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淄博人民公園的東大門,是公園最熱鬧的地方,三面弧形浮雕牆,圖案記載著淄博的歷史。層層臺階繁華似錦,門前音樂噴泉,經常噴灑清涼,行人走在路上也能駐足觀賞。東大門一帶成為公園最繁華最熱鬧的地方。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前不久,柳泉路升級改造,一道藍色鐵皮工程防護圍欄,隔斷了公園與柳泉路的通道。往日最喧囂的公園東門前,驟然寧靜了。沒有了遊人,沒有了車輛,更沒有了噴泉,這裡成了公園的死角,只有花壇的各種花兒,依舊寂寞的開放著 。

有一天,這暫時的寂靜被打破,來了一些蓄髮斑白的大爺大媽們。他們匆匆從四面八方趕來,相見時激情澎湃,相擁而泣,興奮無比。三五成群,扎堆聊天,尋對拍照,合影留念。之後,悄然離去,雲開霧散。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三個多月來,每個週日他們都在這裡聚會,而且人越來越多,從最初的三、五個,到十幾個,現在已經發展到四、五十人,而且還在如火如荼的發展著。 這是一些什麼人?為什麼要每個週日選擇人民公園最偏僻的角落聚會?他們還親切的把這個偏僻寂靜的角落深情地稱之為"黑鐵角"。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原來他們是山東黑旺鐵礦一批遷移到張店的退休員工 ,因為懷念失去的鐵礦,懷念曾經一起並肩戰鬥的老同事,懷念難以忘懷的礦山生活,自發組織的週日聚會活動,是一段對於生活工作過的黑旺鐵礦的一段不了情。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黑旺鐵礦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是五八年大鍊鋼鐵時上馬的露天鐵礦。當時的開礦工人,憑著一腔熱血,在一無資金,二無設備的情況下,土法上馬,用鐵釺、大錘、鎬頭、鐵皮扒子、柳編簸箕,在船頭山下展開了大會戰,住的是自己挖的土洞,餓了就吃玉米高梁面窩頭,累了就地鋪上破棉襖趟下睡一會,他們憑著一雙雙青筋暴起的粗糙的大手,硬是在一片荒山野嶺上,開發建成了黑旺鐵礦。那時黑旺鐵礦流傳著一個順口溜:黑旺鐵礦三件寶,扒子,簸箕,破棉襖,由此可以想像當時的艱苦程度。最多的時候,有一萬多人上馬,那真是螞蟻搬山,螞蟻啃骨頭一樣啊! 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鬥,鐵礦建設成為年產三十萬噸的現代化大型礦山,完全實現了機械化生產,成為山東省最大規模的露天鐵礦。

令人惋惜的是,2005年8月,一場淄河洪水,夜間洶湧而至,在沒有任何防範的情況下,採礦場只撤出了所有的工作人員,大部分採礦設備設施,包括四立方電鏟,被洪水淹沒,採礦三十多年的巨大礦坑,瞬間變成一個龐大的湖坑。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礦坑被淹沒以後,早就成為萊蕪鋼鐵集團下屬單位的黑旺鐵礦,其中部分人員轉移到了萊鋼,加上已經開工的錨鏈廠,能工作的員工基本妥善安置,該退休的逐年退休,很多退休人員也分批離開礦山,有的跟著孩子,有的自己買房,紛紛進城安家,據不完全統計,遷移到張店的約有100多人,加上此前集體調到張鋼的150人,以及通過各種渠道調入市直機關事業單位以及其他單位的人員,在張店的黑鐵人加起來約有300多人。多少年來,這些人離開了幾乎奉獻了自己大半生青春與才華的黑旺鐵礦,離開了朝夕相處的領導、同事、工友,再加上鐵礦又歿於非命,這更留給黑鐵人一種特殊的情懷和思念。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人們的這種念想就變成了行動,變成了淄博人民公園的"黑鐵角"聚會。幾年前開始,就有三三倆倆的在這裡聚會,發展到今天,每週日有幾十人。他們聚會就是坐在一起啦呱說家常,說說別後幾十年後的變化,說一會就分散回家了。看起來這似乎微不足道,卻寄託和演繹著一種令人感動的黑鐵人的"黑鐵情結"。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現在,"黑鐵角"已經名聞遐邇 ,特別經幾位熱心工友拍攝記錄的傳播報道,知道黑鐵角的人越來越多。很多黑鐵人紛紛從北京,萊蕪,臨淄,淄川等地趕來聚會。最近 一些些張店的京劇票友,在週日趕來為"黑鐵角""演唱了京劇選段,讓"黑鐵角"更加火了起來。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好幾個單位,為什麼會有"黑鐵角"現象,除了對過去礦山生活的留念和懷舊以外,鐵礦遠在淄博最東邊的山區,地處偏僻,相對獨立,人員集中。地域文化的感染薰陶,形成了黑鐵人特有的感情積澱,一種大家庭的氛圍潛移默化地紮根於礦山人的心底。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1958年建礦的老礦工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礦山開卷揚機的女工們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衷心祝願黑鐵人的黑鐵角越來越興旺,並不斷演繹出新的內容。祝福我的黑鐵的兄弟姐妹們,在"黑鐵角"的伴隨下,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健康快樂到永遠!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1958年建礦的部分老礦工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80歲以上高齡的老礦工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部分原礦宣傳隊人員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部分原礦機關工作人員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被水淹沒的礦坑,攝於2006年。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原採礦礦坑,攝於1980年。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礦山南山北山生活區,攝於1980年。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四十年前後的對比照

咱淄川黑鐵人的“黑鐵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