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被稻盛和夫盛讚的女教育家,到底有何厲害的教育理念?

吳安鳴:


重慶行知教育集團創始人、董事長。

吳安鳴校長有著深厚的教育情懷,踐行陶行知先生“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念,結合家庭教育,培養人品素養、行為方式、創造能力都受尊重的人。

稻盛和夫曾評價她:慈母觀音,像菩薩一樣慈悲的教育家。

我們有幸請到吳安鳴校長為各位家長和孩子授課。

恩典君特將吳安鳴校長在活動中的講課內容,彙編成文字,在此分享給大家。

這位被稻盛和夫盛讚的女教育家,到底有何厲害的教育理念?

▲2018【自然的恩典優秀傳統文化冬令營】海南站希爾頓場

這位被稻盛和夫盛讚的女教育家,到底有何厲害的教育理念?

教育不能投機取巧

所以基礎教育一定要科學正確,如果思想偏了,意識偏了,能力結構不合理,不能應用出來,那這樣的教育是摧毀生命的。

我不是很提倡用某一個方法就可以把孩子教育好。教孩子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從來不主張教育投機取巧。教育不是一個急功近利的短期過程。為了堅守這樣的教育,我堅守了一輩子。

我對教育抱了很大的希望,一個國家強,一個家庭強,一定是教育強。

把教育做好是很難的,我認為任何一種崇高的學問,比如說哲學、佛學,如果不能生活化,不能成為一代又一代人的行為指南,那就是一張皮。

這位被稻盛和夫盛讚的女教育家,到底有何厲害的教育理念?

這位被稻盛和夫盛讚的女教育家,到底有何厲害的教育理念?

孩子的力量來自於內心對夢想的追求

很多年來,中國的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是不一致的:

以色列的人是有信仰的,有天主教、基督教等,他們從事的社會生活,傳播的社會文化,要求家庭和社會對孩子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但在中國不一樣,家長是那樣說的,學校的老師是這樣說的,在社會上,領導又是這樣說的,這讓孩子的心被搞亂了。

我們沒有信仰,所以大腦是亂的,跟著好人做好事,跟著壞人做壞事。

所以我們需要家庭、學校、社會教育一定要一致,讓孩子在這種環境中自然的成長,這樣孩子才能慢慢地提高。

我一直想讓整個社會形成一個好的氛圍,讓一代一代的孩子在這個氛圍裡面不要被打壓說教,讓孩子心靈健康地成長。

我們想給孩子講懂這道題,但是學生一受到老師批評,或是看到家裡吵了架,即使會做這道題,也不願意做,天天這樣,學習就跟不上了。

這種輔導教育沒有從心靈讓孩子去修正。

行知學校沒有那麼多打壓。我們學校的學生比較忙,每天工作學習活動很多,任務也多,每天像打仗,雖然任務多但是他願意去做,痛並快樂著。

他的心改變了,他的願力來自於內心,他的力量來自於他內心對夢想的追求。

福慧燈教育是一種讓人願意從內心去改變自己的教育。

只有內心改變了,人才能獲得無限的力量,人的潛能就是無限的,你根本想不到為什麼我們會創造這麼多的奇蹟。教育要想釋放這種潛能,必須從“心”開始。

這位被稻盛和夫盛讚的女教育家,到底有何厲害的教育理念?

今天的教育不是以孩子的心靈為本的,不管孩子有多少知識,會背多少文章,如果在生活中,他的心態有問題,思維方式有問題,他內心的願力不足,他的成績和知識是找不到平臺和載體的,可以用一時但是不可以用一世。

在福慧燈,我看到了所有的學員都是發自內心地想要學習。

我曾經對中國教育很失望,因為我曾堅守了近40年的教育,這40年想做的教育,就是想讓孩子幸福,但是很難。

孩子怎樣才能幸福?個人創造力很強,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東西,創造的結果是讓自己很開心,也給別人帶來了快樂。

我們認為這樣的孩子就是成功的。

我們要讓在這種教育下成長的孩子去擔當社會責任。

2014年有四十個韓國教授,他們說“如果中國的學校都像行知學校這樣辦的話,那實在太可怕了”。

人的潛能是無限的,每個人如果都能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出來,那整個中國都有創造力,它的爆發力遠遠超過原子彈的力量。

任何時候,我們都是老師。老師的偉大,在於你教出了比你更偉大的孩子。一位母親的偉大在於教出了比你更幸福的孩子。

我從來不認為我有多了不起,但是我認為我的學生很了不起。

為什麼能變得那麼好,不是老師的功勞,而是孩子生命體內本來就是好種子。是我們沒有給它們陽光雨露,沒有給他營養,沒有給他該有的東西,還要孩子在石縫裡茁壯成長。所以是我們老師錯了,是我們家長錯了。


40年的教育我從來沒有討厭過孩子,看見所有的孩子我都覺得特別寶貴。為什麼現在會出現這麼多奇怪的孩子,是我們的錯,是我們沒有好好讓他成長。

這位被稻盛和夫盛讚的女教育家,到底有何厲害的教育理念?

這位被稻盛和夫盛讚的女教育家,到底有何厲害的教育理念?

真正的教育,是“心”和“腦”的教育

在我心裡是這麼理解的,一個國家的教育有沒有希望,一定要看家庭教育。今天中國教育出了這麼多的問題,家庭教育中一直都是最無能的。

劉冰老師收養殘疾孫子,他沒上過學,仍然可以成為人才,鄭淵潔沒有上過學仍然可以成為中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是因為有好的家庭教育。

在日本很多的家庭,孩子從來不交給老人帶,而在中國就不是,父母和孩子有自然的鴻溝,我們用錯誤的教育在指導孩子的成長。

今天中國的學校教育,傳什麼道?做人之道。

怎麼做人?誠實守信、孝道良好的生活習慣勞動、利他幫助別人。家長不教沒有人會教。

今天的家長急於求成,想要孩子一下子改變。

我覺得不對,教育是一個慢工程,孩子的成長是慢慢變化的,這樣才穩定可靠。基礎紮實,未來才會有爆發力的,我們不要做沒有後勁的教育。這種教育解決一時生存可以,但是不能擔大任。

我們有很多企業家,希望孩子能夠擔起家族的事業。但是,擔大任的教育一定要慢慢來,要把基礎打紮實,這是邁出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福慧燈的夏冬令營可以讓孩子重新認識自己,重新建立自己的夢想和信心,重新發現自己的問題。

這位被稻盛和夫盛讚的女教育家,到底有何厲害的教育理念?

我跟他說: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慢過程,冬令營結束,三個月後孩子就會打回原形,為什麼呢?老師說的和冬令營說的不一樣,社會給的與老師給的不一樣。

所以小學初中高中,不要出國讀書,除非你有很強的定力和民族情懷。

我們的孩子接受“術”的教育很多,但真正控制自己的,是“心”的教育和“腦”的教育,重要的是靈魂的乾淨和昇華。

而且從孩子心理的特質來講,孩子還在成長期,染上什麼顏色就是什麼顏色,自己是沒有排毒能力的。

為什麼長大了之後可以出國留學,因為中國人的智慧和思維方式,在18歲後改變相對較難。

原文中此處為鏈接,暫不支持採集

現在十幾歲的明星一年可以賺多少億,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我們的科學家隨便一個技術就可以做一個企業,但是他們心裡裝著國家和民族,所以我真的很感動的。

因為這一批科學家有信仰,他們的信仰藏在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中。中國的發展最後還是要靠一批有信仰的人才。

所以人必須從心裡發願,但是內心的發願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形成的,用科學的方式去培養人的思維方式,用藝術的感性去打動人,把一個人的心靈鑄造的很乾淨。

我們在處理複雜問題時,一定要用科學的理性去解決。對待孩子也一定要擁科學的理性和教育的感性相結合。

教育一定要很完美和完善,在這方面我們的家長老師真的做得不好,我們用不良的手段要求分數。

我在杭州給兩個8歲的孩子做諮詢,我當時特別的生氣,六歲孩子的情商只有5歲。為什麼會這樣?

一個孩子能不能讀書不是他的智商達到什麼程度,而是他的情商達到什麼程度。

孩子在開心和能夠承受的情況下,才能擁有創造力。

這位被稻盛和夫盛讚的女教育家,到底有何厲害的教育理念?

這位被稻盛和夫盛讚的女教育家,到底有何厲害的教育理念?

家長開始改變,家庭就有希望

我青年時,作為重慶代表團去到日本,也是在這樣的會場,當時我們一行人,以為在前面會留我們位置,後來去的時候才發現我們就沒有位置了,我很觸動,日本人對學習很主動。

我發現會場有將近20人都是中國人,交談後,才知道他們都是家庭婦女,跟隨先生一起來到日本,也有二十多年了。

我們問他們為什麼來這裡參加這種國際性的教育交流會議。

其中一個婦女說:

我們沒工作,如果想讓孩子生活在很健康的氛圍裡,家庭必須要和諧。

每天先生回來之後,如果不交流,家庭就會不和諧。所以我們就在外面學習繪畫、廚師等等。往往交流的就是別人需要的,雖然在做家庭教育,但是心裡要有全世界。我們給孩子一個感覺,爸媽都愛學習,也讓先生感覺“我的妻子很愛學習”。

還有就是,孩子在外讀書,每天接受新知識,如果我們不學習,就沒有另類的東西給到孩子,這就要求媽媽必須要學習。

當時我就特別的感動。

其實越偉大的人越是會把家經營好。

家是最小的國,家長學習,中國就有希望。培養孩子是需要智慧的,回去之後,第一就要改變自己,我想現在的家長都已經知道了自己的錯誤,而且知道過去也錯了,但是我知道,你們做起來很困難。

這位被稻盛和夫盛讚的女教育家,到底有何厲害的教育理念?

這位被稻盛和夫盛讚的女教育家,到底有何厲害的教育理念?

站在最底層托起他們,你就能偉大

中國人為什麼“說”和“做”脫節?

我在深圳遇到一個老闆,我幫過他,但是我現在看到他就想罵。

我說:你可不可以不要讓我罵你?

他說:如果你不罵我,我早就垮了,可是現在我還沒有垮,還是有效果的。

十年花了1700萬,到處學習,但是你會發現他一點兒也沒變,你會發現他什麼都知道,就是做不到。我認為還是私心的問題沒有解決,個人的名利沒有放下,隨時隨地骨子裡還是在乎個人的名、個人的偉大。

我說,“你什麼時候覺得你的員工偉大,你什麼時候覺得你的供應商偉大,你的客戶偉大,你什麼時候能夠站在最底層托起他們,你就能偉大。”

我們總是需要別人托起自己,我們什麼時候托起別人,只有能夠托起別人的時候,你就成功了,用你的雙肩托起孩子的成功,當世界看到你的孩子,你就成功了。

我們看不遠,看不到我們今天對於孩子的寵愛,對孩子無理的要求,會傷害孩子,但是伴隨著孩子的成長,他的心已經被傷害了,現在看不出來,二十年後孩子的性格,心態,工作方式出現了變化,那就是你留下的痕跡和傷害。

教育的結果需要很多年才能看出來,所以今天我們家長的錯誤是導致孩子未來的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

這位被稻盛和夫盛讚的女教育家,到底有何厲害的教育理念?

這位被稻盛和夫盛讚的女教育家,到底有何厲害的教育理念?

教育是讓孩子自己成長

我們今天對孩子的溺愛,會導致孩子未來能力的欠缺。

我先生的哥哥做了二十年的國家幹部,在當地是很有名的領導。孩子從小學到高中,讀的都是我們當地最好的學校,在父母的關愛、老師的重點關注下,高中考了205分,其中還包括多加的50分,最後成績一塌糊塗。

他問我,孩子為什麼這樣?

我說,這不能怪孩子:

第一,你當官太大了,你的問題我不敢講,孩子的問題,從小到大沒有人講過,別人也不敢講,所以你關心的是你的權利而不是你的孩子。

第二,孩子長這麼大,你跟嫂子批評過他一句嗎?

爺爺奶奶很寵他們的孩子,他的孩子六歲讀書,非要讓我的孩子七歲讀書,最後我的孩子初中時跳了一級,他的孩子掉了兩級,所以孩子的後勁很重要。

他的孩子要陪著逛街,陪著寫作業,我的孩子一定會自己找路回來,靠他自己動腦筋。

我對於自己的孩子,以批評為主,爺爺奶奶批評他的時候,我就說這是在鼓勵你。

教育是什麼?是家長服務孩子,讓他自己成長。

學校教育是什麼?就是學校給孩子一片天,一片陽光雨露讓孩子自己成長。

一顆好的種子不是拔苗助長,而是讓他們自己成長。18歲以後才能成為公民,因為18歲以後才能擔當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所以當家長的觀念不改變的時候,是很難的。

這位被稻盛和夫盛讚的女教育家,到底有何厲害的教育理念?

昨晚崔萬志老師分享

孩子的掌聲就是對於家長的一種叛逆,他講了孩子的心裡話,家長要按照孩子的天性去服務,家長的觀念一定要改變,大人真的知道孩子的天性嗎?

我們要做的應該拿未來的標準來培養孩子,而不是拿過去的經驗去培養孩子。我們走過的路不能成為孩子未來要走的路。

有人說,我們不這樣做別人都這樣做了,我們不補課別人都補了,那怎麼辦呢?別人的孩子關你什麼事兒,所以我們錯了。

有人說:為什麼別人的孩子補課,我的孩子不補課,他的作業還是我給改的。所以最後檢查的能力成為家長的能力,改錯的能力就成了媽媽的能力。

任何考試就是對自己實力的真正檢驗,我們往往把自己的給了孩子,你把孩子沒有做的給補上。

你真正要做的就是多花功夫跟孩子思想溝通,讓孩子儘量開心,而不是關注分數多幾分,少幾分。

這位被稻盛和夫盛讚的女教育家,到底有何厲害的教育理念?

這位被稻盛和夫盛讚的女教育家,到底有何厲害的教育理念?

你代替不了孩子成長

在教育方面,我們要去思考這幾個問題:

第一,你給孩子的東西是不是正確的東西?是不是應該有的知識?

孩子的心智成長要講規律,對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平臺,最關鍵的東西在於孩子的通識能力。未來的企業家需要怎樣的素質我們不知道,很多家長把孩子害了,考了重點初中就要頹廢一段時間,現在在大學裡面大半學生都沒有認真的學習。

當學習的目標停止了,等於生命的探索就停止了。

在大學裡面,就是為了拿到文憑找到一個好的工作。孩子認為:讀大學就是為了找工作。但我們忘記了,真正的學習是伴隨一生的。

第二,你自身的學習能力如何?

我是一個老師,研究生我讀過法律,我做律師可以做好,今天我做老師,如果通過努力我相信我也是可以的,保證當老師不要掉價,永遠能夠跟上孩子的變化。但是現在老師沒有跟上孩子的節奏,所以現在師生的衝突很大。

老師的結論是: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教了。

如果你的方法多於你的問題,你還怕問題嗎?如果你比孩子能量強大,你還怕能量弱嗎?

中國需要真教育,不需要假的教育。因為吃了不乾淨的食物可能得病,可以醫治好,穿了假名牌還是可以炫耀,但是教育不能作假,尤其是民辦教育,守了很多年有兩次曾經想到放棄,第二次是稻盛和夫提醒了我,他說中國的教育需要你,你不能放棄。

第三,什麼叫偉大?

與企業家講課,認識了很多企業家,講了二代接班的問題,有錢家孩子的問題,再多的錢也不能替代孩子的成長。

以後我的初中高中成為企業家子女的學校,這種真教育首先打下通識教育的基礎,至少他們有思想、信念、正確的思維方式,讓自己理想落地的行為能力,至少可以從最苦最基本的工作衝上去,他的人格、性格、思維方式,他可以去吃苦耐勞的,在生活小事上也可以成為別人的榜樣。

這位被稻盛和夫盛讚的女教育家,到底有何厲害的教育理念?

什麼叫偉大,就是把一件最平凡艱苦的小事做成一種藝術品。

你未來可以成為偉大的人,這種智慧來自於人格、思維方式、學習能力和生活能力的組合。

學校循序漸進的教育是讓孩子能夠全面的發展,在增長智商的同時,增長孩子的情商,在增長智慧的同時,靈魂同步增長。

在我們的學校,我們會要求高三的孩子早點休息,可是孩子都說不累,為什麼不累?因為內心有動力,有願力,來自於夢想、來自於對生活的熱愛,來自於對自己的認知。

我認為這樣的教育就是我們家長需要做的,如果能夠做到,老師家長孩子就能夠同步成長,願意改變比改變本身更重要。

讓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這位被稻盛和夫盛讚的女教育家,到底有何厲害的教育理念?

編者後記

新年之初,福慧燈集團在行知教育集團進行了一次遊學活動。

行知學校以“六年影響學生一生”為辦學宗旨,提出了“德智兼修,個性彰顯”的辦學理念。

在這裡,學生早課是國旗下演講,每天有4000米長跑,所有清潔工作,接待工作也都是學生自己組織負責。我們去到奉節校區,發現他們用各種方式鍛鍊孩子,甚至食堂、超市等都是學生管理!

這位被稻盛和夫盛讚的女教育家,到底有何厲害的教育理念?

▲福慧燈教育考察團與行知教育集團負責人們合影留念

吳校長說:什麼叫不平凡?做好平凡的事就是不平凡。

這位慈母般的師長,在芳華年代就點起培育尊重人性,具備知行合一的人才的強國夢,二十多年的堅守引領出具有中國文化底蘊的德才兼備,並俱世界視角的精英人才,打造出行知教育與行知人才的種子工程!

最後,福慧燈考察團和吳安鳴這位尊敬的當代陶行知辭別!

我們衷心祝福行知教育集團能夠培養出一大批人才,也祝願像吳校長這樣堅守初心的教育人,能夠在教育戰線上砥礪前行。

這位被稻盛和夫盛讚的女教育家,到底有何厲害的教育理念?

看完這篇演講稿,
你對教育有了哪些新感悟?
歡迎在文末分享~

攝影鄧雄 、黃誠

特別鳴謝|2018【自然的恩典】冬令營海南場希爾頓站

品牌組全體夥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