、碧玉秀坪”、“五季山水画、闲情太阳谷”、“伯赞故里、维美新村”、“五彩珊珀、诗画渔乡”等一批示范亮点,强力推动了常德市全面小康建设进程。

「网友眼中的新常德」走读湖南 看常德美丽乡村之蝶变

据常德市农委的同志介绍,常德市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头等工程,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村一业”。 在明确100个市级示范村一村一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着力开展了产业提质工程,实现了由贫到富、由富到强的美丽蝶变。特别是随着工商资本投入,农业生产的热情不断加大,农业产业规模化、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市示范村完成产业投入5.2亿元,共计流转土地11.5万亩,新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453个,新增设施农业和高效田土7.2万亩,新增订单农业面积6.5万亩,高效优质产业已经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农民收入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

「网友眼中的新常德」走读湖南 看常德美丽乡村之蝶变

「网友眼中的新常德」走读湖南 看常德美丽乡村之蝶变

常德市深化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展农村垃圾处理、养殖业污染治理、水源保护和面源污染治理,农村大面环境得到较好保持。开展垃圾处理市场化试点,其中津市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绿色存折”经验在媒体推介。大力开展绿色村庄、绿色庭院建设,各县市区均出台了支持美丽庭院建设办法,庭院美化、庭院经济、庭院文化齐头发展。大力建设宜游美丽乡村,一大批宜游美丽乡村崭露头角。鼎城区“五朵金花”、桃源县“枫林花海” “山水夷望”、汉寿县洞庭花海等持续引爆乡村旅游市场,西洞庭涂家湖村引进千亩稻野寻湘农业主题乐园,以“梦里水乡,稻田乐园”为主题,彰显独有的水乡田园风光。鼎城区沧浪坪村以“沧浪文化”为依托,以其独特的风土人情特色为支点,打造了著名的“沧浪八景”。

常德市着力开展社会治理创新。全面建立完善“两委三会”制,积极发展爱卫协会、红白喜事理事会、文化艺术团、产业发展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有序开展了“3+X”试点,石门秀坪、柳叶湖太阳谷、桃源县枫林花海、津市神九堰、临澧县高顺新等试点取得较好成效,激发了群众参与村庄建设和管理的热情。着力培育乡风文明。将文明乡风培育和农民素质提高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任务来抓,在全市推介了石门县“美丽乡村夜讲坛”、澧县牌楼村“道德长廊”、鼎城区沧浪坪村编修村志、临澧县同心村谱写村歌《同心之歌》等做法,组织开展了“百团大赛”、村级联欢会、村级运动会等群众参与度高的文体活动,有效提升了农民群众的文明素养。

「网友眼中的新常德」走读湖南 看常德美丽乡村之蝶变

「网友眼中的新常德」走读湖南 看常德美丽乡村之蝶变

常德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全市民生升温工程的重要内容,纳入了对市直部门和区县市的绩效考核,形成了“市指导、县统筹、乡村为主”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体系。市县都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指挥部,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重大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加强工作调度,对区县市实行一月一评比、半年一排队、年底一考核,并且每年召开一次市县主要领导参加的全市流动现场会。

常德市出台了《美丽乡村评价标准》等考评办法,每年根据工作重点出台美丽乡村工作考核办法,由市美丽乡村建设指挥部组织各部门开展考评。从2015年开始,对美丽乡村示范村和创建村开展指标实现率考核,对实现率95%以上的村由市政府授牌,并给予奖励补助。目前,全市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57个,市政府予以授牌表彰,全市上下建设美丽乡村的共识不断增强。

2018年,常德市继续推进示范村建点工作,抓好“百村示范”,常德市主要领导分别联系指导1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各区县市比照建立了相应的工作体系。同时,全市以示范村、创建村为节点,积极推进美丽乡村成片成带建设。市级重点支持建设沅水、澧水各一条示范带,每个区县市重点打造一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力求示范带与示范片连接贯通,处处体现“桃花源里”的乡村特色,努力开创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